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向善論
人性向善論,又稱儒家向善論、先秦向善論,或簡稱向善論,是「儒學」中的一門學派,由中華民國(臺灣)歷史、哲學學者傅佩榮始自西元1985年首次提出的概念。
以先秦儒家(藉論語、孟子)提出的「性善」觀點作爲基礎的人性論主張,依據原典內容分析,指出原典強調人性中有自主且自動去行善(美)的意識跟動力,意即「向善」。與宋明理學及心學有所差異,也對朱熹「本善」的定義做出強烈批判。
此概念不認爲人性能套入所謂本質,而是具備「向」的動力,並承認人性同時具備善與惡的因,因此與本善、本惡、本空的概念截然不同。
論點簡述
人性向善論認為,由於人始終在變化之中,我們不宜直接說「人性是什麼」,只能說「人性要求我成為什麼」。[1]人性向善論主張:人性中有要求主體行善的力量,若不行善則心不安。
原點依據
一、性無善無不善
二、性可以爲善,可以爲不善
三、有性善,有性不善
學術批判
人性向善論與宋明傳統心性之學並不盡相融,與朱熹、王陽明等人性本善論的主張相違,在學界受到一些學者的批評及反對[2][3]。
研究書目
以向善論為基礎之著作
- 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臺北:聯經,2010年。
- 傅佩榮:《傅佩榮解讀論語》,臺北:立緒文化,1999年。
- 傅佩榮:《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臺北:天下文化,2007年。
- 傅佩榮:《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大學》‧《中庸》》,臺北:天下文化,2013年。
- 傅佩榮:《原來孟子這樣說》,臺北:九歌,2010年。(附CD)
- 傅佩榮:《人性向善論發微:傅佩榮「人性向善論」之形成、論證與應用》,臺北:立緒文化,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