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云台

文物单位

居庸关云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居庸关内,是一座过街塔的塔基遗址。该云台建于元末至正年间,建造之初其上有三座藏式佛塔。此后佛塔被毁,明代时云台上一度改建为佛殿。清朝康熙年间佛殿毁于火灾,此后云台上再无建筑并保留至今。该云台上小下大,南北两侧开有券门,券门内外雕刻有大量浮雕和铭文。1961年,居庸关云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居庸关云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 中国北京市昌平區
分类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时代
编号1-98
认定时间1961年

历史

 
北京法海寺云台上的白塔,近似于居庸关之原“过街三塔”

居庸关云台原为过街塔的塔座,位于居庸关关城内[1]:20,建于至正二年(1342年),元顺帝为此指定四名藏族人作为云台的设计和工程指挥。建成于至正五年(1345年)[2]:243。该云台上方原有三座白色藏式佛塔[a],明初时三座塔先后被毁。此后云台上方被改建为面阔五间的佛殿[3]正统八年(1443年)该佛殿得以重建,并于正统十三年(1448年)重建完成,殿内供奉有毗卢遮那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佛像[4]:845[b]。弘治年间,该云台上还曾修建有一座正台云阁[5]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五月,云台上方的所有建筑全部毁于火灾[4]:845。清代之后,居庸关关城内其他建筑先后毁弃,仅余一座云台[6]:31,云台上此后再无其他建筑[3]。1961年,居庸关云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993年,北京十三陵特区办事处投资1.2亿元人民币对居庸关进行整体修缮,并于1998年3月28日对社会开放,居庸关云台也在修复和开放的范围之内[8]:35-36

结构

居庸关云台又称“云台石阁”,是一座下大上小的汉白玉石台座,高约10米,底部东西长26.84米,南北宽17.57米;顶部东西长24.04米,南北宽14.73米。云台南北两面正中开有相连通的半八角形券门,高7.27米,宽6.32米。券门内外的浮雕和装饰均为藏式风格。券门内壁的顶部雕刻有5个曼陀罗图案,斜顶部雕刻有十方佛图案,曼陀罗和十方佛之间雕刻有千佛。两侧垂直的内壁雕刻有四大天王造像,东西两壁各有两尊。在四大天王造像之间的两面均有石刻文字,其中一侧为藏文、梵文、汉文、八思巴文、维吾尔文[c]西夏文拼写的《陀罗尼经咒》;另一侧为藏文、汉文、八思巴文、维吾尔文和西夏文记载的《造塔功德记》。南北券门外侧的两边雕刻有四个圆形交杆浮雕,其正中为大鹏金翅鸟。左右对称雕刻有鲸鱼、龙子、童男骑怪兽和二象等“六拏具”图案。云台顶部的四个方向均有挑出的两层石平盘,上有如意云、兽面和缨络垂珠的浮雕。石平盘上方安装有一圈石质护栏,护栏望柱下方和台顶的四角位置均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2]:243[4]:845

参见

注释

  1. ^ 据文献考证,台上的三座佛塔应为由西向东直线排列,且该云台建造时周围存有名为承明寺的佛寺,云台或为佛寺的附属建筑[3]
  2. ^ 其时云台附近存有名为泰安寺的佛寺,其上佛殿或为该寺建筑。但泰安寺和承明寺的关系无考[3]
  3. ^ 此维吾尔文为回鹘体文,下同[2]:243

参考

  1. ^ 张明义,王立行,段柄仁主编;宋惕冰(卷)主编;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北京志·文物卷·文物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6-03-01: 784. ISBN 7-200-05631-6. 
  2. ^ 2.0 2.1 2.2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北京志· 民族·宗教卷 ·宗教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7-05-01: 615. ISBN 978-7-200-06614-2. 
  3. ^ 3.0 3.1 3.2 3.3 宿白. 居庸关过街塔考稿. 文物. 1964-04: 13–29. 
  4. ^ 4.0 4.1 4.2 昌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北京市昌平县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7-06-01: 1027. ISBN 978-7-200-06612-8. 
  5. ^ 京山. 居庸关云台. 北京档案. 1987-02: 33–34. 
  6. ^ 张明义等主编;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李燕秋卷主编. 北京志·建筑卷·建筑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3-09-01: 1014. ISBN 7-200-04939-5. 
  7.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 2006-11-20 [2015-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8) (中文(中国大陆)). 
  8. ^ 段柄仁主编;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于长江(卷)主编. 北京志·旅游卷·旅游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6-11-01: 1014. ISBN 7-200-063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