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列尔莫·巴伦西亚

哥伦比亚诗人(1837—1943)

吉列尔莫·巴伦西亚·卡斯蒂略(西班牙語:Guillermo Valencia Castillo,1873年10月29日—1943年7月8日)是哥伦比亚政治人物、外交官、诗人及翻译家。出生波帕扬在地世家,巴伦西亚历任哥伦比亚驻法国公使馆秘书、考卡省省长、参议院议员及国防部长等职务,曾两度代表保守党参选哥伦比亚总统但均以落选告终。在文学领域,巴伦西亚受现代主义高蹈派的影响,又長於格律诗,为哥伦比亚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3];在翻译界,巴伦西亚精通多门外语,曾将唐诗法语翻译成西班牙语,是有文字记录以来最早将中國古典詩詞译为西语的翻译家[2]:43[4]

吉列尔莫·巴伦西亚
Guillermo Valencia
出生(1873-10-29)1873年10月29日
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合众国波帕扬
逝世1943年7月8日(1943歲—07—08)(69歲)
 哥伦比亚波帕扬
筆名胡安·拉纳斯(Juan Lanas)
職業诗人、翻译家、政治家、外交官
國籍 哥伦比亚
母校考卡大学
體裁诗歌
文學運動现代主义
高蹈派[1]
代表作《祭典》(Ritos)
法译作品:《震旦》(Catay)
配偶何塞菲娜·穆尼奥斯(Josefina Muñoz)
子女吉列尔莫·莱昂
何塞菲娜西班牙语Josefina Valencia
阿尔瓦洛·皮奥西班牙语Álvaro Pío Valencia
受影響於弗里德里希·尼采
若瑟-马里亚·德·埃雷迪亚[1]
何塞·亚松森·西尔瓦[2]

簽名

生平

早年生涯

吉列尔莫·巴伦西亚于1873年出生于哥伦比亚合众国西南部考卡州西班牙语Estado Soberano del Cauca首府波帕扬,父亲是华金·巴伦西亚·基哈诺(西班牙語:Joaquín Valencia Quijano),曾就读于考卡大学法学专业,后来成为波帕扬在地的官吏[5];母亲阿德莱达·卡斯蒂略·凯塞多是古巴世家的后裔,两人于1856年12月结婚[6];巴伦西亚早年父母双亡[2]:45,由哥哥抚养长大,后来进入天主教会创办的学校就读,期间,他掌握了拉丁语希腊语等外语;1888年从学校毕业后,巴伦西亚前往父亲的母校考卡大学攻读法学,但巴伦西亚其实对此不感兴趣,因此最终没有获得学位[7]:216。后来,他加入哥伦比亚保守党,并于1896年当选为议员,不久后又离开波帕扬,来到首都波哥大,开始自己的诗歌创作生涯[2]:45

在来到波哥大不久,巴伦西亚与许多同辈诗人一道,开始追随现代主义潮流,受到何塞·亚松森·西尔瓦等代表性文人的影响,他开始向马克斯·格里略(西班牙語:Max Grillo)等人主编的《灰色杂志》(西班牙語:Revista Gris)投稿[2]:45[8];他发表的第一首诗歌《读西尔瓦》(西班牙語:Leyenda a Silva[注 1]即因其完美、可塑及音乐性而震动当时的西语文坛[2]:45[10]。1898年,巴伦西亚出版了他一生唯一的一本诗集《祭典》(西班牙語:Ritos),从而确立他在拉丁美洲诗坛的地位[11][12]。1899年,巴伦西亚被哥伦比亚政府派往法国,任哥伦比亚驻法国兼德国瑞士公使馆一等秘书;在法工作期间,他结识了诗人魯本·達里歐[13]王尔德若瑟-马里亚·德·埃雷迪亚及哲学家尼采等人,这些人也对他后来的创作理念产生了一定影响[14]:70,还参观了1900年世界博览会场地,而博览会国际化的繁荣景象也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15]:12-13

