观察 (杂志)
了解更多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8月1日) |
《观察》是一份曾在中国影响巨大的周刊,主编是储安平,1946年9月1日创刊于上海,该刊物在1940年代成为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最重要论坛,曾被誉为“高级言论刊物”。1948年12月24日被中華民國政府查封,共出5卷18期。《觀察》是宣傳“第三條道路”的代表性刊物,是當時中國進步民主運動的一面重要旗幟。《觀察》的被查封,標誌著近代中國自由主義悲歌啼鳴至此,標誌著近代中國一些民主人士希望在中國實行民主共和國制度(被稱為第三條道路)的徹底破滅。
历史
《观察》的诞生与《客觀》的影响颇有关联,储安平回忆:“在《客观》出版的时候,我们获得各方面的鼓励。特别是许多前辈,他们都是自由思想而保持超然地位的学人,他们鼓励我们继续在这一方面努力。许多朋友和读者也一致惋惜《客观》的夭折,希望我们继续努力。在这种鼓励下,我们渐渐计划自己来办一个刊物——不仅刊物的立场、态度、水准等,能符合我们的理想,并且这个刊物机构在办事上也能多少贯彻我们的精神。[1]”
1946年1月6日,在重庆召开了《观察》第一次发起人会议,决定了刊物的名称、缘起和征股简约。同年9月1日,在上海创刊,16开本,每期约6万字,作为时政性政论杂志,其主要内容是议论政事、宣传自由民主。 杂志封面的英文是:INDEPENDENCE(独立)、NON-PARTY(无党无派)、THE OBSERVER(观察)——这是《观察》的基本立场,“民主”、“自由”、“进步”、“理性”、“公平”、“独立”、“建设”、“客观”是该刊物的的“基本原则和主张”。
《观察》聚集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中最“星光灿烂”的一群人:曹禺、胡适、卞之琳、周子亚、宗白华、吴晗、季羡林、柳无忌、马寅初、梁实秋、冯友兰、傅雷、费孝通、朱自清、钱锺书等。《观察》是当时中国进步民主运动的一面重要旗帜,影响极大。
後来《观察》的发行量攀升至105000份,在全国许多地区(包括台湾)都有航空版。费孝通曾有言“《观察》及时提供了论坛,一时风行全国。现在五六十岁的知识分子很少不曾是《观察》的读者。”国民政府的不少高级官员,如孙科等,都是《观察》的读者。
《观察》多次登载批评国民政府的文章,比如1947年10月25日储安平撰文的《评蒲特立的偏私的、不健康的访华报道》。同时也同情学生运动,如发表的《大局浮动,学潮如火》。在《文匯報》、《新民晚报》和《联合晚报》被淞沪警备司令部查封後,储安平写下《论文汇·新民·联合三家报被封及大公报在这次学潮中所表示的态度》,对当局破坏言论自由表示不满和抗议。
1947年10月间,国统区物价飞涨,纸价上涨尤为严重,使得《观察》等期刊经营困难重重。同年10月24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临时议会通过《出版法修正草案》,欲以行政手段干预出版;储安平除邀请韩德培从政治、法律角度加以评析外,亲自撰写文章《评〈出版法修正草案〉》,从条文本身加以批评。
1948年7月,南京《新民报》遭到“永久停刊”处罚,一时间坊间传言《观察》也即将被封;对此储安平发表文章《政府利刃,指向〈观察〉》,对国民政府加紧言论管制表示不满。1948年12月,中華民國總統蒋中正亲自下令政府查封《观察》,并逮捕《观察》工作人员;12月24日,政府查封《观察》。这次查封的直接原因是当年11月27日《观察》刊出的军事通讯《徐淮战局的变化》,報道了國軍統帥部在徐蚌會戰中的戰術改變和新武器的大量使用,以及“分析陳布雷之死與翁文灝之拖”,蒋中正認為洩漏了軍事秘密,以致國軍大敗,下令追捕该文的特约记者。[2][3][4]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观察》事件。此后,民主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领导人之一、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王造时亲自出面,以自己的影响力给当局施压。王造时多方奔走,并于1949年2月亲自担保和营救了包括美术家朱宣咸在内的数位《观察》进步人士出狱。
1949年11月1日,由于胡乔木的支持,《观察》在北京复刊,改为半月刊,登载了许多歌颂新政权的文章。不久即于1950年5月停刊。
撰稿人
“撰稿人”是自《观察》创刊号起,一直列名于《观察》封面下方“撰稿人”栏内的一批人士的称谓。这是《观察》的一个特定称谓,不是每个给《观察》写过稿的人均为“撰稿人”。储安平在《辛勤·忍耐·向前——本刊的诞生·半年来的本刊》 一文中称:[1]
我们拟了一张“拟约稿人名单”,分别函洽。函洽时,一共附去印件三件:一、缘起,二、拟约稿人名单,三、拟就之复信。函附“拟约稿人名单”的目的,乃在使收信人于考虑允任或不允任时,获得一种参考材料。拟就之复信,则请收信人在“遵约担任” 或“不克担任”上做一符号,可免另写复信之烦。但是我们认为单单这三种印件还不能表示我们的诚意,我们大都另外附有私人亲笔的函信,以最大的热忱,要求允诺,共同为国家的福利努力。拟约的撰稿人原不止于那张名单上的几十位,但因我们对于撰稿人负有赠阅刊物的义务,所以不能不竭力缩减。在那张拟就的名单上,有一小部分仍未发函,主要的原因是地址不明。允任撰稿人的意义是双重的,第一表示愿为本刊撰稿,第二表示至少在道义上支持这个刊物。接洽的许多先生中,只有一位先生复函“不克担任”,有8位先生迄无复信(各信托人转致,是否转到,不明)。其余大都函复“遵约担任”,并除寄回印就的复函外,另附私人函件,鼓励我们。有许多刊物常常不得到本人允诺就将其名字印在刊物上,作为“特约撰稿人”,我们深不以此种态度为然,故凡非确实函允担任者,我们未敢贸然将其姓名列出。我们不用“特约撰稿人”一词,一律称为“撰稿人”,目的在使本刊的撰稿人在精神上能和本刊发生更关切的感情。现以第一卷而论,封面所列70位撰稿人中,已有三分之二给本刊写过文章。
