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保鞏
奧保鞏(1847年1月5日—1930年7月19日,弘化3年-昭和5年),明治時代陸軍軍人,官居元帥陸軍大將從一位大勳位功一級伯爵。[1]
奧保鞏 奥 保鞏 | |
---|---|
昵称 | 南山の奥 |
出生 | 日本 豐前國小倉市 | 1847年1月5日
逝世 | 1930年7月19日 | (83歲)
效命 | 大日本帝國 |
军种 | 大日本帝國陸軍 |
军衔 | 元帥陸軍大將 |
其他工作 | 參謀總長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奥 保鞏 |
假名 | おく やすかた |
平文式罗马字 | Oku Yasukata |
生涯
奧保鞏之父為奥保矩,為豐前小倉藩小笠原家的家臣,官居利右衛門。奧保鞏為家中長子,1847年出生於小倉,幼名為次郎。15歲時過繼給本家奧保義作為養子,繼承了家督地位,為馬迴武士,年俸知行取300石,並改名為七郎左衛門。奧姓為小姓,武士等級為物頭。
幕府末年隨主家支持幕府一方,並參加長州征討。明治2年(1869年)1月擔任足輕隊長一職。次月,遊學於東京。明治4年(1871年)5月,擔任常備第4小隊長。同年6月,加入陸軍,任西海鎮臺第2大隊的小隊長。同年11月,代理陸軍大尉,所屬鎮西鎮臺(後屬熊本鎮臺)。明治5年(1872年)正式晉升陸軍大尉,所屬鹿兒島分營。[2]
明治6年(1873年)8月,任熊本鎮臺中隊長。佐賀之亂時隨軍出征並負傷。明治7年(1874年)6月,晉升為陸軍少佐,並擔任步兵第11大隊大隊長。同年8月,隨軍參加牡丹社事件,明治8年(1875年)2月,調任步兵第13聯隊,任大隊長,並參加神風連叛亂的平定。[3]
明治10年(1877年)2月,參加西南戰爭。2月21日熊本城圍城戰期間率軍在城內堅守。4月8日天明前,率領一個步兵大隊突破薩摩軍防線,並和薩摩軍後方登陸的政府軍取得聯繫。在戰鬥中,奧保鞏的臉頰被敵彈穿透,其用左手摀住傷口,右手持軍刀繼續指揮戰鬥。4月20日,在熊本晉升為步兵第14聯隊代理聯隊長。
明治11年(1878年)11月,晉升陸軍中佐,正式就任步兵第14聯隊長,後轉任步兵第10聯隊長。明治15年(1882年),晉升陸軍大佐,後任近衛步兵第2聯隊聯隊長。明治18年(1885年)5月,晉升陸軍少將,任步兵第7旅團長。先後出任近衛步兵第一旅團長,東宮武官長,近衛步兵第二旅團長等職。明治27年(1894年)2月至9月赴歐洲訪問。
明治27年(1894年)11月,繼野津道貫後擔任第5師團中將師團長。12月,領兵參加中日甲午戰爭。明治28年(1895年),以軍功封華族,敘男爵[4]。明治29年(1896年)10月14日任第一師團長。明治30年(1897年)10月27日,任近衛師團長,其後,任東京防禦總督,東部都督。明治35年(1902年)10月,訪問印度,次年3月返日。明治36年(1903年),晉升為陸軍大將。
明治37年1月,就任軍事參議官。同年3月,日俄戰爭爆發後,任第二軍司令官。
明治39年1月,復任軍事參議官一職。同年7月,兒玉源太郎猝死後就任參謀總長。明治40年(1907年)9月敘伯爵。明治44年(1911)10月名列元帥府。明治45年(1912年)2月,任議定官。
昭和5年(1930年)7月19日病逝,享年85歲。[5]
日俄戰爭戰歷
南山戰役
奧保鞏麾下第二軍由第一師團,第三師團,第四師團和騎兵第一旅團編成,目的為確保遼東半島的登陸港灣和根據地大連。
全軍於1904年5月5日至13日於鹽大澳登陸,並於5月25日凌晨5時對俄軍防守的金州城外南山陣地發起攻擊。第二軍猛攻俄軍駐守堡壘,俄軍裝備機關槍讓日軍大吃苦頭,進展緩慢。奧保鞏決斷不惜一切代價猛攻,下午5點,憑藉海軍砲艦艦砲射擊的掩護,第二軍發起突擊,並於晚8時佔領南山。此戰傷亡4,387人,乃木希典大將的長子亦在此戰戰死[6]。當損失上報大本營時,大本營竟懷疑“統計時小數點是否多了一位”。此戰後,“南山之奧”的威名傳遍日俄兩方。[7]
得利寺之戰
大連佔領後,第一師團移交第三軍,參加旅順攻圍戰,第二軍編成為第三師團,第四師團,第五師團,野戰砲兵第一旅團和騎兵第一旅團。第二軍開始以遼陽為目的北上。6月14日,救援旅順的俄軍四萬大軍南下,在遼陽以南210公里處的得利寺和第二軍遭遇。戰鬥持續兩天,第二軍攻擊俄軍側翼,有效的擊退了兵力數量遠大於自身的俄軍。此戰後,旅順要塞被孤立。
遼陽會戰
得利寺之戰獲勝後,第六師團納入第二軍序列,並在蓋平,大石橋等戰鬥中連戰連捷。隨後,第五師團轉交第四軍戰鬥序列,8月4日,前進至遼陽位置。8月24日,第一軍打響遼陽戰役,第二軍和第四軍在次日投入戰鬥。第二軍輕取鞍山站,但在首山堡陣地遭遇俄軍頑強抵抗,第二軍強攻,傷亡慘重而未得手。第二軍於8月30日晚發動夜襲,第三師團步兵第34連隊第一大隊長橘周太少佐戰死,後被封為軍神第一號。31日晨,日軍一度佔領首山堡但被俄軍奪回,雙方繼續拉鋸戰,第二軍陷入崩潰的危機。但在9月1日,第一軍在俄軍左翼側面發起攻擊並追擊動搖撤退的俄軍,扭轉了戰場局勢。9月4日造成,遼陽一帶被日軍完全佔領。
沙河會戰
1904年10月2日,俄軍預見到日軍缺乏補給,主動出擊發起沙河會戰。於此相對應,日本軍亦發起以右翼第一軍為軸的旋轉包圍戰,位於左翼的第二軍於10月10日果斷前進,特別是於10月13日至14日,對沙河左岸一帶的俄軍陣地發動猛烈夜襲攻擊作戰。第二軍的連續夜襲使俄軍大本營發生誤判,認為日本軍仍有充足的預備隊。10月17日日軍繼續進攻時,俄軍已經開始敗退。然而戰力有限,第二軍無法繼續追擊敵軍。
