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美學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08年5月25日) |
存在主義美學(Existential aesthetics),形成於20世紀20年代,在二次大戰後達到鼎盛。存在主義是在胡塞爾現象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有不同特點。
代表思想家
海德格爾
海德格爾是胡塞爾現象學的繼承者。海德格爾認為現象即意識,現象即存在,但它不是主客二分意義上的存在,而是不分主客意義上的所謂「此在,Dasein」即我的存在,或人的存在,又稱「此在存在的本體論」,企圖超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把以往的哲學都稱作形上學加以反對,
他認為,傳統的哲學,都混淆了存在者(Das,Seinde)和存在(Sein),是無根的本體論。形而上學以表象的思惟把握存在者的存在,在近代形成了主體性原則。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即為其開端。這種主體性原則的確立,造成了主體與客體的對立,及人與世界的疏離。形而上學在黑格爾那裡得以完成,而最後的完成則是尼采的「意志」。這種意志的主體性原則,在現代就成為技術統治世界的依據,人和一切存在者都被交給技術製造去處理,人的人性和物的物性,都成為市場上可以算計出來的市場價值。
由於主體性原則,把一切事物都當作對象來把握和佔有,最終就成了西方社會的物慾橫流和人性喪失。海德格爾的哲學,就是要反對傳統的形而上學,也就是,反對主體性原則,反對技術對人的統治,恢復真實的人性。
藝術是真理在作品中的自行置入。海德格爾認為,藝術作品的確具有物的特性和物的要素,但藝術作品中所超出物性高於物性的東西,才是藝術作品的本質。所謂真理,並非傳統哲學意義上的真理,而是存在自身的顯現,真理不是藝術家放進去作品中的,而是,存在自動顯現了自己。
藝術品的本質不應從存在者的角度去把握,而應當從存在者的存在去把握。傳統美學的根本錯誤就在於──它是從存在者的角度去把握藝術品的本質。
海德格爾的美學毫無疑問是唯心主義的。現代科技的發展,主體性原則的膨脹,人被技術統治,成為商品和工具,喪失了完滿的人性,而藝術的超功利,昭示了存在的真理,因此能維護人類生存的根基。[來源請求]
萨特
让-保罗·萨特早年受胡塞爾、克爾凱郭爾、尼采和海德格爾的影響,提出現象學的本體論,試圖把馬克思主義與存在主義調和為「真正的人學」。他一生中一以貫之的是無政府主義和存在主義。
萨特美學的突出要點,是把美學問題看作有關人、人的命運、和人的自由問題。對人來說,「存在先於本質」人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選擇自由。人是由自己造就成的東西,人的審美活動,就是這種絕對自由的創造活動。其目的就在於追求自由,這是他美學思想的核心。
藝術創作是滿足人感覺自己是世界本質的手段,不是現實生活的反映,藝術創作對於作者是未完成品,只有通過讀者的閱讀,藝術品才能存在,正是讀者給藝術以生命,作品只是一種召喚,藝術作品的價值就在於召喚自由,使人的自由本質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