中年

1901年回国后,巴伦西亚先后在同为保守党政治家的何塞·曼努埃尔·马罗金领导的政府财政部门、以及昆迪纳马卡省的教育部门任职[15]:14;但随即回到家乡考卡省,并担任该省的文职及军事长官[16]:56。随即去职并于1903年第二度当选为国会议员[15]:14;1905年,巴伦西亚回到考卡,再度担任省长;1906年,他代表哥伦比亚政府参加了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举行的第三届泛美会议。1908年,巴伦西亚再度进入国会,当选为纳里尼奥省选区的参议员[17]:5,同年,他与何塞菲娜·穆尼奧斯(西班牙語:Josefina Muñoz)结婚,婚后两人生育五名子女。1914年,何塞·比森特·孔查担任总统后,巴伦西亚被任命为国防部长[15]:14[18]

1918年,巴伦西亚首次参加总统大选英语1918 Colombian presidential election。期间,由于保守党没能确立唯一的总统候选人,巴伦西亚便与同为保守党成员的政治家马尔科·菲德尔·苏亚雷斯英语Marco Fidel Suárez分别参加当年的选举[16]:56,其中出生于安蒂奥基亚省的马尔科·菲德尔因主张维护天主教会的权益,得到了天主教波哥大總教區及数个天主教会影响力较大省份之选民的支持[19][20]:256-257, 270,而巴伦西亚则得到自由党政治家爱德华多·桑托斯菲德尔·卡诺西班牙语Fidel Cano Gutiérrez本哈明·埃雷拉西班牙语Benjamín Herrera及该国原住民的支持[20]:270[21]:350,但他最终以168,254票不敌马尔科·菲德尔的214,839票,宣告败选[21]:305

 
1930年总统大选期间,一幅讽刺巴伦西亚与巴斯克斯的漫画。

1923年,巴伦西亚再度代表哥伦比亚政府出席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的第五届泛美会议[16]:56。从政期间,他偶尔翻译一些外国诗歌。1928年,他将法国学者弗朗斯·图桑法语Franz Toussaint以散文形式翻译的唐诗集《玉笛》(法語:La flute de jade)从法语翻译成西班牙语,并以《震旦》(西班牙語:Catay[注 2]之名在哥伦比亚出版[2]:43-44

1930年总统大选英语1930 Colombian presidential election期间,由于时任保守党总统米格爾·阿瓦迪亞·門德斯在任期间主张维护美国聯合果品公司的利益,对工人运动残暴镇压[24],天主教会过度参与政治生活,国内失业及贫困问题的加剧,保守党已经不得民心;加之该党内部意见不合产生的分裂[20]:271,导致巴伦西亚与同党的阿尔弗雷多·巴斯克斯·科博西班牙语Alfredo Vásquez Cobo决定分别参选,而主张改善工人生活条件、约束天主教会影响力的自由党因此取得竞选优势[25]:213-214[26];最终,巴伦西亚与巴斯克斯皆不敌自由党总统参选人恩里克·奧拉亞·埃雷拉,奥拉亚的当选,也宣告哥伦比亚保守党霸权时代西班牙语Bipartidismo conservador-liberal的结束[21]:349-350

晚年及逝世

 
吉列尔莫·巴伦西亚位于波帕扬的住所,现为吉列尔莫·巴伦西亚国家博物馆

1932年9月至1933年5月,哥伦比亚同南部邻国秘鲁亚马逊雨林领土争端爆发武装冲突,史称莱蒂西亚冲突英语Colombia–Peru War[27][28];1933年5月,双方停火,两国决定將有爭議的領土交予国际联盟控制;经国联调解,1934年5月,两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签署和平協議英语Rio Protocol (1934),巴伦西亚则作为哥伦比亚政府外交代表团的成员出席了签约仪式[16]:56,秘魯最终也將萊蒂西亞交還予哥倫比亞[29]