黑溝台會戰
1905年1月25日,俄軍出動10萬人的兵力,對日軍防線最左翼秋山支隊(以騎兵第一旅團為核心,編成有步,砲,工兵混成部隊,總數8000人,指揮官秋山好古少將)發動進攻。秋山支隊以其右翼李大人屯,韓山台,沈旦堡,黑溝台四個陣地為支撐點頑強抵抗。滿州軍司令部將總預備隊第八師團增援左翼。但由於第八師團司令部誤判敵情,黑溝台陣地被迫放棄,第八師團自身反擊時亦陷入俄軍重圍。第二軍麾下第三師團亦被抽調增援左翼。此戰滿州軍司令部犯下了逐次投入兵力的錯誤,使得部隊無法快速展開行動。增援部隊編成臨時立見軍,第八師團長立見尚文任臨時司令官。至28日,第三師團和第五師團終於擊退了秋山旅團右翼進攻的俄軍。黑溝台陣地,第八師團和第五師團發起夜襲決戰,俄軍最終停止進攻並撤退。
奉天會戰
1905年2月22日,鴨綠江軍首先打響奉天戰役。第二軍所屬為第三,第四,第六,第八四個師團,秋山支隊,以及三個後備旅團,部署在日軍中央偏左翼位置。2月27日,砲擊開始,3月7日,第二軍發起攻擊,起初俄軍抵抗強烈,第二軍進展緩慢。然而到深夜時,俄軍突然開始撤退。俄軍指揮機構誤以為已經身陷日軍重圍,故下令全線撤退。3月8日第二軍展開追擊戰,10日,第二軍和第四軍攜手佔領奉天。但是此戰後,第二軍傷亡較大,亦無力繼續追擊俄軍。奉天會戰成為日俄戰爭最後一場陸戰。
人物個性
- 奧保鞏出身小倉藩,倒幕戰爭中支持幕府方,且和後來把持陸軍的長州藩有過直接戰鬥經歷,但在藩閥嚴重的陸軍內部仍然得到重用。奧保鞏的指揮統帥能力在當時十分出色,並且性格勇猛而謙遜,富有古武士之風。後來成為除了皇族和薩長外首位元帥陸軍大將,獲得了一致的好評。
- 日俄戰爭時,軍司令官和參謀長被薩摩,長州出身的人把持,奧保鞏亦是唯一一個非薩長出身者。當時陸軍中央有一個一致的意見“奧不是外人”。四個軍司令官中,其他三個均依靠參謀長輔佐,制定作戰計劃,而唯有奧可以獨當一面。奧聽力有障礙,因此不願意參加參謀會議,其通過筆談的方式和參謀幕僚交換意見。
親族
- 長子:奧保夫,陸軍少將
參考文獻
- ^ National Diet Library. Oku Yasukata. Portraits of Modern Historical Figures. [2013-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7).
- ^ Craig, Albert M. Chōshū in the Meiji Restora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 ^ Keane, Donald. Emperor Of Japan: Meiji And His World, 1852-1912.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231-12341-8.
- ^ Paine, S.C.M.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Perception, Power, and Prima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 ^ Dupuy, Trevor N. Encyclopedia of Military Biography. I B Tauris & Co Ltd. 1992. ISBN 1-85043-569-3.
- ^ Jukes, Geoffry. The Russo-Japanese War 1904-1905. Osprey Essential Histories. 2002. ISBN 978-1-84176-446-7.
- ^ Harries, Meirion. Soldiers of the Sun: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 Random House. 1994. ISBN 0-679-75303-6.
参考文献
- 秦郁彦編『日本陸海軍総合事典』第2版、東京大学出版会、2005年。
- 『陸軍現役将校同相当官実役停年名簿』(昭和3年9月1日調)16コマに記載あり。
前任: 野津道貫 |
第5師團長 第2代:1894年11月29日 - 1896年10月14日 |
繼任: 山口素臣 |
前任: 山地元治 |
第1師團長 第3代:1896年10月14日 - 1901年4月2日 |
繼任: 伏見宮貞愛親王 |
前任: 黑木為楨 |
近衛師團長 第6代:1897年10月27日 - 1898年1月14日 |
繼任: 長谷川好道 |
前任: 桂太郎 |
東京防禦總督 第3代:1898年1月14日 - 1900年4月24日 |
繼任: 空席(1901年廢止) |
前任: 野津道貫 |
東部都督 第2代:1900年4月25日 - 1904年1月14日 |
繼任: 廢止 |
前任: 兒玉源太郎 |
参謀總長 第7代:1906年7月30日 - 1912年1月20日 |
繼任: 長谷川好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