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神

(重定向自中霤神

地主神(在閩臺地區又稱地基主地祇主地居主[1]地主公厝宅公等,古代又稱中霤神,是住宅、房舍的守護靈,亦有驅邪、招財等作用,是一種民間信仰。地主神屬於神格較低的神祇,屬於「陰神」,一般只有簡單的神位,不同地區的祭拜方式和相關傳說有所不同。

地主神並不等同土地神境主城隍等同樣是管轄一個特定範圍的神祇,地主神較這些神祇的神格低,管轄範圍只限於一個房舍的範圍。與地主神近似的有龍神、前後地主財神等。

常見於廣東、香港、澳門住宅門外的「門口土地財神

各地的地主神信仰

漢族地區

漢人拜的地主神牌位,傳統上置於屋內大廳,稱為五方五土龍神、前後地主財神在屋外周圍屬於房舍範圍的土地。粵港人和海外華人又設立獨立神龕神壇供奉門外的門口土地財神 (有些會有屋形的神龕)。雖然屋內的「五方五土龍神」及「前後地主財神」同樣被籠統地稱為地主神,但實際的神格品位不同。

台灣

在臺灣,地主神信仰十分盛行,稱為地基主信仰,源於福建,也受原住民的信仰影響。

日本本土

日本本土把漢人所稱為地主神的同類神祇為屋敷神,置於屋外的獨立神龕。而日本稱為「地主神」的是類似境主的神祇。

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把地主神稱為「地基(터)主神」(터주신),以稻草製成狀作為神像,置於屋外土地。

信仰起源相關說法

地主神信仰起源有多種說法,而不同文化之間接觸、交流也多少互相吸收不同的傳說。以下為常見的說法:

周禮中霤神

源自《周禮》所規定的小五祀中的中霤之神

買地券信仰

古中國買地券信仰,認為土地有陰間所有權,凡是建造廟宇墳墓甚至住宅,都需要向地主神購買,且立券為証。地權之神,即是「地主神」,如武夷王等。[2]

而張堅固、李定度被視為是買地的見証之神[3]

亡靈說

此種說法認為在之前居住在此地,不幸過世而無人奉祀的孤魂,則成為地主神,保護此地。而住戶一般都會加以敬奉香火,以求住宅之安寧。民間流傳是原先住在這個房子的人,其祖先牌位遷走了,但是依附在牌位的鬼魂還沒有走,還停留在這個房子裏,卻無人祭祀。或者之前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卻無嗣而亡,無人祭祀,因而成為住宅的守護神﹝靈﹞,或有說是生前做了善事的人死後成為「多財鬼」,受人供奉為地主神[4],並不具有正式的神格,因此又被歸納為陰神。

參考資料

  1. ^ 周政賢《臺灣民間地基主信仰之研究》
  2. ^ 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年)「買地券」:「維紹興十九年歲次己(巳)十月二十三日戊寅,大宋國管內泉州府晉江縣晉江鄉臨江里,故助教郭三郎、太孺聶十五娘,於本縣本鄉鸞歌裡上得辛兗山,來龍乾亥入路,兗仙□穴□,甲卯向,發□水,折艮癸,歸艮甲,長流甲,分九萬九千九百九十貫,就地主封侯明王邊買地一穴,當得張堅固、李庭度、地下武夷王同共給,與故亡人郭助教及本孺女葬永古為祖。東至青龍,西至白虎,南至朱雀,北至玄武,上至青天,下至黃泉。應地下諸神惡鬼,不得妄亂侵佔。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陰陽事□□□(符箓,抄略)。」
  3. ^ 清宣統元年(1909年)買地券「地契格」:人皆有死,不可不擇吉地而葬,以契券安其地之靈氣,乃謹慎始終之至情。今有大清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祭主○○○,為故祖考(妣)○○○安葬事,迎楊救貧先師前來,訪得吉地一穴,地名○○處○○山○○向○○分金度,東至青龍甲乙木,南至朱雀丙丁火,西至白虎庚辛金,北至玄武壬癸水,中至中央戊己土,李定度居中,張堅固知見,敬備冥錢九萬九千九百九十貫文(或作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貫九百九十九文)燒化,與武夷王買為丘墓。其地原無來歷不明等情,東震、南離、西兌、北坎,四界分明。左丘右墓,前塚後墳,倘如混爭,決不寬貸,差六丁神兵,六甲神將,押去東嶽酆都禁錮,神刀揮落不留情,又譴爾陽世子淪為奴,女賣為婢。永存其照,此契。地師楊救貧。牙人李定度。知見張堅固。代筆人白鶴仙
  4. ^ 相信有鬼嗎?我信!. [2020-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2).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