巴伦西亚晚年居住在自己位于波帕扬的别墅内,并时常前往郊野打猎[30],期间,他曾于1941年担任哥伦比亚国防委员会委员[16]:56;1943年7月8日,巴伦西亚在住所因病逝世,终年69岁[30]。哥伦比亚政府为此颁布为期三天的全国哀悼日,哥国卡塔赫纳圣玛尔塔伊瓦格库库塔等地皆有民众自发悼念巴伦西亚[31]。哥伦比亚政府亦于巴伦西亚逝世当年通过第80号法案,决定将他生前居住过的别墅确立为歷史建築,并改称为吉列尔莫·巴伦西亚国家博物馆(西班牙語:Casa Museo Maestro Guillermo Valencia[32],以供民众参观[18]。波帕扬市的一所剧院也被命名为吉列尔莫·巴伦西亚城市剧院維基數據所列Q42813466,以向他致敬[33]

巴伦西亚的长子吉列尔莫·莱昂·巴伦西亚后来也成为保守党政治家,并在1962年成功当选为哥伦比亚总统,实现其父未遂的心愿[34]

文学

 
吉列尔莫·巴伦西亚(中)与埃弗拉因·马丁内斯西班牙语Efraím Martínez(左)、巴尔多梅罗·萨宁英语Baldomero Sanín Cano(右)

诗歌

19世纪中后期的哥伦比亚文坛西班牙语Literatura de Colombia深受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之影响[1]:104,但现代主义也开始流行起来,吉列尔莫·巴伦西亚本人最终选择追随现代主义潮流,并在何塞·亚松森·西尔瓦等人的影响下开始创作长诗歌,故其诗作也具有一定的现代主义色彩,并以其形式精美、形象丰富、情调忧伤而见长[2]:45[23]:177。在法国任职期间,巴伦西亚还受到高蹈派诗人若瑟-马里亚·德·埃雷迪亚、哲学家尼采等人的影响,诗作开始脱离现实,意境偏向于逃避主义与高蹈主义[35]。他一生唯一的诗集《祭典》(西班牙語:Ritos)更确立他在拉丁美洲诗坛的地位,令其本人成为哥伦比亚后期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性诗人[3][2]:45秘鲁文学评论家路易斯·阿尔韦托·桑切斯西班牙语Luis Alberto Sánchez还将《祭典》中的诗作《骆驼》(西班牙語:Los Camellos)与中国唐代诗人李白的《双燕离》相提并论,认为二者虽然意象不同,但灵感相互辉映,在意象及意境上传递相近的讯息,体现离群索居者的孤寂怅惘之情[23]:177[36];而他的另一篇诗作《白鹳鸟》(西班牙語:Cigüeñas blancas)则体现巴伦西亚的象征主义美学观念[17]:65,其意象白鹳为西语国家常见的鸟类,但全诗也不乏东方文化的和谐、简洁及静谧的特点[23]:178

译作

巴伦西亚通晓西班牙语法语拉丁语希伯来语希腊语等多种语言[2]:45,他的诗集《祭典》中也不乏翻译自法国、意大利及葡萄牙诗人的作品[37]。1929年,巴伦西亚参照法国学者弗朗斯·图桑法语Franz Toussaint以散文形式翻译的中国古代诗歌集《玉笛》(法語:La flute de jade),翻译出版了诗集《震旦》(西班牙語:Catay),《震旦》也使得巴伦西亚成为有文字記錄以來最早將中國古典詩詞譯為西班牙語的翻譯家[2]:43-44[注 3];《震旦》的译作包含中國古典詩詞98首,阿拉伯诗歌5首;中国古典诗词中,唐诗占大多数,不乏李白杜甫韦应物白居易王昌龄张九龄等人的作品[38]:100-101

