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萨西奔龙属

伊萨西奔龙属属名Isasicursor,意为“伊萨西的奔跑者”)是阿根廷圣克鲁斯省乔里略组英语Chorrillo Formation的一薄板类鸟脚亚目恐龙,模式种兼唯一种是圣克鲁斯伊萨西奔龙Isasicursor santacrucensis)。其与同时期蜥脚类努鲁巨龙叙述于同一论文中。[1]

伊萨西奔龙属
化石时期:晚白垩纪
坎帕阶至马斯特里赫特阶
骨骼重建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亚目: 鸟脚亚目 Ornithopoda
演化支 薄板類 Elasmaria
属: 伊萨西奔龙属 Isasicursor
Novas et al., 2019
模式種
圣克鲁斯伊萨西奔龙
Isasicursor santacrucensis

Novas et al., 2019

发现与命名

1980年,地质学家弗朗西斯科·努鲁(Francisco E. Nullo)注意到阿根廷圣克鲁斯省森蒂内拉河英语Centinela River以南埃斯坦西亚·阿尔塔·韦斯塔(Estancia Alta Vista)的山坡上发现了蜥脚类骨骼。他向当时著名的古生物学家何塞·波拿巴报告了这些发现。1981年,波拿巴挖出一块大型蜥脚类颈椎。在2019年1月13日至17日至3月14日至19日期间,对旧址进行了重新安置和新的挖掘,并在埃斯坦西亚·拉·安尼塔(Estancia La Anita)发现了一个新遗址。2000年,一个全新的动物群在一个面积为2,000平方公里(770平方英里)的地区被发现。蜥脚类动物的发现被命名为新属努鲁巨龙,但技术人员马塞洛·帕布罗·伊萨西(Marcelo Pablo Isasi)也发现了一种新的鸟脚类动物的骨骼,它们出现于一些沧龙科牙齿旁边。

2019年,模式种圣克鲁斯伊萨西奔龙Isasicursor santacrucensis)由費爾南多·諾瓦斯、费德里科·利桑德罗·阿格诺林(Federico Lisandro Agnolin)、塞巴斯蒂安·罗萨迪拉(Sebastian Rozadilla)、亚历西克斯·摩罗·亚兰西亚加·罗兰多·费德里科·布里森·埃格里(Alexis Mauro Aranciaga-Rolando Federico Brisson-Egli)、马蒂亚斯·泽维尔·莫塔(Matias Javier Motta)、莫里西奥·塞罗尼(Mauricio Cerroni)、马丁·达里奥·艾兹库拉(Martin Dario Ezcurra)、奥古斯丁·吉列尔莫·马丁内利(Agustín Guillermo Martinelli)、朱莉亚·安格洛(Julia S D´Angelo)、格拉多·阿尔瓦雷兹·艾雷拉(Gerardo Alvarez-Herrera)、阿德里尔·罗伯托·亨蒂尔(Adriel Roberto Gentil)、塞尔吉奥·博根(Sergio Bogan)、尼古拉斯·罗伯托·奇门托(Nicolás Roberto Chimento)、乔尔迪·亚历克西斯·加西亚·马萨(Jordi Alexis García-Marsà)、加斯顿·洛·科克(Gastón Lo Coco)、塞尔吉奥·爱德华多·米奎尔(Sergio Eduardo Miquel)、法蒂玛·布里托(Fátima F. Brito)、埃泽奎尔·伊格纳西奥·维拉(Ezequiel Iganacio Vera)、瓦莱丽娅·苏珊娜·佩雷兹·洛伊纳泽(Valeria Susana Perez Loinaze)、玛丽埃拉·索莱达·费尔南德斯(Mariela Soledad Fernández)和莱昂纳多·萨尔加多(Leonardo Salgado)等人命名、叙述。大量的作者是因为这篇文章描述了整个动物群,每个专家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属名以化石发现者命名,并将其与拉丁语cursor(“奔跑者”)组合。种名指其来自圣克鲁斯省。

正模标本MPM 21525是在马斯特里赫特阶的上乔里略组中发现的,由左胫骨上侧组成。

来自同一地点的不同骨骼被指定为副模标本,分别是――MPM 21526,一块颈椎;MPM 21527:两个中椎骨;MPM 21528:一个骶骨,缺少第三骶椎;MPM 21529:30个不同个体的前、中、后椎骨;MPM 21530:右肩胛骨的底部;MPM 21531:左肱骨下端;MPM 21532:左耻骨;MPM 21533:一组幼龙骨骼,包括其右腿骨的上侧、三个左腿骨的上部、三个左腿骨下侧和腿骨的两个轴;MPM 21534:胫骨末端;MPM 21535:第二跖骨的末端;MPM 21536:第二跖骨下端和第三左跖骨;MPM 21537:第四跖骨末端;MPM 21538:幼龙的第四跖骨;MPM 21539L:第一脚趾的第一趾骨、第二脚趾的第一趾骨、第四脚趾的第二和第三趾骨;MPM 21540:六只脚爪;MPM 21541:幼龙的第二和第三趾。

