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怀特塞兹
乔治·M·怀特塞兹(英語:George M. Whitesides,1939年8月3日—),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美国化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在有机金属化学、纳米技术、超分子组装、核磁共振谱学、物理有机化学、软光刻技术、微流体等诸多领域都有突出的贡献。1975年美国化学会纯化学奖、1995年亚瑟·科普奖、1998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2003年材料科技京都奖、2005年丹·大卫奖以及2007年普利斯特里奖得主。截止2008年3月,怀特塞兹是所有在世化学家中h指数最高的一位。[1]
乔治·怀特塞兹 | |
---|---|
出生 | 1939年8月3日 (85歲) 路易維爾 |
教育程度 | 哲學博士 |
母校 | |
职业 | 化学家、大學教師 |
奖项 | Kyoto Prize in Advanced Technology、加贝奖、Honorary doctor of the 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ISNSCE Nanoscience Prize、美国物理学会会士、普利斯特里奖、韦尔奇化学奖、F. A. Cotton Medal、萊納斯·鮑林獎、美國化學家學會金牌獎章、Paracelsus Prize、Oesper Award、奧斯默金牌獎章、James Flack Norris Award in Physical Organic Chemistry、科睿唯安引文桂冠獎、Remsen Award |
网站 | http://gmwgroup.harvard.edu/content.php?page=gwhitesides |
参考资料
- ^ H index ranking of living chemistsPDF (82.8 KB), by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