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巖
25°00′39″N 121°32′00″E / 25.0108°N 121.533347°E
寶藏巖觀音寺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臺灣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
主神 | [觀世音菩薩] |
例祭 | 農曆二月二十一日(觀世音菩薩聖誕) |
建立时间 | 清乾隆56年(公元1791年) 清道光23年(公元1843年)修建 |
地圖 | |
寶藏巖 | |
---|---|
位置 | 臺灣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23號 |
官方名称 | 寶藏巖 |
類型 | 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寺廟 |
评定时间 | 1997年8月5日 |
詳細登錄資料 |
寶藏巖,又稱寶藏巖觀音寺、寶藏巖觀音亭、寶藏巖寺、石壁潭寺、觀音媽廟等。址在臺灣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背靠小觀音山(虎空山)南側而建。為福建泉州安溪移民的信仰中心,主奉觀音菩薩。1997年8月5日, 由臺北市政府公告指定「寶藏巖」為市定古蹟。[1]
廟史
寶藏巖創建於17世紀,是一座佛道兼容的觀音亭,又稱「觀音巖仔」,「巖仔」在漳州發音為(giâm ah),於泉州發音為(gâm ah),本來意思是山洞,後來靠近山邊的廟就都稱為巖仔。1835年刊行的《彰化縣誌》:「閩省漳泉南人謂寺曰巖」。可見巖仔在當時應專指佛寺。而寶藏巖正是主祀觀音的山邊佛寺,主祀觀音大士,兼祀有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天上聖母、城隍爺、土地公、彌勒佛、地藏菩薩(配祀開山祖師大德、檀越主)等神佛。
17世紀末,清朝康熙年間打敗明鄭王國,正式統治台灣,閩南人逐漸移民,其登陸地點雖以台南、鹿港、艋舺為主,但現今臺北市公館仍有少數沿著新店溪上岸的閩南移民。寶藏巖正是康熙時移民之一的郭治亨及其子於「虎空山」所建。 [2] 經過1791年與1823年的兩次大整修,該廟仍呈現清朝特有的長廊木結構、石柱、石窗。其中廟內的褵虎石窗與1798年設立的「觀音亭」碑,尤為著名。
「虎空山」於是又因為觀音亭坐落,成為台灣許多名為「觀音山」的一座,「古亭」地名,一說即為與觀音亭有關。
寶藏巖改為寶藏寺:巖與寺通而不同
- 很多巖由出家人住持管理之後,往往將巖名改為寺名。最初或專稱山寺為巖,或相沿成習因襲祖廟之名而稱為巖,不在山者,亦統稱為巖,特別是拜觀音或清水祖師之寺廟,常稱為巖。[3]
昔時為文山地區之公廟
- 寶藏巖主祀觀音, 昔屬於文山地區鄉鎮性大廟的「巖仔」。[3]
重要文化財
寶藏寺佛祖香燈碑記
相關條目
註釋
- ^ 寶藏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 陳培桂:《淡水廳志卷十三》1871年(同治10年)刊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 3.0 3.1 林美容《台灣的「巖仔」與觀音信仰》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 1996年. [2015-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7).
- ^ 國家圖書館《寶藏寺佛祖香燈碑記》碑碣原文. [2015-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參考文獻
- 林美容 ,《台灣的齋堂與巖仔:民間佛教的視角》 台灣書房 ,2012年
- 呂秉怡、陳永龍,《寶藏巖社區歷史變遷、空間的社會關係及社區的文化研究》,1988年,台大土木系都市計劃組「建築與城市史導論」期末報告,1988年6月
- 史宓,《違建社區與財富累積—以台北市寶藏巖為例》,2000年,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
- 陳盈潔,《重新看見寶藏巖:開發中國家都市非正式文化地景的營造過程與形式》,1999,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