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什铸钱局
乌什铸钱局,简称乌什局,是大清在回部乌什设立的一个铸钱局。乌什局由阿克苏铸钱局迁址设立,初设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除阿克苏局和乌什局以外,清政府在新疆设立的铸钱局还有叶尔羌局、宝伊局、库车局、喀什噶尔局和宝迪局五个。嘉庆四年(1799年),乌什局迁回阿克苏,此后乌什再未重开钱局。从初设到停铸的33年间有近30年,乌什局是南疆地区唯一的铸钱局,所铸钱币供整个南疆地区行使流通。而且,乌什局每年均开炉铸钱,从未中断,虽经历乾隆、嘉庆两朝,但仅铸有“乾隆通宝”一个年号的红钱。
历史
乾隆三十年(1765年),乌什发生回人暴动事件,事件造成清政府驻乌什城办事大臣素诚和阿奇木伯克阿卜都拉身亡,全城官兵及汉族商贩近千人被杀,史称“乌什回乱”[1]。镇压乌什回乱之后,總理回疆事務參贊大臣从喀什噶尔移镇乌什,一大批满汉官兵驻守乌什屯田[2],使乌什成为南疆的政治军事中心。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阿克苏铸钱局迁到乌什,乌什铸钱局宣告成立[3]。
南疆地区发行的铜钱样式为乾隆皇帝钦定,形制为内地各省通用的圆形方孔的制钱式样,正面用汉字铸“乾隆通宝”四字,背面用满文及回字标注局名[4]。每枚重二钱,用“提净红铜”制成,不搀杂铅锡,色泽红润,因此被称之为“红钱”,当地民众则称之为“普尔”或“雅尔马克”(意为铜币[5][6])。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红钱重量减为每枚一錢五分;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再减为一錢二分[7]。
与阿克苏局初设时设有钱炉六座相比,乌什局初设之时仅有钱炉两座。在乌什设局主要是因应南疆局势变化做出的调整,乌什本身的各项条件相比阿克苏并不适于开设钱局,铸钱的成本极高。乌什虽地处回疆腹地,但并不临近交通要道,与原作为南疆东部中心城市的阿克苏相比位置较为偏僻[8]。乌什本地并不产铜,乌什局铸钱所用原铜需在阿克苏购买,甚至连日常所用的沙土罐泥也是在阿克苏挖掘;所需匠人劳役均有阿克苏提供,按春秋两季派遣到乌什工作;铸钱所用木炭由库车、库尔勒、布古尔、沙雅尔、赛里木、拜城等六城回民每年轮流到乌什砍柴烧制[9]。
由于南疆西部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地频发偷运玉石案件,叛逃境外的萨木萨克和卓四处串联威胁喀什噶尔,且乌什城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地震中多有损毁,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复移驻喀什噶尔。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乌什不再监管阿克苏,屯田兵丁也陆续裁减,乌什彻底丧失中心城市地位,乌什局也就丧失了维持高成本铸钱的现实需求[8]。
1796年,嘉庆皇帝继位,但乾隆皇帝仍以太上皇名义训政。乾隆皇帝曾下令新疆回部所铸红钱的钱文应始终使用“乾隆通宝”,“不可援照内地钱制按代改铸”,乾隆通宝红钱应“永远恪守,不必改毁另铸”[10],因此乌什局在嘉庆帝登基后所铸红钱仍全部是“乾隆通宝”[8]。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嘉庆帝得以亲政[8]。同年,嘉庆帝批准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参赞大臣觉罗长麟的奏请,将乌什局迁回阿克苏,此后南疆各钱局铸钱,八成为本朝的“嘉庆通宝”,两成为“乾隆通宝”,以示对先皇遗训的尊重[10]。
所铸钱币
乌什局在33年中铸造了大量红钱,虽然全部是“乾隆通宝”小平钱,但有着丰富的版式,存在大量的异版钱。高宇翔《乌什局红钱版式研究》一文中,根据钱文风格的不同,将乌什局红钱分为14个基本版式,并列出了因为流通、缺铜和钱模移动造成的3类异版钱[11]。
面文 | 背文 | 图例 | 始铸时间 | 停铸时间 | 备注 |
---|---|---|---|---|---|
乾隆通宝 | 穿左为满文局名“ᡠᡧᡳ”,穿右为察合台文局名“اوشى”。 |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 嘉庆四年(1799年) | 乌什局仅铸有“乾隆通宝”小平钱[11]。 |
参考
- ^ 洪涛. 1765年新疆乌什事变解密. 《西北民族研究》. 2009, (04).
- ^ 孙文杰. 从满文寄信档看"乌什事件"真相.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6 (33): 128–135.
- ^ 唐养文. 嘉庆朝阿克苏局补铸的“乾隆通宝”红钱版式版别. 收藏参考 2011年11期
- ^ 《西域图志》卷三十五《钱法·制式》记载“从各省之例,附彼处城名于其幕,而正面遵用天朝年号,以彰同文之制;幕文兼用回字者,从其俗也。”
- ^ 蔡杰华. 新疆钱币博物馆馆藏珍品介绍. 金融博览. 2013, (3): 66–68.
- ^ 王永生. 清代叶尔羌局及其铸钱研究——清代新疆铸钱局研究之二. 中国钱币. 2009, (4): 3–11.
- ^ 《西域图志》第三十五卷,维基文库
- ^ 8.0 8.1 8.2 8.3 高宇翔. 小议清代乌什局被裁撤的原因. 新疆钱币. 2011, (3): 21–23.
- ^ 穆渊. 清代新疆货币史. 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4: 50–51.
- ^ 10.0 10.1 米莉古丽. 阿克苏局乾隆后铸钱版式及相关问题. 新疆钱币. 2001, (1): 3–5.
- ^ 11.0 11.1 高宇翔. 乌什局红钱版式研究. 新疆钱币. 2010, (3):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