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茨威格

喬治·茨威格(英語:George Zweig,1937年5月30日),美國物理學家及神經生物學家,因與默里·蓋爾曼分別提出夸克模型而聞名。在職業為結構工程師的父親為期五年的駐蘇聯莫斯科工作期間,茨威格誕生,在父親駐外工作結束後,全家遷居到維也納,然後返回美國。原本要在理查德·費曼的指導下成為粒子物理學家[1],但後來轉往研究神經生物學。他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任職科學研究員,但於2004年轉投金融行業。

喬治·茨威格
George Zweig
2015年,喬治·茨威格於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向大學部學生演講
出生 (1937-05-30) 1937年5月30日87歲)
 苏联俄羅斯莫斯科
公民权美國
母校密歇根大學
加州理工學院
奖项麥克阿瑟獎(1981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6年)
科学生涯
机构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
麻省理工學院
博士導師理查德·費曼

生平

茨威格於1957年畢業於密歇根大學,隨後到加州理工學院當研究生,期間在1964年提出了夸克這一概念(與默里·蓋爾曼同期,但兩者為獨立研究)。因為他推測這粒子共有四種,跟撲克牌一樣有四種花色,所以茨威格給它們起名叫“艾斯”(Aces,撲克牌中的A)[2][3]。夸克的引入是粒子物理學的一項重要里程碑。

像蓋爾曼一樣,他也意識到強子(例如質子中子)的多項重要特性,可以通過其他構成粒子的三重態來解釋(茨威格叫這些構成粒子艾斯,蓋爾曼則叫它們夸克),而這種新粒子的重子數電荷為分數。跟蓋爾曼不一樣的是,茨威格能想到夸克模型的部分起因是[4],他當時在研究φ介子變成ρ及π介子的衰變,而這種衰變的發生率比理論的預測值要低得多,這種特性現在叫OZI規則,其中“Z”指的就是“茨威格”。在後來的技術詞彙來說的話,也就是最後蓋爾曼說明了“淨夸克”(夸克本身),而茨威格則說明了“組夸克”(淨夸克及其周圍的膠子場)。

就像天體物理學家約翰·葛瑞賓指出的那樣,由於蓋爾曼對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分類的貢獻,獲頒196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是實至名歸;但當時夸克理論仍未被普遍接受,因此在他的獲獎原因中並沒有列出。後來,夸克理論成為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一部份,據推測諾貝爾委員會大概認為,不可能在不再度授獎予蓋爾曼的情況下,肯定茨威格對最先詳細解釋理論後果,及提出它們可能確實存在的貢獻。然而,費曼還是在1977年提名了蓋爾曼和茨威格,去角逐物理學獎,這大概是費曼所作的唯一一次諾貝爾提名[5]。無論如何,儘管茨威格對現代物理的這項中心理論,有着如此的貢獻,他到現時還是沒有被授予諾貝爾獎[6]

後來茨威格轉而研究神經生物學,並研究過聲波是在人類耳朵耳蝸中,是如何被轉導神經電訊號的。在1975年,他在研究耳朵時,發現了連續小波轉換。茨威格在2004年後於紐約長島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工作,随后离职,并于2015年创办自己的对冲基金[7]

獎項及榮譽

參考資料

  1. ^ George Zweig. Mathematics Genealogy Project (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2010-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3). 
  2. ^ G. Zweig, An SU(3) model for strong interaction symmetry and its breaking, In *Lichtenberg, D. B. ( Ed.), Rosen, S. P. ( Ed.): Developments In The Quark Theory Of Hadrons, Vol. 1*, 22-101 and CERN Geneva - TH. 401 (REC.JAN. 64) 24p., 1964 [2011-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2) 
  3. ^ G. Zweig, An SU(3) model for strong interaction symmetry and its breaking II, Published in 'Developments in the Quark Theory of Hadrons'. Volume 1. Edited by D. Lichtenberg and S. Rosen. Nonantum, Mass., Hadronic Press, 1980. pp. 22-101., 1964 
  4. ^ G. Zweig, Origins Of The Quark Model, CALT-68-805, 1980 [永久失效連結]
  5. ^ G.Zweig, Memories of Murray and the Quark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A, 2010, 25: 3863, Bibcode:2010IJMPA..25.3863Z, arXiv:1007.0494 , doi:10.1142/S0217751X10050494 
  6. ^ J. Gribbin, Schrödinger's Kittens and the Search For Reality, 1995, ISBN 978-0-316-32819-7 
  7. ^ 存档副本. [2017-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