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皮查-狄拉克效应
卡皮查-狄拉克效应(英語:Kapitsa–Dirac effect,簡稱KDE)是一种量子现象,即拥有良好空间相干性的粒子束(一般情况下为电子束)通过光场驻波时发生衍射,它是受激康普顿散射的一种特殊情况。[1] [2]该效应由保罗·狄拉克与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察于1933年首次提出。[3]
KDE可以通过德布罗意1924年的波粒二象性理论得到解释。因为粒子具有波的性质,粒子束会被以驻波形式存在的电磁场的空间周期性结构所散射,散射波又会与自身发生干涉(粒子束强度随空间位置而变,就像一般的光学衍射一样,产生极大与极小峰)。
实验上观测KDE要求高度相干光束,这在激光发明前是不可能实现的。2001年进行的实验证明了所猜想的衍射峰。[4]
參考資料
- ^ Nature 413, 142-143 (13 September 2001)
- ^ Batelaan, H. The Kapitza-Dirac effect. Contemporary Physics. November 2000, 41 (6): 369–381 [2008-07-07]. doi:10.1080/0010751001000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24).
- ^ Kapitza, P. L.; P. A. M. Dirac. Proc Cambridge Phil Soc. 1933, 29: 297.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 ^ S. Gasiorowicz. Quantum physics 3r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2003. ISBN 0-471-05700-2.
这是一篇物理学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