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结构照明显微镜

三维结构照明显微镜是一个更高级的形式的 光学显微镜,它的分辨率超过了阿贝显微极限。 三维结构照明显微镜由Lukosz和Marchand1963年提出,[1][2] 并由领导G.L.Gustafsson的一个小组和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John W. Sedat的发展。[3] 商业版 应用精确度 作为"投资"[4], 卡尔*蔡司 作为一个"ELYRA p. 1 PS。1"[5],以及通过 尼康 为"N-SIM"[6] 提供。

共聚焦显微镜 (上行)和3D-SIM显微镜分辨能力的比较(下行)。在一个老鼠的细胞染色质 (蓝色) 中的细胞核孔 (红色), 核膜 (绿色),和 DNA  的模拟染色。比例尺1微米。

工作原理

三维结构照明显微镜的荧光激励通过空间调制结构照明(通常形式的一线光栅)来实现。为此,要拍摄多张样品的图片,图片通常相对上一张逐个移动,由此产生三维结构。然后可以从这些存储的原始图像计算对象的图像(具有增加的分辨率)。 分辨率的增加基于莫尔效应的原理,其中检测到的图像被解释为(已知的)照明图案和(未知的)物体频率的叠加。 在条纹图案的情况下,图案的相位位置在至少5步的时段内移位。 由于条纹图案仅在一个方向上被调制,因此必须在图案的至少三个方向上记录原始图像。 与2D SIM变体相比,3D SIM保存整个体积的原始图像,并使用测量体积的图像来计算分辨率增加的体积。 因此,微观分辨率可以在所有三个空间方向上加倍。

个别的证据

  1. ^ W. Lukosz, M. Marchand: Optischen Abbildung Unter Überschreitung der Beugungsbedingten Auflösungsgrenze. In: Optica Acta. 10, Nr. 3, 1963, S. 241–255. doi:10.1080/713817795.
  2. ^ Carl Zeiss MicroImaging GmbH: Superresolution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 (SR-SIM).
  3. ^ M. G. Gustafsson, L. Shao, P. M. Carlton et al: Three-dimensional resolution doubling in wide-fiel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by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In: Biophysical journal. 94, Nr. 12, Juni 2008, S. 4957–4970. doi:10.1529/biophysj.107.120345. PMID 18326650.
  4. ^ API DeltaVision OMX. Appliedprecision.com. [2010-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9). 
  5. ^ Carl Zeiss MicroImaging GmbH: ELYRA Enter the World of Superresolution.
  6. ^ www.nikon.com 错误:存档服务未知存檔,存档日期[缺少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