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
夏商周三代的合称
(重定向自古三代)
“三代”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時期的《論語·衛靈公第十五》:“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该词一直到战国时期,都是指夏、商、西周[2]:37[3]。秦朝之后,“三代”的含义才开始包括了东周,并一直沿用下去[2]:37。在周朝初期还有统称夏商为“二代”之說。亦有稱呼虞夏商周爲「四代」之說。和另外一個詞彙“先秦”不同的地方在於“三代”不包括更早的上古時代,而先秦亦有指秦始皇焚書之前的一段時間,或更狹義專指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
儒家与三代
中國儒家喜歡稱美三代。特別是孔子最喜歡稱美西周,此在《論語》常有記載,「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4]。「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照孔子的說法,「三代」以前是盛世;他在《禮運》又強調:「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而如今(春秋時代)則是「禮崩樂壞」,「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
南宋理學家朱熹繼承儒家思想,認為三代統治者「致誠心以順天理,而天下自服,王者之道也。」[5]朱熹比喻三代帝王為「金」,認為「漢祖唐宗用心行事之合理者,鐵中之金也。」[6]儒家此種「三代上有聖人,三代下無聖人」的概念,幾乎貫穿之後中國二千多年,朱熹分割歷史為「三代以上」與「三代以下」兩大截,「三代專以天理行,漢唐專以人慾行。」李宗吾質疑儒家史學:「世間頂怪的東西,要算聖人,三代以上,產生最多,層見疊出,同時可以產生許多聖人。三代以下,就絕了種,並莫產出一個……三代上有聖人,三代下無聖人,這是古今最大怪事。」
參考
- 莊子/駢拇: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
注釋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史记·卷十三:三代世表
参考文献
- 叶行昆:〈论“礼坏乐崩”与制度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