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氏毒气

化合物

亚当氏毒气(Adamsite)或二苯胺氯砷(diphenylaminechlorarsine),简称DM,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可作防暴用途。DM属于化学战剂,被认为是呕吐战剂或者喷嚏性毒气[1]。1915年,德国化学家海因里希·奥托·威兰第一次成功合成DM,1918年美国化学家罗杰·亚当斯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也自主成功合成DM。美国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生产和储备DM,但从未在战场上使用。然而它曾用于对抗1932年7月美国补偿金事件中在华盛顿游行示威的补偿金大军,多个陪同家长示威的儿童据报死亡或重伤。

亚当氏毒气
IUPAC名
Dibenzo-1-chloro-1,4-arsenine
系统名
10-Chloro-5,10-dihydrophenarsazinine
别名 二苯胺氯砷
识别
缩写 DM
CAS号 578-94-9  checkY
PubChem 11362
ChemSpider 10884
SMILES
 
  • Cl[As]2c1ccccc1Nc3c2cccc3
InChI
 
  • 1/C12H9AsClN/c14-13-9-5-1-3-7-11(9)15-12-8-4-2-6-10(12)13/h1-8,15H
InChIKey PBNSPNYJYOYWTA-UHFFFAOYAA
EINECS 209-433-1
MeSH Phenarsazine+chloride
性质
化学式 C12H9AsClN
摩尔质量 277.58 g·mol−1
外观 淡黄色晶体
熔点 195 °C(468 K)
沸点 410 °C(683 K)
溶解性 0.064 g dm-3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DM是一种无臭晶体状化合物,挥发度很低,20℃时为0.02mg/m3。晶体颜色根据纯度高低从深绿到淡黄之间变化。DM易溶于一些有机溶剂,如丙酮二氯甲烷,但几乎不溶于水,水解极慢。DM的战斗形态为淡黄色或微绿色烟雾,持续时间约十分钟。[2]

二苯胺盐酸盐与三氧化二砷于140℃进行缩合反应即可制得DM。

通常亚当氏毒气以气溶胶方式散发,使上呼吸道成为初始作用部位。虽然亚当氏毒气产生的效果和常用控暴剂(如CS催泪性毒气)相似,但是它的见效速度慢,而且持续时间长,通常会持续几个小时[1]。5至10分钟的潜伏时间过后,眼睛、肺部和粘膜会出现疼痛,接着出现头痛、恶心和持续呕吐症状[1]

现在DM被认为是过时产品,它已广泛被其他毒性更低且见效速度更快的控暴剂替代,如CR催泪性毒气。早期战场上亚当氏毒气的使用是通过发烟筒实现的,该装置由中型金属管组成,金属管内部以含约25%DM的发烟剂装填,使用时DM将在高温下气化而分散至环境中。通过在顺风条件下引燃一定数量的发烟筒,大量亚当氏毒气可迅速飘向目标。

朝鲜曾被指在其阿吾地里化学联合企业所(Aoji-ri Chemical Complex)内生产和储备亚当氏毒气[3]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Committee on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the Army Non-Stockpile Chemical Materiel Disposal Program, U.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Disposal of Chemical Agent Identification Sets, (Google Book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 15,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999, (ISBN 0-309-06879-7).
  2. ^ Adamsite (DM) Vomiting Ag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ugust 22, 2008. Retrieved December 22, 2008.
  3. ^ Chemical Agents: Adamsi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uclear Threat Initiative (NTI). March 2003.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