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趾鞋襪
分趾鞋襪,或稱二趾鞋襪,是拇趾與其餘四趾分開的鞋子和襪子,日語稱足袋(たび)。中國古代稱分趾襪或二趾襪為丫頭襪(也作鴉頭襪、鵶頭襪)或歧頭襪,除了是布料、絲織品所造之外,有些是用皮革製成的,因此有時會寫成丫頭韈、鴉頭韈、鵶頭韈、丫頭韤、鴉頭韤、鵶頭韤、歧頭韈、歧頭韤。
詞源
歷史
中國
分趾襪最早出現在中國,稱為「丫頭襪」。唐朝的李白有《越女词》云:“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鴉」是「丫」的通假字。當時江南人因為當地氣候潮濕多雨,多穿木屐,丫頭襪就是專用來配搭人字帶木屐的襪子。
至宋朝,丫頭襪仍然很流行,姜夔《鷓鴣天·己酉之秋苕溪記所見》提到:「籠鞵淺出鴉頭襪,知是凌波縹渺身。」[1],當時不但在江南地區流行,在北方也可以見到,金朝元好問《續小娘歌》之五:“風沙昨日又今朝,踏碎鵶頭路更遙。”吴无闻注曰:“鸦头袜,女子歧头袜。”
元朝時丫頭襪也很常見於江南,當時浙江諸暨人楊維楨《翡翠巢》:「屏開時露鴉頭襪,絃斷應銜鳳嘴膠。」[2]當時在諸暨民間,農婦做鴉頭襪、草鞋襪是必須的技能。 清末民初的綠林人物仍有穿著。
参考文献
引用
网页
- 羅襪
- (日語)足袋 Tab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詞語“鴉頭襪”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