虽然巴伦西亚并不通晓汉语,但他翻译中國古典詩詞时认为弗朗斯·图桑法语Franz Toussaint的译著忽略原文意境,而只是简单地解释诗歌释意。因此,他参照西班牙语的韵律节奏重新翻译诗歌,融入一些现代主义美学元素,使得译文格式更为工整,还具有音律之美[22]。后世的文学评论家大体上也对巴伦西亚的《震旦》评价良好;学者王央乐赞赏他深刻地转达了诗词原文的意境,同时体现其本人的诗歌风格[2]:44;翻译家陈国坚肯定其译文美学价值较高,具有诗性、韵律优美,保留诗歌形式,遣词用句相对精确的特点[38]:101。不过也有部分学者对其译著持批判态度,如陈国坚认为《震旦》诗歌的排序杂乱无章,不便于读者索引[38]:101;而学者李翠蓉则指出其译作在翻译忠实度上有所欠缺,尚存在漏译、多译及误译的问题[22]

家庭

吉列尔莫·巴伦西亚的家族为哥伦比亚历史悠久的世家,其父系祖先为祖籍西班牙的巴伦西亚家族,在18世纪离开伊比利亚半岛来到当时称作新格拉纳达的哥伦比亚定居,此后逐渐成为波帕扬重要的在地政治家族,其中开创波帕扬皇家造币厂西班牙语Casa de Moneda de Popayán的贵族佩德罗·阿古斯丁·德·巴伦西亚西班牙语Pedro Agustín de Valencia是他的六世祖[39],而母系祖先则是古巴的名流世家[2]:45

1908年,吉列尔莫·巴伦西亚与何塞菲娜·穆尼奧斯(西班牙語:Josefina Muñoz)结婚,婚后两人生有五个子女,分别是吉列尔莫·莱昂何塞菲娜西班牙语Josefina Valencia、吉奥马尔(西班牙語:Guiomar)、阿尔瓦洛·皮奥西班牙语Álvaro Pío Valencia及卢兹(西班牙語:Luz[18],其中长子吉列尔莫·莱昂是哥伦比亚保守党籍政治家,并曾于1960年至1964年担任哥伦比亚总统。次子阿尔瓦洛·皮奥则是信奉共产主义的学者,曾担任哥伦比亚圣地亚哥卡利大学西班牙语Universidad Santiago de Cali的校长[40]。长女何塞菲娜是政治人物,曾担任哥伦比亚教育部长西班牙语Ministerio de Educación de Colombia[41]

评价

 
波帕扬市内的吉列尔莫·巴伦西亚城市剧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42][43]以及部分学者对吉列尔莫·巴伦西亚评价较高,认为他的译作令中国古典诗歌在西语文学界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中国与拉丁美洲人民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2]:43-45[4]。拉丁美洲也不乏对巴伦西亚的文学或翻译作品给予正面评价的文学评论家,多明尼加马克斯·恩里克斯·乌雷涅西班牙语Max Henríquez Ureña称巴伦西亚是一个“无可超越”的翻译家,并以“惊人的忠实”保持原作品的思想及形式[44]。哥伦比亚的巴尔多梅罗·萨宁英语Baldomero Sanín Cano在为其诗歌全集撰写的序言中,称巴伦西亚的译著是“再创作的奇迹,精确程度与其本人的创作相似,且提高了原作的优点”[2]:45

在其家乡哥伦比亚,巴伦西亚享有“大师”(西班牙語:El maestro)的美称,其出生地波帕扬还有以其命名的博物馆及歌剧院[45]

但也有对巴伦西亚的文学作品持批判态度的评论家,如阿曼多·罗梅罗(西班牙語:Armando Romero)认为,巴伦西亚只重视诗歌的形式,对组成诗歌的其他元素并不关心,并认为其所奉行的尼采虚无主义及狭隘的无政府主义“只是其本人审美立场的面具,抑或是他罗马天主教信仰及保守理念花哨的外衣”[1]:104

