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突出中国文革期间的文艺指导理论之一。最早由于会泳在1968年5月23日在《文匯報》撰文《让文艺界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中提出,受到江青等人的赞同和推广[1],被称为“文艺创作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2]

内容

“三突出”指[3]

 
《智取威虎山》剧照:杨子荣处于舞台中央,亮光;座山雕等人处于角落位置,暗光。
  1.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2. 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3. 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与“三突出”对应的是“三陪衬”,即[4]

  1. 在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之间,反面人物要陪衬正面人物;
  2. 在正面人物和英雄人物之间,正面人物要陪衬英雄人物;
  3. 在一般英雄人物和主要英雄人物之间,一般英雄人物要陪衬主要英雄人物。

“三突出”原则的具体实践在电影等艺术领域表现为:景别上对敌人、反面人物要用远景,对英雄和正面人物要用近景;在光的运用上,对敌人、反面人物要用暗光,对英雄和正面人物要用亮光;在构图比例上,对敌人、反面人物要让其显得渺小,对英雄和正面人物要使其显得高大;在拍摄角度上,对敌人、反面人物要用俯视镜头来拍摄,对英雄和正面人物要用仰视镜头来拍摄;在色彩的冷暖处理上,对敌人、反面人物要用冷色调,对英雄和正面人物要用暖色调;对敌人、反面人物要多从侧面角度拍摄,对英雄和正面人物要从正面角度来拍摄等[5]。如在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创作过程中,江青指示把反面人物座山雕的座位由舞台正中移至侧边,让他自始至终围着杨子荣转,作为杨子荣的陪衬[6]

批判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三突出”理论受到批判,被视为“四人帮及其党羽控制文艺领域的枷锁”。批判者指出在“三突出”原则下,文艺工作者动辄得咎:如果写主角存在成长进步的过程,会被指责为“写中间人物”;如果在作品中对几个英雄人物都认真描写,会被指责为搞“平分秋色”,搞“轮流突出”;如果写英雄人物在某次斗争中存在失误,则会被指责为“歪曲”、“丑化”等。[7]

参考文献

  1. ^ 张宪军,赵毅. 简明中外文论辞典. 四川巴蜀书社有限公司. 2015.06: 193. ISBN 978-7-5531-0373-0. 
  2. ^ 学习"三突出"创作原则 不断提高创作质量. [2006-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28). 
  3. ^ 尹鸿,凌燕著. 百年中国电影史 1900-2000. 长沙:岳麓书社;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4.05: 170. ISBN 978-7-80761-877-5. 
  4. ^ 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组 (编). 学习革命样板戏资料汇编. 1974: 280. 
  5. ^ 宫林. 张会军 , 编. 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 电影美术卷.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7: 180. ISBN 7-106-02585-2. 
  6. ^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 上海艺术研究所 (编). 中国京剧史 下 第1分册.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5: 1969. ISBN 7-104-02046-2. 
  7. ^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组 (编). 砸烂枷锁迎春天 四人帮文艺谬论批判.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78: 113.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