这些发现至少代表了该属的四具个体,它们存在于一个5米(16英尺)高、0.5米(1.6英尺)厚的地层中。这些化石现为帕德雷·莫利纳省博物馆(Museo Regional Provincial Padre Molina)收藏的一部分。

叙述

尺寸与独特特征

叙述者能够辨认出五个特征,它们是自该物种的自衍征,即独特的衍生特征。骶骨向下弯曲。第一和第二骶椎通过小孔彼此连接。胫骨腓肠嵴增厚,高度向上增加。在胫骨的上表面,外后叶有一个向前的额外突出物。第二跖骨外侧有一个高度大于正常水平的关节囊。

骨骼

颈椎侧面呈龙骨状且扁平。双凹形的椎骨没有特殊的细节。骶骨有六个骶椎,相当结实。球体向下弯曲――在薄板类中,这是一个例外。第一骶椎侧扩。第二骶椎有一个延伸成突出物的龙骨,与第一椎骨的卵形后突面锲合;它们的接触面通常是平的。第四椎骨的下侧有一个纵向槽,前部只有一个较低的嵴,正面为方形,背面为六边形。第五椎骨从底部看来具有与之相同的形态,前面呈椭圆形,后面呈长方形。第六椎骨也在第五椎骨上形成一个小孔。尾椎略有小孔,有长槽。横向嵴向后延伸,最终形成六边形横截面。

在肩胛骨中,肩关节上方的洞圆而浅,就像加斯帕里尼龙特立尼龙一样。其前腿相对较长,但比后腿短,步态大概是可选的两足步态:在高速奔跑时,这只动物仅用后腿行走。事实上,前腿并不可用于强有力的运动,这一点从肱骨三角肌嵴的形态特征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该嵴高度大大降低,外侧与很多用于附着肌腱的凹槽相交。肱骨向外弯曲。这两个特征都是薄板类的典型特征。

耻骨显然没有触及坐骨闭孔突,这意味着其闭孔不是闭合的,而是向下开口的。

股骨顶部的大转子呈凸形,内侧有一个凹槽,与前面狭窄的小转子分开。下关节结节间的前沟不发育。内结节不向外加宽。胫骨关节面以上的腓肠嵴向上加宽,形成三角形轮廓。这个梳子也是加厚的,顶部呈圆形。侧嵴也很厚,前缘直。上表面三角形外叶的斜前向投影较为特殊。下外腿柱具有细长的顶部,该顶部在中心形成一个凸起;内柱不向前弯曲。在幼龙身上,所有这些特征在胫骨下部不太明显。

第二跖骨顶部变平,从前到后变厚,这是薄板类的自衍征。然而,此种增厚作用仍然有限。第三跖骨最内侧的下关节隆起最大。第四跖骨非常强健,上外缘形成了一个锋利的嵴;此结构也出现在小头龙莫罗龙硬棘龙类身上。底面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后缘向内突出,但向外卷曲。脚趾骨结实而短,脚爪不呈蹄形,但是锋利,尽管它有一个平底。

种系发生学

伊萨西奔龙被置于薄板类,虽然没有精确的系统发育分析,所以其确切关系仍不清楚。如果这个位置是正确的,这种动物将是已知的最年轻的禽龙类,并且扩展了南半球的鸟脚类的种类。

古生物学

伊萨西奔龙是一种食草动物。叙述者认为薄板类很可能与体型相对较大的鸭嘴龙超科生活在一起,两个群体属于不同的生态位,尽管在该地点没有发现鸭嘴龙类。努鲁巨龙的存在暗示着巨型蜥脚类的生态位划分英语niche partitioning。伊萨西奔龙可能被一个尚未命名的大盗龙科成员所猎杀,后者的骨骸也在遗址上被发现。

叙述者注意到,该恐龙的年轻个体和老年个体遗骸被一起发现,这是伊萨西奔龙成群生活的证据。

参考资料

  1. ^ Novas, F., Agnolin, F., Rozadilla, S., Aranciaga-Rolando, A., Brissón-Eli, F., Motta, M., Cerroni, M., Ezcurra, M., Martinelli, A., D'Angelo, J., Álvarez-Herrera, G., Gentil, A., Bogan, S., Chimento, N., García-Marsà, J., Lo Coco, G., Miquel, S., Brito, F., Vera, E., Loinaze, V., Fernandez, M., & Salgado, L. (2019). Paleontological discoveries in the Chorrillo Formation (upper Campanian-lower Maastrichtian, Upper Cretaceous), Santa Cruz Province, Patagonia, Argentin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vista del Museo Argentino de Ciencias Naturales, 21(2), 217-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