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友仲(?—1127年1月9日),北宋末年軍事人物,名將姚兕之孫,姚古之子。

靖康之變

獻策請戰

金軍初至開封城下,友仲曾與諸將商議應遣五萬精兵出城,趁金軍立足未穩時攻其不備,給予迎頭痛擊,然欽宗不許[1]

力戰守城

靖康丙午仲冬,金軍再次包圍汴京,第二次開封圍城戰開始(詳見靖康之變),統制姚友仲奉命領右中三軍備戰。

閏十一月三日(1126年12月18日),金軍急攻通津門,友仲領軍一千餘人前往支援,於城下斬殺眾多金兵[2]。初七(1126年12月22日)晚上,殿帥王宗楚領軍千餘人下城和金軍交戰,友仲親自領軍於南拐子城上以弓弩、砲石支援[3]。初九(1126年12月24日)早上,宣化門告急,友仲領兵前往守御,見金人正於護城河上搭橋,遂選神射手上城,並在一日內搭建床子弩和九牛弩數座,使金軍在十日內不能前進寸步[4][5]

閏十一月十九日(1127年1月3日)夜,金人一夜之間安砲五千餘座,並於二十一日(1127年1月5日)登宣化門,姚友仲親領數十人上城應戰,殺數人退敵。二十三日(1127年1月7日),友仲派遣部將張宗顏、閻維、段永年等領三百人敢死隊以斧頭摧毀七座洞子,金人敗走[6]。二十四日(1127年1月8日),金人火燒三座城樓,因為火勢兇猛不可接近,守城士兵不敢上前救火,故而導致金人再度登城,友仲見狀,親自持劍率守御的官軍救火,並潑灑煉金汁拒敵,金人遂退。

城破人亡

二十五日(1127年1月9日)早上,開封城降下大風雪,郭京領六甲神兵出宣化門和金人作戰,不敵。金軍見宣化門守備鬆懈,遂再次登城,守城官軍潰散,開封城破。姚友仲稍晚於城南被民眾圍毆致死,腦漿四溢,骨肉四散,死狀悽慘,家產也被亂民劫掠一空。[7][8]

評價

石茂良所撰之《避戎夜話》給姚友仲的評價是:「友仲,將種也,三世忠孝,聲聞滿於夷夏。自守御以來,夙夜勤勞,食息不暇,在諸將中尤無負於朝廷者,今反被禍若此。」

参考文献

引用

  1. ^ 《避戎夜話》:人至城下,姚友仲與諸將議,計之便,幸其遠來,賊眾必疲,行列未成,若選五萬精兵出四門,分為十頭項,乘勢而擊,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眾必潰亂,有可破之理。過此,則日復一日,賊勢愈盛,援兵不至,士氣阻喪,雖悔無及矣。
  2. ^ 《避戎夜話》:閏十一月三日,賊攻通津門甚急,友仲帶領軍將、副部、隊將,子弟效用一千餘人,往通津門救護,軍兵下城接戰,殺傷甚眾。
  3. ^ 《避戎夜話》:初七日晚,殿帥王宗楚帶領衙兵一千餘人下城,與賊接戰,高師旦死之。是夜,友仲正策應南拐子城,賊交鋒正在北拐子城下。躬率將校施放弓弩,監督炮石,凡數陣皆為炮箭所臨。
  4. ^ 《避戎夜話》:初九,日,到宣化門,護龍河。
  5. ^ 《宋史/卷023欽宗本紀》:金人攻宣化門,姚友仲禦之。
  6. ^ 《避戎夜話》:友仲遣張宗顏、閻維、段永年領敢死兵三百人,血戰於城下,用純斧隊斫壞洞子七所,賊眾敗走。
  7. ^ 《避戎夜話》:友仲二十五日晚於南城為軍民所毆打至死,肝腦塗地,委填溝壑。骨肉星散,不知所在,家貲劫掠掃地,痛哉!天不祐善人如此。
  8. ^ 《宋史/卷023欽宗本紀》:丙辰,妖人郭京用六甲法,盡令守禦人下城,大啟宣化門出攻金人,兵大敗。京託言下城作法,引餘兵遁去。金兵登城,眾皆披靡。金人焚南薰諸門。姚仲友死於亂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