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佛泉

(重定向自張佛泉

张佛泉(1908年—1994年),初名张葆桓,男,直隶宝坻人,中国政治学者,自由主义政论与著作家。1950年代曾在台湾出版过《民主与选举》[1]、《民权初步释义》[2]、《自由民主论丛》[3]、《无法出让的权利》[4]、《自由与人权》[5]等专著。他对自由主义的诠释不仅奠定了战后台湾自由民主理念的根基,而且对台湾后来的社会转型具有重要作用。[6]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他的代表作《自由与权利:宪政的中国言说》[7]。这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中国自由主义政治学家。

生平

1908年生于直隶宝坻。高中毕业后获保送入燕京大学哲学系。大学毕业后进入天津大公报》担任编辑,在此期间由他主编的《现代思潮》周刊在知识界影响很大。1932年《现代思潮》停刊后,他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留学。

1933年11月6日,胡适在《国闻周报》上看到张佛泉的文章——《民元以来我国在政制上的传统错误》,曾在日记中纪录该文要点,并指出“此文为近年政论中最有见地之文”。此后胡适到处打听张的情况。

1934年3月7日,胡适赴天津演讲。两天后他在日记中写道:“十二点半,到大华饭店,赴胡政之张季鸾约,会见《大公报》与《国闻周报》的一些年青朋友,去年我在《国闻》四十四期上见张佛泉先生一文,曾到处揄扬他,且写信到哈佛裘开明打听此人。今日也见着了。他是《大公报》派出去的。《大公报》一班人有魄力,有远见,可(所)以能造成这样一个大势力。”

胡适认识张佛泉以后,便邀请他到北京大学政治系任教。此时胡适正在《独立评论》发起“民主还是独裁”的大讨论。讨论的核心内容是如何敦促国民党尽快结束训政实行宪政。参与讨论的既有孟森丁文江陶孟和张奚若蒋廷黻吴景超钱端升陶希圣常燕生张忠绂等“知识界巨子,言论界领袖”(陶孟和语),也有张佛泉、陈之迈等学界新秀。当时老一代学者在这个问题上产生明显分歧。许多人认为,因为中国人素质低下,所以要实行宪政需要几十年的准备。对于这种观点,胡适持反对意见。他认为所谓宪政,是一种“幼儿园的政治”。这种东西一学就会,不需要做任何准备。

站在胡适一边的主要是二十多岁的张佛泉和陈之迈。当时张佛泉在《独立评论》上发过两篇文章,一篇是《我们究竟要什么样的宪法》,另一篇是《论政治之制度化》。前一篇文章认为,民主宪政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理想,而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只要有一分可能,就应该实行一分民主政治。后一篇文章指出,由于城市的知识水平比乡下高出许多,所以宪政应该先从城市开始,然后再逐步推广到乡下。

抗日战争爆发后,胡适出任驻美大使,而张佛泉则赴西南联大担任政治系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佛泉和胡适先后返回北平,共同创办了“独立时论社”。作为一家注册新闻通讯机构,该社将其成员(以北大、清华南开的教授为主)的文稿发予全国许多报刊电台。由于“独立时论社”继承了1930年代《独立评论》杂志的公共关怀和批评精神,因此在当时影响很大。1947年,张佛泉和崔书琴在胡适的支持下,还成立了“平津市民治促进会”,目的是尽快在北平、天津等大城市实行市民自治。

1948年12月,张佛泉和胡适等人乘坐国民政府派来的飞机前往南京。随后离开大陆赴台湾。在台湾参与《自由中国》杂志的创办工作。1954年,他出任台北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1956年,担任台中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1961年获福特基金会资助前往美国,担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65年始担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系教授直至1977年退休。

1994年1月6日,在加拿大去世,享年86岁。

參考來源

  1. ^ 《民主与选举》,1954年,台北,中央文物。. 
  2. ^ 《民权初步释义》,1955年,台北,中央文物。. 
  3. ^ 《自由民主论丛》,1957 年,香港九龙,友联。. 
  4. ^ 《无法出让的权利》,1971年,台北,仙人掌。. 
  5. ^ 《自由与人权》,1993年,台北,商务印书馆。. 
  6. ^ 例见东吴大学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簡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自由与权利:宪政的中国言说》,2010年9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ASIN: B00871BS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