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西亞布蒂王朝

印度王朝
(重定向自伐弹那王朝

普西亞布蒂王朝印地語पुष्यभूति राजवंशIAST:Puṣyabhūti-vaṃśa),也称伐弹那王朝,为6至7世纪印度北部的一个王朝。其疆域在最后一位统治者曷利沙伐弹那英语Harshavardhana治理下达到顶峰,占据了印度北部及西北许多土地,向东延伸至迦摩缕波,向南拓展至了讷尔默达河。王朝统治中心起初位于坦尼沙城(今印度哈里亚纳邦塔内萨尔),但曷利沙将都城迁移至了曲女城(今北方邦卡瑙杰),并在此一直统治到公元647年。

Pushyabhuti dynasty
普西亞布蒂王朝
6世纪—7世纪
普西亞布蒂王朝疆域位于今塔内萨尔一带(上图) 曷利沙王朝鼎盛疆域(下图)
普西亞布蒂王朝疆域位于今塔内萨尔一带(上图)
曷利沙王朝鼎盛疆域(下图)
普西亞布蒂王朝 的位置
首都坦尼沙城(今塔内萨尔
曲女城(今卡瑙杰
政府帝制
历史 
• 建立
6世纪
• 终结
7世纪
前身
继承
后笈多王朝
高達王國
瞿折罗-普腊蒂哈腊王朝

名称

根据宫廷诗人巴纳所著的《赫夏查利陀》, 王朝名为Puṣyabhūti或Puṣpabhūti[1]。在《赫夏查利陀》手稿中,其写法为后者,但乔治·比勒英语Georg Bühler认为正确写法应该为前者,后者为抄写错误[2]。现代学者多使用后者,但也有部分人使用前者[3]

也有一些现代书籍称其为「伐弹那王朝」,因为其国王名字的后缀为「伐弹那」。但也有其他王朝的国王名字里拥有相同后缀,故有可能造成混淆。[1]

起源

王朝的起源已不可考。公元7世纪巴纳所著的《赫夏查利陀》中对其起源的描述颇为传奇,并称普西亞布蒂为其建立者。普西亞布蒂定都于坦尼沙城,他是湿婆追随者之一,因受到一位来自“南方”的老师Bhairavacharya影响,在一次仪式后皈依了怛特羅密教。之后一位女神为其灌顶加冕,并祈愿王朝光辉伟大。[4]

《赫夏查利陀》中的普西亞布蒂可能为虚构形象,因为这个名字在其他来源中未有提及[5]

历史

普西亞布蒂王朝起初只统治着首都薩他泥濕伐羅周围的一小片土地。阿底亚伐弹那娶了后笈多王朝英语Later Gupta dynasty统治者的妹妹[6],其继任者——光增王波罗羯罗伐弹那英语波罗羯罗伐弹那通过武力扩张了领土[6],并将女儿曷邏闍室利嫁给穆克里英语Maukhari dynasty國王伽羅訶伐摩,此后普西亞布蒂王朝与穆克里王国关系日渐紧密[7]

根据《赫夏查利陀》记载,光增王死后,摩腊婆国王在高达国王支持下进攻曲女城。穆克里國王伽羅訶伐摩被杀害,王妃曷邏闍室利被囚於城內[8]。巴纳未提及其名字,但历史学家推测他是后笈多王朝英语Later Gupta dynasty统治者提婆笈多[9]。光憎王长子曷罗阇伐弹那英语Rajya-vardhana将其击败,但遭到高达国王杀害[10]

《赫夏查利陀》又记载道,次子曷利沙伐彈那发誓要为兄长报仇,并消灭高达国王及其同盟[11]。同样,书中未记载高达国王的名字,但历史学家认为他就是設賞伽。曷利沙还与迦摩缕波国王拘罗摩英语Bhaskar Varman结成军事同盟,东西两面夹击設賞伽,迫使其撤退。[12]606年,曷利沙伐彈即位,是为戒日王[13]。其统治了印度北部的广大区域[14]

曷利沙伐彈那最终定都曲女城[2],612年,伐弹那王朝与穆克里王国合并,是为戒日王朝[15]。曷利沙伐彈那一直统治到647年,但他死后并无子嗣,导致王朝终结[14]

统治者

 
曷利沙伐彈那货币,约公元606年至647年[16]

以下列出了普西亞布蒂王朝统治者的姓名及称号:[17]

参考资料

脚注

  1. ^ 1.0 1.1 D. C. Ganguly 1981,第240頁.
  2. ^ 2.0 2.1 Baijnath Sharma 1970,第89頁.
  3. ^ Max Deeg 2016,第99頁.
  4. ^ Hans Bakker 2014,第78-79頁.
  5. ^ Hans Bakker 2014,第80頁.
  6. ^ 6.0 6.1 梁捍江 2018,第126頁.
  7. ^ Hans Bakker 2014,第79頁.
  8. ^ Hans Bakker 2014,第81頁.
  9. ^ Hans Bakker 2014,第82頁.
  10. ^ Hans Bakker 2014,第85-86頁.
  11. ^ Hans Bakker 2014,第87頁.
  12. ^ 梁捍江 2018,第128頁.
  13. ^ Hans Bakker 2014,第88頁.
  14. ^ 14.0 14.1 Sukla Das 1990,第2頁.
  15. ^ 梁捍江 2018,第127頁.
  16. ^ CNG Coins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 ^ Ronald M. Davidson 2012,第38-39頁.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