引用

註解

  1. ^ sic[2]:45应为《读给西尔瓦》[9]
  2. ^ 尚有《神州集》[22]、《契丹诗集》[23]等多种译法
  3. ^ 在此之前,墨西哥诗人何塞·胡安·塔布拉达也曾将唐诗译成西班牙语,但其本人再创作的成分较高[38]:100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FELIPE GARCÍA QUINTERO. Para leer a Guillermo Valencia después de Guillermo Valencia (PDF). Kipus : revista andina de letras (Quito, Ecuador: Universidad Andina Simón Bolívar). 2007年, 22 (II): 101–115 [2023-08-28]. ISSN 1390-01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8-10) (西班牙语).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王央乐. 巴伦西亚和他翻译的中国唐诗. 《拉丁美洲丛刊》 (北京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1980年, (3): 43–45. CNKI LDMZ198003013  (中文(中国大陆)). 
  3. ^ 3.0 3.1 方瑛. 诗歌之国 群星闪烁-哥伦比亚文学掠影. 《语文学刊》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内蒙古师范大学). 1994年, (2): 31. CNKI YWXK402.007  (中文(中国大陆)). 
  4. ^ 4.0 4.1 黑宇宇. 中国古典诗歌的西语译介出版与传播. 《甘肃社会科学》 (甘肃省兰州市). 2020-08-06, (4): 117–123 [2023-08-28]. ISSN 1003-3637 (中文(中国大陆)). 
  5. ^ Marcela Revollo Rueda. Epistolario de Joaquin Mosquera. Chía, Colombia: Universidad de La Sabana. 2019-10-01: 164. ISBN 9789581204977 (西班牙语). 
  6. ^ Miguel Wenceslao Quintero Guzmán. Linajes del Cauca grande: fuentes para la historia. Bogotá, Colombia: Universidad de los Andes, Facultad de Ciencias Sociales, Facultad de Ingeniería. 2006年: 305. ISBN 9789586952460 (西班牙语). 
  7. ^ Héctor M. Ardila A., Inés. Vizcaino G. Hombres y mujeres en las letras de Colombia. Santa Fe de Bogotá, Colombia: Cooperativa Editorial Magisterio. 1998年: 216-219. ISBN 9789582002077 (西班牙语). 
  8. ^ Carlos Alberto Suárez G. Colombia Guía Enciclopédica - 1 tomo. Bogotá, Colombia: Grupo Editorial Norma: 136–137. 2003. ISBN 9789580468066. OCLC 880448811 (西班牙语). 
  9. ^ Guillermo Valencia. Leyendo a Silva (1896). Biblioteca Virtual Miguel de Cervantes. [2023-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2) (西班牙语). 
  10. ^ Edward Dalrymple Laborde. A history of Spanish literature. 英国伦敦: W. Heinemann. 1931年: 254. OCLC 2455758 (英语). 
  11. ^ Jorge Carrera Andrade. Reflections on Spanish-American poetry. Albany, NY, United State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73年: 41. ISBN 9780873952170 (英语). 
  12. ^ Sonja Karsen. Guillermo Valencia, Colombian poet, 1873-1943. Columbia University, NY, United States: Hispanic Institute in the United States. 1951年: 59. OCLC 1517058 (英语). 
  13. ^ Rubén Darío. Del símbolo a la realidad : obra selecta. Madrid, España: Real Academia Española : Asociación de Academias de la Lengua Esspañola : Alfaguara. 2016-04-21. ISBN 9788420426181 (西班牙语). 
  14. ^ Sonja Karsen. Guillermo Valencia: Poeta Modernista. Modern Language Studies (514 University Avenue Selinsgrove, PA, United States: Susquehanna University). 1978年, 8 (3): 70–76 [2023-08-28]. doi:10.2307/3194335 (西班牙语). 
  15. ^ 15.0 15.1 15.2 15.3 Germán Espinosa. Guillermo Valencia : 1989 ; Luis C. López : 1989 ; La elipse de la codorniz : 1985-1999 ; El sueño ético en Atenas y otras prosas : 1993-2002. Medellín, Colombia: Fondo Editorial Universidad EAFIT. 2002年. ISBN 9789588173214 (西班牙语).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Alvarado Tenorio, Harold. Flórez y Valencia : los Poetas de la Guerra de los Mil Días (PDF). La Palabra y el hombre (Xalapa, México: Universidad Veracruzana). [2023-08-28]. ISSN 0185-57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28) (西班牙语). 