《观察》的“撰稿人”如下(依照《观察》每期封面上刊登的姓名排序):[6]
姓名 | 籍贯 | 生卒年份 | 中国毕业高校 | 留学国家 | 专业 | 1949年去向 | 1957年反右运动中 是否划为右派 |
---|---|---|---|---|---|---|---|
卞之琳 | 江苏海门 | 1910-2000 | 北京大学 | 英国牛津大学(旅居研究员) | 诗人 | 大陆 | —— |
王芸生 | 天津静海 | 1901-1980 | —— | —— | 新闻 | 大陆 | —— |
王迅中 | ?- | 清华大学 |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硕士) | 政治学、历史学 | 大陆 | —— | |
王赣愚 | 福建福州 | 1906-1997 | 清华大学 | 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博士) | 政治学 | 大陆 | 右派 |
伍启元 | 广东台山 | 1912-? | 沪江大学 清华大学研究院(硕士) |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 | 经济学 | 美国 | —— |
任鸿隽 | 浙江吴兴 | 1886-1961 | 中国公学 | 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美国康奈尔大学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 |
化学 | 大陆 | —— |
吕复 | 河北涿鹿 | 1879-1955 | —— | 日本早稻田大学预科 日本明治大学 |
法学、社会学 | 大陆 | —— |
何永佶 | 广东番禺 | 1902-? | 清华学校 |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 | 政治学 | 大陆 | —— |
沈有乾 | 江苏吴县 | 1899-? | 清华学校 | 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 | 哲学 | 美国 | —— |
吴世昌 | 浙江宁海 | 1908-1986 | 南开大学预科 燕京大学 哈佛燕京学社国学研究所 |
英国牛津大学(硕士,并讲学) | 古典文学 | 英国,1962年回大陆 | —— |
吴恩裕 | 辽宁沈阳 | 1909-1979 | 清华大学 |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 | 政治学 | 大陆 | —— |
吴泽霖 | 江苏常熟 | 1898-1990 | 清华学校 |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美国密苏里大学(硕士) 美国俄亥俄大学(博士) |
社会学、民族学 | 大陆 | 右派 |
李纯青 | 台湾台北 | 1908-1990 | 集美师范学校 大陆大学 中央政治学校 |
日本日本大学 | 新闻 | 大陆 | —— |
李浩培 | 上海 | 1906-1997 | 东吴大学(硕士) |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研究) | 国际法 | 大陆 | —— |
李广田 | 山东邹平 | 1906-1968 | 北京大学 | —— | 文学 | 大陆 | (1959年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者”) |
沙学浚 | 江苏泰州 | 1907-1998 | 金陵大學 国立中央大学 |
德国莱比锡大学 德国柏林大学(博士) |
政治地理学 | 台湾 | —— |
周子亚 | 浙江杭州 | 1911-? | 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 | 德国柏林大学(Diploma) | 国际法 | 大陆 | —— |
周东郊[註 1] | 辽宁沈阳 | 1906-1978 | 东北大学(勒令退学) | —— | (原中国共产党官员) | 大陆 | —— |
宗白华 | 江苏常熟 | 1897-1986 | 同济医工学堂 |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 德国柏林大学 |
美学 | 大陆 | —— |
季羡林 | 山东临清 | 1911-2009 | 清华大学 | 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 | 语言学 | 大陆 | —— |
胡适 | 安徽绩溪 | 1891-1962 | 清华大学 | 美国康奈尔大学 美国哥倫比亞大學(博士) |
文学 | 美国,1958年到台湾 | —— |
