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安納托利亞語

原始安纳托利亚语安纳托利亚语族(即赫梯语及其近亲)的祖语,是通过比较法构拟出的。

原始安纳托利亚语
Proto-Anatolian
重建自安纳托利亚语族
區域安纳托利亚
時代约 3000 BCE
重建之祖語

安纳托利亚语专家Craig Melchert估计,原始安纳托利亚语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开始分化,早于公元前2500年。[來源請求]

音系

一般来说原始安纳托利亚语构拟的基础是赫梯语,其也是证据最充足的安纳托利亚语言。但赫梯楔形文字并不足以表示赫梯语音系,也有赫梯抄写员的不充分做法,使得对赫梯语语音的理解与重建受到很大限制。

赫梯楔形文字似乎尤其混淆了齿塞音的清浊:-dV-与-tV-的字符在同一个词中均见使用。[1]此外,在VC结构的音节中,通常只用清塞音字符。在现存最古老的文献中,单辅音与叠辅音的拼写分布情况表明,原始印欧语清塞音被写作双音,浊塞音被写作单音。在较早文本中,齿塞音的此种规律性最为一致;[1]较晚的文本则常出现不规则变化。

元音

普通安纳托利亚语基本上完整保留了PIE的元音系统。有人[1]认为PIE */o/与*/a/(包括来自*h₂e者)的合流的共同安纳托利亚语的创新,但据Melchert[2],这合流是赫梯语、巴拉语、卢维语的次要共同创新,而不包括吕基亚语。共同安纳托利亚语有以下短元音:*/i/、*/u/、*/e/、*/o/、*/a/。

长元音中*/eː/ < PIE *ē不同于*/æː/ < PIE *eh₁,后者在卢维语、吕底亚语和吕基亚语中变为ā[3]Melchert (1994)早先也假定前元音较高的*/eː/ < PIE *ey(产生晚期赫梯语ī)和较低的*/ɛː/ < PIE *ē(晚期赫梯语ē)间有对立,但例子很少,可以用其他方法解释。[4]

元音长短对立的状况不完全清楚,可以肯定的是其没有完整继承PIE的对立,因为赫梯语拼写的变化使得元音长短很难确定。较老的文本更一致,但同一词素的不同形式的元音长度仍有很大差异。[5]Carruba (1981)认为,所谓scriptio plena表示的不是长元音而是重读元音,反映自由原始印欧语重音的位置。他的解释没有得到普遍接受。据Melchert,scriptio plena的唯一功能是表示元音数量,赫梯语a/ā继承了原始安纳托利亚语*/ā/<PIE */o/、*/a/、*/ā/以及*/a/<PIE */a/。他认为重读元音的延长不可能发生在原始语。[6]

辅音

所有安纳托利亚语中,清音(含咝音*s和喉音*ḫ)在非重读长元音间会弱化。若将长元音分析为两个元音,则这规则可以表述为非重读音拍之间的弱化。[7]安纳托利亚语中所有词首的浊塞音最终都与清塞音合流;卢维语对软腭塞音*G-、*K-的反映则不同(词首*G在/i/前颚化为*/j/并消失,不同于*K),表明这是晚期的区域特征,而非原始安纳托利亚语的变化。[4]

原始安纳托利亚语是印欧语中唯一直接保留了喉音的一种。在楔形文字文本中,字母‹ḫ›(PA *H)表示的音可追溯到喉音*h₂,也可能是*h₃,但不太确定。[8]*h₂w、*h₃w产生唇化喉音*ḫʷ。[7]

除喉音外,共同安纳托利亚语还是唯一保留了3种软腭音的一种,其最好的证据来自卢维语[8]但Melchert对此提出了异议,并将其归为腭音类语言。[9]

随时间推移,浊送气塞音失去送气并与浊塞音合流。响音完整继承自PIE,滑音*w也如此。没有原生安纳托利亚语词以*r-开头,一种解释是PIE也如此;另一种解释是,这也是一种区域特征。[8]

形态

据Fortson,原始安纳托利亚语有两种动词变位。第一种mi变位显然来自原始印欧语现在时后缀;第二种ḫi变位,似乎来自原始印欧语的完成体。一种解释是,安纳托利亚语将完成时变为了某类动词的现在时;另一种更新的观点认为,ḫi类动词延续了一种特殊的现在时,与原始印欧语的完成时有复杂的关系。[10]

注释

  1. ^ 1.0 1.1 1.2 Luraghi 1998: 174
  2. ^ Melchert 1993: 244
  3. ^ Melchert 2015:10
  4. ^ 4.0 4.1 Melchert 2015: 9
  5. ^ Luraghi 1998: 192
  6. ^ Melchert 1994: 76
  7. ^ 7.0 7.1 Melchert 2015: 7
  8. ^ 8.0 8.1 8.2 Fortson 2009: 172
  9. ^ Melchert 2015: 15
  10. ^ Fortson 2009: 17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