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貽孫

(重定向自崔贻孙

崔貽孫,字伯垂。五代政治人物,出身於著名士族博陵崔氏第三房。

生平

崔貽孫以世家大族的出身登進士第,初期宦途頗順遂。他曾出使江南,回來後於漢水沿岸的穀城經營自己的別墅,供自己休憩,其處於清江之上,綠竹遍野,景緻幽深,很被當時的人們稱賞。李振均州,崔貽孫曲意討好,後來李振入朝,崔貽孫也得到升遷。李存勗建立後唐,崔貽孫任吏部侍郎,因為銓選人才的的疏失荒謬而被貶官邊塞,路過潞州,寫信給當地節度使孔勍,感嘆:「十五年穀城山裏,自謂逸人;二千里沙塞途中,今為逐客。」當時崔貽孫以年過八十,以此理由請求留在當地。後來崔貽孫遇赦回到京師,宰相鄭玨是崔貽孫的姻戚,希望恢復他吏部侍郎的官職,然而崔貽孫已年老昏耄,不堪其任,遷禮部尚書,致仕後去世。[1]

為人

崔貽孫為人貪小便宜,喜愛干涉關說他人的事務,藉此得利。儘管年過八十仍汲汲於宦途昇晉。崔貽孫財產豐厚,他被貶官後,三個兒子都在爭奪家產,竟沒有一人理會他的生活與健康狀況,他忿忿地寫信去責罵兒子們:「生有明君宰相,死有天曹地府,吾雖考終,豈放汝耶!」[1]

家族

崔貽孫出自博陵崔氏第三房。[1][2][3]

  • 祖父:崔玄亮
  • 父:崔芻言
  • 子女:有子三人

延伸阅读

[]

 舊五代史·卷69》,出自薛居正舊五代史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舊五代史‧崔貽孫傳
  2. ^ 白居易《唐故虢州刺史贈禮部尚書崔公墓誌銘并序》:唐有通四科逹三敎者,曰惟崔公。公諱玄亮,字晦叔。其先出於炎帝,至裔孫穆伯受封于崔,因而命氏,漢初始分為清河、博陵二祖,故其後稱博陵人。......夫人范陽盧氏,先公而殁。有子九人,長曰煴,通事舍人;次曰芻言、罕言,舉進士;次曰緩,中牟尉,其下皆幼稚。《白居易集箋校‧卷七十》
  3. ^ 新唐書卷七十二‧宰相世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