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思
安得思(英語:Roy Chapman Andrews,1884年1月26日—1960年3月11日),本名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美国探险家、博物学家,曾任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他以20世纪初对中国、蒙古等地的科考探险而知名,从中他得到了许多重要发现,包括首次发现了恐龙蛋化石。
安得思 Roy Chapman Andrews | |
---|---|
出生 | Roy Chapman Andrews 1884年1月26日 美国威斯康星州伯洛伊特 |
逝世 | 1960年3月11日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梅尔 | (76歲)
墓地 | 伯洛伊特奥克伍德墓地 |
职业 | 探险家、博物学家 |
活跃时期 | 1909年-1960年 |
雇主 |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
知名于 | 古生物学探险 |
家乡 | 美国威斯康星州伯洛伊特 |
配偶 | 伊维特·博勒普(Yvette Borup) |
奖项 | 《时代》封面人物(1923年10月29日) |
生平
早年
安得思于1884年1月26日出生于威斯康星州伯洛伊特(Beloit)。童年时期,他便对化石等发生兴趣,喜欢在野外探险,并且练就了一手好枪法。同时他还自学了动物标本剥制术,并从中赚得了一笔钱。靠这些钱他进入伯洛伊特学院(Beloit College)就读,并成为ΣΧ兄弟会的成员。
1905年3月31日,大学三年级时,安得思曾在恶劣的条件下在罗克河上划船,后来船不慎被倾翻,他的朋友蒙提·怀特(Monty White)因此不幸溺水身亡,而他则幸存了下来。毕业后,他凭着剥制动物标本赚得的一些钱前往纽约,并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找到了一份工作。由于没有空缺的职位,他只能在动物标本剥制部门做门卫工作,并开始为博物馆收集标本。在以后几年时间中他边工作边学习,后来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哺乳动物学硕士学位。
职业生涯
1909年至1910年间,他随信天翁号(USS Albatross)前往东印度群岛,在那里他收集蛇、蜥蜴等动物,并对海洋哺乳动物进行观察。1913年,他随女冒险家号(Adventuress)帆船一同前往北极地区。他们原本是想为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获得一份弓头鲸标本。虽然最后没能达成目的,但他还是成功地拍摄了一些以前未曾见过的海豹镜头。
1914年他与伊维特·博勒普(Yvette Borup)结婚。1916年至1917年间,他们二人带领博物馆的一支亚洲动物考察团(Asiatic Zoological Expedition)前往中国,曾到过云南西南部以及中国境内其他一些地方。他此后在《在中国的宿营和行踪》(Campus and Trails in China)一书对此段经历有记载。
1920年安得思再度前往中国,从北京乘坐道奇汽车往西去蒙古考察。1922年考察团发现了巨犀化石并于同年12月19日送回博物馆。1920年代期间,他曾希望在蒙古发现一些人类起源的痕迹。虽未得尝所愿,不过他还是发现了珍贵的恐龙骨头。在1922年至1925年间四次在戈壁的探险中,他发现了原角龙、一窝原角龙蛋(后来实证是偷蛋龙的蛋)、绘龙、蜥鸟龙、偷蛋龙、伶盗龙等,这些都是以前不为人知的。
1923年7月13日,探险队在历史上首次发现了恐龙蛋。最初人们认为它们是属于角龙下目的原角龙的蛋,但最终在1995年被证实这些蛋其实是属于兽脚亚目的偷蛋龙的[1]。沃特·格兰杰(Walter W. Granger)还发现了白垩纪的一副头骨。1925年博物馆寄回一封信说这副头骨是属于稀有的哺乳动物。1926年至1927年间探险告一段落。1928年探险队的发现曾在张家口为中国当局所收缴,从而引发美国驻华外交官与中国当局间的交涉,最终这些收藏的古物被退还了回来。[2]1929年探险队最终被取消。1930年,他又在最后一次旅行中发现了一些乳齿象化石。影像师詹姆斯·沙克尔福德(James B. Shackelford)为安得思拍摄了许多探险途中的影像。(安得思探险的六年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又受蒙古政府之邀回到蒙古继续探险考察。)此后安得思回到美国并与他的妻子离婚。
1927年美国童军授予他“荣誉童军”(Honorary Scout)称号,这一新设立的称号是授予“在户外活动、野外探险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能满足儿童们想象的美国公民”。[3]
1908年时安得思加入了纽约在探险家俱乐部(The Explorers Club)。1931年至1934年间他曾任俱乐部主席。1934年安得思出任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1942年退休后在加利福尼亚州卡梅尔(Carmel-by-the-Sea)居住。在那里他撰写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并于1960年去世。死后他被安葬在家乡伯洛伊特的奥克伍德墓地(Oakwood Cemetery)中。
与印第安那·琼斯的联系
虽然有许多人认为安得思是印第安那·琼斯这一角色的最初原型,不过无论是乔治·卢卡斯还是电影的其他创作人都未曾对此予以证实。长达120页的电影文字记录中也未曾提到过安得思。[4]史密森频道(Smithsonian Channel)的一项分析认为两者的联系是间接的,安得思(与其他探险家)是1940年代至1950年代一些探险电影中英雄形象的原型,而这些形象又赋予卢卡斯等人灵感从而创造了印第安那·琼斯这一角色。[5]
著作
- 《太平洋鲸类专题》(Monographs of the Pacific Cetacea,1914年至1916年)
- 《用枪和相机捕鲸》(Whale Hunting With Gun and Camera,1916年)
- 《在中国的宿营和行踪》(Camps and Trails in China,1918年)
- 《穿过蒙古大草原》(Across Mongolian Plains,1921年)
- 《踏上古人的足迹》(On The Trail of Ancient Man,1926年)
- 《地球的末端》(Ends of the Earth,1929年)
- 《对中亚的新征服》(The New Conquest of Central Asia,1932年)
- 《探险事业》(This Business of Exploring,1935年)
- 《安得思的探险》(Exploring with Andrews,1938年)
- 《神奇的地球》(This Amazing Planet,1939年)
- 《吉星高照》(Under a Lucky Star,1943年)
- 《与你的祖先相遇》(Meet your Ancestors, A Biography of Primitive Man,194年)
- 《探险者回家》(An Explorer Comes Home,1947年)
- 《我最喜爱的户外故事》(My Favorite Stories of the Great Outdoors,1950年)
- 《沙漠中的探险》(Quest in the Desert,1950年)
- 《亚洲的心脏》(Heart of Asia: True Tales of the Far East,1951年)
- 《自然的方式》(Nature's Way: How Nature Takes Care of Her Own,1951年)
- 《关于恐龙的一切》(All About Dinosaurs,1953年)
- 《关于鲸鱼的一切》(All About Whales,1954年)
- 《探险之外:三位探险家的一生》(Beyond Adventure: The Lives of Three Explorers,1954年)
- 《搜寻雪豹》(Quest of the Snow Leopard,1955年)
- 《关于古代陌生野兽的一切》(All About Strange Beasts of the Past,1956年)
- 《恐龙的日子》(In the Days of the Dinosaurs,1959年)
注释
- ^ Lif and Death in a 70 Million-Year-Old Sand Sea. [2011-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7).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 《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 ^ Around the World. Time (magazine). August 29, 1927 [200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7).
- ^ 存档副本. [2011-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0).
- ^ 存档副本. [201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2).
参考资料
- 安得思协会(Roy Chapman Andrews Society)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ragon Hunter; biography by Charles Gallenkamp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