  17. ^ 17.0 17.1 Luis Guillermo Bejarano. Versatilidad y unidad estética en Guillermo Valencia a la luz del simbolismo francés. New York, United States: Peter Lang. 1999年. ISBN 9780820444406 (西班牙语). 
  18. ^ 18.0 18.1 18.2 Guillermo Alberto Gonzalez Mosquera. GUILLERMO VALENCIA. PARADIGMA DE MAESTRO. El Tiempo (Bogotá, Colombia). 1999-07-04 [2023-08-28] (西班牙语). 
  19. ^ 徐宝华. 《列国志·哥伦比亚》. 北京市: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年: 103. ISBN 9787509719022 (中文(中国大陆)). 
  20. ^ 20.0 20.1 20.2 Eduardo Posada-Carbó. Limits of Power: Elections Under the Conservative Hegemony in Colombia, 1886-1930. The Hispanic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905 West Main Street, Suite 18B Durham, NC, United States: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年5月, 77 (2): 245–279 [2023-09-02]. doi:10.2307/2516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英语). 
  21. ^ 21.0 21.1 21.2 Dieter Nohlen. Elections in the Americas: A data handbook, Volume II. 英国牛津: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年. ISBN 978-0-19-928358-3 (英语). 
  22. ^ 22.0 22.1 22.2 李翠蓉. 诗仙远游西语世界——李白诗歌西班牙语翻译综述.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四川省绵阳市: 绵阳师范学院). 2016年, (12): 10 [2023-08-28]. ISSN 1672-612X (中文(中国大陆)). [失效連結]
  23. ^ 23.0 23.1 23.2 23.3 張淑英. 拉丁美洲現代主義文學中的中國. 《中外文學》 (台北市: 台湾大学外文系). 2000年7月, 29 (2): 153–189 [2023-08-28]. ISSN 0303-08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8) (中文(臺灣)). 
  24. ^ Posada-Carbó, Eduardo. Fiction as History: The bananeras and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s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Journal of Latin American Studies. 1998年5月, 30 (2): 395–414. doi:10.1017/S0022216X98005094 (英语). 
  25. ^ James A. Magner. The Catholic Church in Colombia. The Catholic Historical Review (620 Michigan Avenue NE 240 Leahy Hall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 1940年7月, 26 (2): 195–221 [2023-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2) (英语). 
  26. ^ Vuelven los liberales (1930). El Tiempo. 2010-04-26 [2023-08-28] (西班牙语). 
  27. ^ 张志苗. 历史文化学院顺利举办第二十七期博雅讲堂. 河南大学历史学院. 2022-11-15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8) (中文(中国大陆)). 
  28. ^ L. H. Woolsey. The Leticia Dispute between Colombia and Peru.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England,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3年4月, 27 (2): 317–324 [2023-09-02]. doi:10.2307/218955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2) (英语). 
  29. ^ Lloyd, Lorna. The League of Nations and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 World Affairs (1 Oliver's Yard 55 City Road,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Inc.). 1995年, 157 (4): 164 [2023-08-28] (英语). 
  30. ^ 30.0 30.1 UNA CASA PARA LA POESÍA. El Tiempo (Bogotá, Colombia). 1992-10-03 [2023-08-28] (西班牙语). 
  31. ^ Una síntesis biográfica del maestro Valencia. El Tiempo (Bogotá, Colombia). 1943-07-09 [2023-08-27] –通过谷歌新闻 (西班牙语). 