胡先骕 | 江西新建 | 1894-1968 | 清华大学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博士) |
植物学 | 大陆 | —— |
柳无忌 | 江苏吴江 | 1907-2002 | 清华学校 | 美国耶鲁大学(博士) | 文学 | 美国 | —— |
徐盈 | 山东德州 | 1912-1996 | 金陵大学 | —— | 新闻 | 大陆 | 右派 |
孙克宽 | |||||||
马寅初 | 浙江绍兴 | 1882-1982 | 北洋大学 | 美国耶鲁大学(硕士)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
经济学 | 大陆 | —— |
高觉敷 | 浙江温州 | 1896-1993 |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香港大学 |
—— | 心理学 | 大陆 | 右派 |
许君远 | 河北安国 | 1902-1962 | 北京大学 | —— | 文学、新闻 | 大陆 | 右派 |
许德珩 | 江西九江 | 1890-1990 | 北京大学 | 法国(留法勤工俭学) | 政治学 | 大陆 | —— |
陈之迈 | 广东番禺 | 1908-1978 | 清华大学 | 美国俄亥俄大学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
政治 | 美国 | —— |
陈友松 | 湖北京山 | 1899-1992 | 博文书院 | 马尼拉师范专科学校 菲律宾大学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美国斯坦福大学(硕士)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
教育学 | 大陆 | 右派 |
陈衡哲 | 湖南衡山 | 1893-1976 | 清华学堂 | 美国瓦萨学院 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 |
文学 | 大陆 | —— |
陈瘦竹 | 江苏无锡 | 1909-1990 | 武汉大学 | —— | 戏剧文学 | 大陆 | —— |
陈维稷 | 安徽青阳 | 1902-1984 | 复旦大学 | 英国利兹大学 | 纺织 | 大陆 | —— |
夏炎德 | 上海 | 1911- | 暨南大学 |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 经济学 | 大陆 | —— |
曹禺 | 天津 | 1910-1996 | 清华大学 | —— | 戏剧 | 大陆 | —— |
梁实秋 | 北京 | 1903-1987 | 清华学校 | 美国科罗拉多学院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 |
文学 | 台湾 | —— |
张印堂 | 山东泰安 | 1903-1991 | 燕京大学 | 英国利物浦大学(硕士) | 地理学 | 美国 | —— |
张沅长 | 上海 | 1905-? | 复旦大学 |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文学 | 台湾 | —— |
张忠绂 | 湖北武昌 | 1901-1977 | 清华学校 |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政治学 | 美国 | —— |
张德昌 | 河南林县 | ?- | 清华大学研究院(硕士) | 英国伦敦 | 经济史学 | 香港 | —— |
笪移今 | 江苏句容 | 1909-1998 | —— | —— | 经济学 | 大陆 | —— |
黄正铭 | 浙江海宁 | 1901-1975 | 东南大学 |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 | 政治学 | 台湾 | —— |
郭有守 | 四川资中 | 1901-1977 | 北京大学 | 法国巴黎大学 | (中华民国外交官) | 法国,1966年回大陆 | —— |
章靳以 | 天津 | 1909-1959 | 复旦大学 | —— | 文学 | 大陆 | —— |
冯至 | 湖北涿州 | 1905-1993 | 北京大学 | 德国海德堡大学 德国柏林大学 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 |
哲学 | 大陆 | —— |
冯友兰 | 河南唐河 | 1895-1990 | 中國公學大學預科 北京大学 |
美国哥倫比亞大學(博士) | 哲学 | 大陆 | —— |
程希孟 | 江西南城 | 1901-1976 |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
经济学 | 美国,1950年回大陆 | —— |
曾昭抡 | 湖南湘乡 | 1899-1967 | 清华学校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 | 化学 | 大陆 | 右派 |
傅雷 | 上海南汇 | 1908-1967 | 持志大学 | 法国巴黎大学 | 文学 | 大陆 | 右派 |
傅斯年 | 山东聊城 | 1896-1950 | 北京大学 |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德国柏林大學 |
历史学 | 台湾 | —— |
