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加蚋堡
大加蚋,又作大嘉臘、大佳蚋、大佳蠟、大加臘,是台灣北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台北盆地中心的一個行政區劃,其幅員遼闊,包括今臺北市市區大部分地區:萬華區北半部[1],大同區、中山區大直[2]以外區域、中正區、大安區、松山區、信義區及南港區。
大加蚋 | |
表記 | |
---|---|
漢字 |
|
白話字 | Tōa-ka-la̍k |
台語羅馬字 | Tuā-ka-la̍k |
別稱 | |
漢字 |
|
白話字 | Tōa-ka-la̍h |
台語羅馬字 | Tuā-ka-la̍h |
概述
「大嘉臘」、「大佳蠟」、「大加蚋」據傳名稱來自於平埔族語凱達格蘭語中的加蚋魚(Kala);又傳Tagal原指沼澤;陸傳傑推想此名是以闽語音譯「凱達格蘭 Ketagalan」,依當時北部平埔語普遍慣例,Ke-音節省略不譯。大加蚋為今臺北市萬華區新店溪沿岸一帶平原,原為平埔族「雷里社」或「龍匣社」生活範圍,1727年《雍正台灣輿圖》記為「大加臘社」、「雷裡社」、「了阿社」等。1709年墾號陳賴章請准開墾大嘉臘草地,三十年內已成漢人聚落,設為「大嘉臘保」。[3]:54-59,84-93推定1820年代繪製的《台灣里堡圖》記為「大加臘保」。[4]而後更以大加蚋一詞作為堡名,稱「大加蚋堡」。
隨著大加蚋成為堡名,其所指範圍日漸增大。清道光年間已轄有艋舺街、三板橋庄、古亭村、大灣庄、林口庄、上陂頭庄、錫口街、新南庄、南港仔街、搭搭悠庄、東勢庄、新庄仔庄、圭母卒庄、大隆同街等聚落。
清同治年間管轄街莊
1871年(同治十年),大加臘堡共轄16個莊,包括艋舺下嵌莊、三板橋莊、古亭莊、大灣莊、林口莊、上陂頭莊、錫口街、新南莊、南港仔街、搭搭攸莊、東勢莊、新莊仔莊、奎府聚莊、大隆同莊、社仔莊及溪洲底莊[5]。
日治前期管轄街庄
1920年(大正九年),廢除堡里及舊制街庄前,大加蚋堡共轄臺北城內、艋舺、大稻埕(即俗稱的臺北三市街)及另外37個街庄[6]:
- 今中正區境內:臺北城內、崁頂庄、龍匣口庄、古亭村庄、林口庄、三板橋庄
- 今萬華區境內:艋舺、下崁庄
- 今大同區境內:大稻埕、大龍峒街、番仔溝庄
- 今中山區境內:山仔腳庄、牛埔庄、新庄仔庄(西)、中庄仔庄、下埤頭庄、朱厝崙庄、上埤頭庄
- 今大安區境內:大安庄、頂內埔庄、下內埔庄、六張犁庄
- 今松山區境內:錫口街、里族庄、東勢庄、上塔悠庄、下塔悠庄、中崙庄
- 今信義區境內:興雅庄、三張犁庄、五分埔庄、中陂庄
- 今南港區境內:三重埔庄、新庄仔庄(東)、後山陂庄、後山庄、四份仔庄、南港舊庄、南港大坑庄、山猪窟庄
今士林區及內湖區亦有小部分大加蚋轄區,乃因戰後臺北市將番仔溝舊水道以北劃歸臺北縣士林鎮(今士林區社子島連接處),以及1994年因基隆河第二次截彎取直調整區界後,松山區下塔悠大部分被劃入中山區(稱大直重劃區),舊里族東部被劃入內湖區(舊宗路商圈)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