  32. ^ 徐宝华 撰; 韩志军、党恒 修订. 波帕扬. 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3-01-06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7) (中文(中国大陆)). 
  33. ^ Sergio Adrián Garcés Corzo, Florinda Sánchez Moreno, Francisco Javier Lagos Bayona, Mario Perilla Perilla. Reciclaje de la arquitectura en centros de ciudad: estudios de caso, hoteles y patrimonio en Colombia. Bogotá, Colombia: Universidad de la Salle. 2021年: 120. ISBN 9789585148772 (西班牙语). 
  34. ^ 朱一凡. 南美第四大国哥伦比亚. 《世界知识》 (北京市: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63年, (19): 29. CNKI SJZS196319014  (中文(中国大陆)). 
  35. ^ 陈光孚 撰; 郑书九 修订. 巴伦西亚,G.. 《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2-12-23 [2023-09-23]. ISBN 9787500079583. 
  36. ^ Luis Alberto Sánchez. Escritores representativos de América: primera serie. Madrid, España: Editorial Gredos. 1963年: 146. OCLC 773615 (西班牙语). 
  37. ^ Howard I. Blutstein, Thomas E. Weil, American University. Area handbook for Colombia.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7年: 222. OCLC 3267248 (英语). 
  38. ^ 38.0 38.1 38.2 38.3 侯健. 中国诗歌在西语美洲的译介研究.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江苏省常州市: 常州大学). 2018年, (5): 97–107 [2023-08-28]. ISSN 2095-042X (中文(中国大陆)). [失效連結]
  39. ^ Alonso de Cadenas y López, Ampelio. Elenco de Grandezas y Títulos Nobiliarios Españoles. Madrid, España: Ediciones Hidalguía. 2011年: 279. ISBN 9788489851696 (西班牙语). 
  40. ^ Andrés Giovanni, Rozo S. Atisbos Tomo I Encuentros con el autor y su obra. PROGRAMA EDITORIAL UNIVER. 2019-06-14: 282. ISBN 9789588994901 (西班牙语). 
  41. ^ Barbara Frechette. The Colombian Difference. Sharing Power Colombia’S Dramatic Surge of Women Leaders (1957–1998). iUniverse.Com. 2011年. ISBN 9781462010974 (英语). 
  42. ^ 王佳可. 真挚的感情 醇厚的友谊. 人民日报 (北京市: 人民日报社). 2023-08-29: 第18版 [2023-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30) (中文(中国大陆)). 
  43. ^ 单鹏 著; 刘欢 编. “世界时间上”的李杜诗歌: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中新社. 2021-12-21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7) (中文(中国大陆)). 
  44. ^ Max Henríquez Ureña. Breve historia del modernismo : por Max Henríquez Ureña. Ciudad de México, México: Fondo de Cultura Económica. 1962年: 306–307. OCLC 460613506 (西班牙语). 
  45. ^ ANTONIO CABALLERO. El maestro Valencia. El Tiempo (Bogotá, Colombia). 2010-01-18 [202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8) (西班牙语). 

延伸阅读

  • 陳黎、張芬齡 譯. 拉丁美洲詩運動概引. 《拉丁美洲現代詩選》. 臺北市: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1989年 [2023-08-27]. OCLC 81375407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2) (中文(臺灣)). 
  • Schade, George. La mitología en la poesía de Guillermo Valencia. Revista Iberoamericana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1959年, 24 (47): 91–104. ISSN 2154-4794. doi:10.5195/reviberoamer.1959.1871 (西班牙语). 
  • Guillermo Valencia; Shang-ling Tsʻao, Franz Toussaint. Catay : poemas orientales [《震旦》]. Bogotá, Colombia: Libreria colombiana, Camacho Rolden & compañia. 1929年. OCLC 9719832 (西班牙语). 
  • Franz Toussaint; Shang-ling Tsʻao. La flute de jade : poésies chinoises [《玉笛》]. Paris, France: H. Piazza. 1922年. OCLC 392049 (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