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紀年

太歲紀年是古人根据虛擬的理想天體太岁在天空运行的紀年方法,由歲星紀年衍生而來。歲星自西向東運行的序次稱爲十二次,則太歲自東向西運行的序次取用十二辰。將十二辰配以十二地支,每一辰取一個年名,是爲歲陰。漢武帝推行太初改曆,讓歲陰(太歲)都不再響應歲星超,就此奠定了歲陰紀年法的基礎[1]。後來將十天干用於太歲紀年,爲每干取一個年名,即歲陽。歲陰、歲陽相配紀年,此後演變爲干支紀年,组成六十个年名,六十年周而复始。

《呂氏春秋》、《離騷》和《五星占》中出現涒灘、攝提格等,是在表示歲星所在的位置,用的是歲星紀年,而非太歲紀年。在漢武帝太初年前是以歲星所在定歲名,其後則多用太歲所在定歲名[2]

史記·天官书》與《淮南子·天文訓》、《爾雅·释天》在「歲陽」有些許不同,茲列表於下:[3]

歲陽
天干
爾雅歲名 閼逢 旃蒙 柔兆 強圉 著雍 屠維 上章 重光 玄黓 昭陽
淮南子歲名 閼蓬 旃蒙 柔兆 強圉 著雝 屠維 上章 重光 玄黓 昭陽
史記歲名 焉逢 端蒙 游兆 彊梧 徒維 祝犂 商橫 昭陽 橫艾 尚章
歲陰
地支
爾雅歲名 困敦 赤奮若 攝提格 單閼 執徐 大荒落 敦牂 恊洽 涒灘 作噩 閹茂 大淵獻
淮南子歲名 困敦 赤奮若 攝提格 單閼 執徐 /執除 大荒落 敦䍧 協洽 涒灘 作鄂 掩茂 大淵獻
史記歲名 困敦 赤奮若 攝提格 單閼 執徐 大芒落/大荒駱 敦牂 汁洽 涒灘/芮漢 作噩/作鄂 淹茂 大淵獻

太歲紀年中的歲陰、歲陽組成的年名後世較少使用,偶爾使用往往意在存古,如《資治通鑑》每卷卷首即用歲陰歲陽相配的年名標明本卷記事起訖之年,舉例:

  • 資治通鑑》卷153標題是“梁紀九 屠維作噩 一年”,對應的天干地支是己酉年。其年是梁武帝中大通元年(公元529年)。
  • 文天祥有一首詩詩題為《嵗祝犂單閼,月赤奮若,日焉逢涒灘,遇異人指示以》,兼具干支計年、計月、計日的用法。
  • 「玄黓」之「玄」字,宋代避諱作「元」,清代避諱缺筆劃代之。

大眾文化

另见

参考文献

  1. ^ 陳侃理:秦漢的歲星與歲陰. [2023-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4). 
  2. ^ 陳峻誌. 歲星與太歲之對應關係-以先秦至西漢為討論範圍. 華梵人文學報. 2014 [2023-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8). 
  3. ^ 刘洪涛. 2003-2. 古代历法计算法

书籍

  • 張衍田:《中國古代紀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