费孝通 | 江苏吴江 | 1910-2005 | 燕京大学 清华大学研究院(硕士) |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 | 社会学 | 大陆 | 右派 |
杨刚 | 湖北沔阳 | 1905-1957 | 燕京大学 | 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 | 新闻 | 大陆 | |
杨绛 | 江苏无锡 | 1911- | 东吴大学 清华大学研究院(硕士) |
英国牛津大学 法国巴黎大学 |
文学 | 大陆 | —— |
杨人楩 | 湖南澧陵 | 1903-1973 | 北京师范大学 | 英国牛津大学奥里尔学院 | 历史学 | 大陆 | —— |
杨西孟 | 四川江津 | 1900- | 北京大学 | 美国 | 经济学 | 大陆 | |
叶公超 | 广东番禺 | 1904-1981 | 清华大学 | 美国贝兹学院 美国安默斯特学院 英国剑桥大学(硕士) |
(中华民国外交官) | 台湾 | —— |
雷海宗 | 河北永清 | 1902-1962 | 清华学校 | 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 | 世界史 | 大陆 | 右派 |
赵家璧 | 江苏松江 | 1908-1997 | 光华大学 | —— | 编辑 | 大陆 | —— |
赵超构 | 浙江瑞安 | 1910-1992 | 中国公学 | —— | 新闻 | 大陆 | —— |
潘光旦 | 江苏宝山 | 1899-1967 | 清华学校 |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 |
社会学 | 大陆 | 右派 |
蔡维藩 | 江苏南京 | 1898-1971 | 金陵大学 |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硕士) | 世界史 | 大陆 | —— |
刘大杰 | 湖南岳阳 | 1904-1977 | 武昌师范大学 | 日本早稻田大学 | 文学 | 大陆 | —— |
楼邦彦 | 浙江鄞县 | 1912-1979 | 清华大学 |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 法学 | 大陆 | 右派 |
钱能欣 | 浙江湖州 | 1917- | 北京大学 | 法国 | 国际问题 | 大陆 | |
钱清廉 | |||||||
钱歌川 | 湖南湘潭 | 1903-1990 | 日本的大学 | 英国 | 文学 | 美国 | —— |
钱端升 | 上海 | 1900-1990 | 清华大学 | 美国 | 政治学 | 大陆 | 右派 |
钱锺书 | 江苏无锡 | 1910-1998 | 清华大学 | 英国 | 文学 | 大陆 | —— |
鲍觉民 | 安徽巢县 | 1909- | 中央大学 | 英国 | 经济地理学 | 大陆 | |
戴文赛 | 福建漳州 | 1911-1979 | 燕京大学 | 英国 | 天文学 | 大陆 | |
戴世光 | 天津 | 1908- | 清华大学 | 美国 | 统计学 | 大陆 | |
戴镛龄 | 江苏镇江 | 1913- | 英国 | 外国文学 | 大陆 | ||
韩德培 | 江苏如皋 | 1911-2009 | 东南中央大学 | 美国、加拿大 | 法学 | 大陆 | 右派 |
萧乾 | 北京 | 1910-1999 | 燕京大学 | 英国 | 文学 | 大陆 | 右派 |
萧公权 | 江西泰和 | 1897-1981 | 清华大学 | 美国 | 政治学 | 台湾 | |
顾翊群 | 江苏淮安 | 1900- | 北京大学 | 美国 | 经济学 | 台湾 |
观察丛书
另外,与《观察》周刊同期发行有观察丛书,共16种:
注释
- ^ 又名“周春晖”
参考文献
引用
- ^ 跳转到: 1.0 1.1 储安平:《辛勤·忍耐·向前——本刊的诞生·半年来的本刊》,《观察》第一卷24期,1947年2月8日
- ^ 谢泳:悲剧储安平 (第3页). 爱思想. [2021-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 ^ 李偉. 浪花淘盡: 文人劫難記. 秀威出版. 2010-03-01: 39 [2021-06-28]. ISBN 978-986-221-404-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 ^ 蔡曉濱. 中國報人. 秀威出版. 2011年: 299–300 [2021-06-28]. ISBN 978-986-221-6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 ^ 新世纪 New Century Net: 郭罗基:送戈扬. [2009-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6).
- ^ 陳永忠,儲安平生平與思想研究──國共不容的知識份子,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第123-128页
来源
- 书籍
- 谢泳:《储安平与观察》,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9月,ISBN 7-5087-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