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威岛

南沙群岛的一个岛礁

南威島,西方世界称之为斯普拉特利岛(英語:Spratly Island),是南沙群島西南部最重要的島嶼,以天然面積計算是南沙群島中第四大天然島。目前由越南政府控制。该島被越南称为大长沙岛越南语Đảo Trường Sa Lớn島長沙𡘯),是越南人民军南中国海的第一線軍事指揮中心所在地。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亦聲稱對此島擁有主權,而菲律賓則因此島已超出其所畫設之卡拉延市範圍之外,未宣稱擁有南威島主權。

南威島
主權争议岛屿
其他名称:大長沙島、斯普拉特利岛
地理
位置南海
坐标8°38′30″N 111°55′55″E / 8.64167°N 111.93194°E / 8.64167; 111.93194
群岛南沙群岛
面积0.48平方公里(0.19平方英里)
长度530米(1,740英尺)
宽度1,300米(4,300英尺)
最高海拔2.5米(8.2英尺)
实际管理方
 越南
庆和省长沙县
主權聲索方
 中華民國
高雄市旗津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海南省三沙市
人口统计
人口550人(越南軍隊

截至2019年9月,已填海造陸至48公頃。

歷史

中國古代的疆域圖中將南沙群島列於版圖之中,並設行政管轄。[1]

中國漁民向稱南威島為「鳥仔峙」。[2]

1804年,英国航海家詹姆士·霍尔斯堡(英語:James Horsburgh,1737–1808)在南海航行时遭遇大风暴,于是将南威岛命名为Storm Island (风暴岛)。[3]

1843年,英国航海家理查德·斯普拉特利(英語:Richard Spratly,1802—1870)航行时看到此岛以及相邻的日积礁

同年,Doyle船长和Campbell船长将航行记录发表在《航海杂志》第697期上,文中用斯普拉特利的名字命名该岛,称为Spratly's Sandy Island。相邻的岛礁则使用奥斯汀(Austen)号船长拉德(Ladd)命名:Ladd Reef(日积礁)。

由于《航海杂志》和《海军编年史》The Naval Chronicles的巨大影响力,以后西方航海届不再使用“风暴岛”名称。英国海军部也最终用“斯普拉特利群岛”(Spratly Islands)指称整个南沙群岛

1935年,中華民國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公佈的名稱為「斯巴拉脱岛」或「暴風雨島」[4]

1939年,日本佔領南沙群島(日方稱作新南群島),南威島日方被命名為「西鳥島」[5]

1946年12月,中華民國派遣海軍上校林遵、姚汝鈺率「中業號」、「永興號」、「太平號」、「中建號」等四艘軍艦接收南海諸島,並建碑測圖。[1]

1947年和1983年,中華民國政府公佈名稱為南威島,是紀念1946年接收該島時廣東省政府主席羅卓英(號慈威),兼有接收艦隊威鎮南海之意。[1]

1949年,中國共產黨管治中國大陸後,仍歸廣東省管轄,為著防禦駐紥在越南法國軍隊入侵。

1951年8月,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葉劍英元帥面見廣東省海島管理局局長林平,決定在南威島建造一個魚雷潛艇根據地[6]。在蘇聯協助之下,把一批舊蘇聯商船改裝成『星海(Xing-hai)』、『星光(Xing-guang)』、『新星(Xin-xing)』等巡邏艦、裝甲輪,加上蘇聯潛艇,由投共國軍海軍將領鄧兆祥領導。

1952年1月已經在南威島成立魚雷炮艦基地根據地[7]

1956年6月7日,美國第七艦隊司令英格索爾(Stuart Howe Ingersoll)在臺北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記者表示絕不容許中國共產黨勢力留在南中國海 [8]中華人民共和國強烈譴責其言論,但仍然從南威島撤軍,南威島名義上歸還中華民國管轄,然而並沒有派遣國軍駐守。8月,越南共和國派兵登上南威島,插上其國旗後隨即撤退,中華民國外交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皆即時強烈譴責 [9][10],但都沒有再駐軍到南威島。然而同年中華民國海軍先後派出立威部隊、威遠部隊和寧遠部隊三次巡察南沙群島,在巡弋過程中曾在太平島、南威島、西月島重樹石碑、舉行升旗禮,並改編為「南沙守備區」。[1]

 
南海周邊諸國於南沙群島各島礁及沙洲的駐軍情況。

1973年7月至1974年2月間,南越派兵長期佔領該島。[1]

1975年,南越政權崩潰北越軍隊登島接受南越駐軍投降。[1]1976年南北越統一成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後,繼續控制該島。

1985年,越南國防部長文進勇至島上視察。[1]

2004年4月,越南政府開辦前往南沙群島的旅遊團,讓旅客乘坐改裝軍艦到多個島嶼旅遊,其中包括南威島。[1]

地理位置

南威岛位于尹庆群礁西礁西南18.5海里,日积礁东约12海里,南有奧援暗沙。西北有康泰灘,是纪念中国三国时代东吴海航官员康泰得名。

地質地形

  • 在一桌状礁平臺上,近三角形,东西底边长约530米,东北到西南斜边长约1,300米,面積0.3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2.5米。
  • 岛四周有沙滩,沙滩上有礁岩形成,向内是沙堤,高约5.5米,沙堤围绕着中间低洼的礁盘部分,海拔2.4米。在岛北端,有一圆锥状礁石,高7米,而在最南端则有另一高5.5米的石塔。
  • 岛东北部有天然水道伸入岛边,深达14米,故成为南沙群岛南部海区优良港口

生態資源

島上覆蓋著灌木等熱帶植物。

島上狀況

建築

無線電發射塔、直昇機坪及航空站。

人口

越南政府有約550人部隊常駐。

交通

空運

一條長度1,200公尺的跑道,可起降螺旋槳飛機、運輸機和戰機起降使用。另有修建直昇機坪。

海運

東南側有兩個碼頭,西側有港池。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越南在南沙南威岛用瓷片制作巨幅国旗. 凤凰网. [2012年6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2日) (中文(中国大陆)). 
  2. ^ 通往海外的南海港湾_中国海洋报. www.oceanol.com. [2018-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8) (英语). 
  3. ^ James Horsburgh. The India Directory. vol.2, fourth edition, London, 1836.[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海南史志网_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_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 www.hnszw.org.cn.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1). 
  5. ^ 陈谦平 |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复南海诸岛主权述论(2/5). www.sohu.com. 2017-05-15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6. ^ 1951年9月5日,星期三,香港《華僑日報》,『華南新聞』,第一張第四版。
  7. ^ 1952年1月12日,星期六,香港《華僑日報》,『華南新聞』,第一張第四版。
  8. ^ 6月10日,香港《大公報》,第一版。
  9. ^ 1956年9月2日,星期日,香港《華僑日報》「電訊三」,第一張第三版。
  10. ^ 1956年9月2日,星期日,香港《工商日報》,第一頁。

8°38′30″N 111°55′55″E / 8.64167°N 111.93194°E / 8.64167; 11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