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向善論

人性向善論,又稱儒家向善論先秦向善論,或簡稱向善論,是「儒學」中的一門學派,由中華民國(臺灣)歷史、哲學學者傅佩榮始自西元1985年首次提出的概念。

以先秦儒家(藉論語孟子)提出的「性善」觀點作爲基礎的人性論主張,依據原典內容分析,指出原典強調人性中有自主且自動去行善(美)的意識跟動力,意即「向善」。與宋明理學心學有所差異,也對朱熹「本善」的定義做出強烈批判。

此概念不認爲人性能套入所謂本質,而是具備「向」的動力,並承認人性同時具備善與惡的因,因此與本善、本惡、本空的概念截然不同。

論點簡述

人性向善論認為,由於人始終在變化之中,我們不宜直接說「人性是什麼」,只能說「人性要求我成為什麼」。[1]人性向善論主張:人性中有要求主體行善的力量,若不行善則心不安。

原點依據

一、性無善無不善

二、性可以爲善,可以爲不善

三、有性善,有性不善

學術批判

人性向善論與宋明傳統心性之學並不盡相融,與朱熹王陽明人性本善論的主張相違,在學界受到一些學者的批評及反對[2][3]。 

研究書目

以向善論為基礎之著作
  • 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臺北:聯經,2010年。
  • 傅佩榮:《傅佩榮解讀論語》,臺北:立緒文化,1999年。
  • 傅佩榮:《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臺北:天下文化,2007年。
  • 傅佩榮:《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大學》‧《中庸》》,臺北:天下文化,2013年。
  • 傅佩榮:《原來孟子這樣說》,臺北:九歌,2010年。(附CD)
  • 傅佩榮:《人性向善論發微:傅佩榮「人性向善論」之形成、論證與應用》,臺北:立緒文化,2021年。
提及向善論或相關著作
  •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 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1988年。
  •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 姜國柱,朱葵菊:《中國人性論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 傅佩榮:《哲學與人生》,臺北:天下文化,2003;全新修訂版,臺北:天下文化,2018年。
  • 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臺北:聯經,2010年。
  • 傅佩榮:《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臺北:天下文化,2008年。
  • 傅佩榮:《孟子解讀:新世紀繼往開來的思想經典》,臺北:立緒文化,2012年。

參考文獻

  1. ^ 傅佩榮. 儒家哲學新論. : 185. 
  2. ^ 蔡仁厚. 儒學的常與變. 三民. 1990年: 14-16. 
  3. ^ 蕭振聲. 論人性向善論. 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51期. 2017年7月: 8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