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晖
张晖(1977年11月14日—2013年3月15日),上海崇明人,青年文史学者,龙榆生研究专家。在南京大学本科三年级时,张晖就写出了《龙榆生先生年谱》,得到高度评价,后因患急性白血病早逝。
生平
1977年,张晖出生,为农家子弟,独生子女[1]。1992年,在上海市崇明中学开始高中学业。在高中一年级时,张晖开始对古典诗词感兴趣,并继而对红学、钱学产生兴趣,沉迷于《红楼梦》并开始研读钱钟书的《谈艺录》和《管锥编》[2]。高中三年级时,张晖得到了龙榆生的《唐宋词格律》,从此对龙榆生产生兴趣[2]。高考后,张晖报考了南京大学中文系,其父起初因研究文学过于清贫而表示反对,但最终支持其儿子的想法[1]。1995年,张晖如愿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成为南京大学文科强化班第一期成员[1]。
入读南京大学后,张晖结识日后相伴十八载的伴侣张霖[3]。大二时,张晖花费四百元购进龙榆生主编的《词学季刊》一套,开始酝酿编写龙榆生年谱,同时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实习期间结识了龙榆生的公子龙厦材。张晖在老师张宏生的指导下,搜集资料,拜访了龙榆生的后人龙厦材和钱鸣瑛、徐培钧等龙氏门人,最终在本科三年级时完成了二十多万字的论文《龙榆生先生年谱》。张宏生为程千帆之学生,程千帆为龙榆生学生,龙榆生为黄侃学生,张晖之后治学颇受此学脉影响[4]。《龙榆生先生年谱》完成后,张晖将其寄给吴小如,得到吴小如高度评价,认为“以这部《年谱》的功力而论,我看即使此日其他名牌大学的博士论文也未必能达到这个水平”,之后此论文成书出版,吴小如为之题写书名[4]。本科毕业后,张晖继续跟着老师张宏生攻读硕士。
2002年,在南京大学毕业后,张晖前往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师从陈国球[1]。2006年,以论文《中国文学批判史上之〈诗史〉》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张晖前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学所工作[1]。2008年秋,张晖前往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攻读博士后至2009年夏,指导老师为严志雄,期间接受耶鲁学派文本系读的训练,开展明清诗文的研究,成为其最后阶段的主要治学方向[5]。2012年,张晖评上副研究员[1]。
2013年3月12日,张晖在前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学研究室上班时身体不适,请假休养。2013年3月14日,在医院检查时发现病情严重,转院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途中昏迷。2013年3月15日下午4时26分,张晖因急性白血病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逝世[6]。
评价
总体评价
- 张晖博士导师陈国球认为张晖是“旷世不一遇的有为学人”,认为其未来不是成为专家型学者,而是会成为大学问家[1][7]。
- 张晖博士后导师严志雄印象中认为张晖是“一直微笑,是个非常温柔敦厚的读书人”,其拥有的不同体系的知识使其具备做大学问的基础[4]。
- 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与张晖有一面之缘,在听说张晖去世后感慨“张晖的突然离世之所以给我们这么巨大的震动,是因为我们把他的不幸看作是我们共同命运的一种激烈版本。这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美好时代。抑或,对人文主义者来说,是否真的有过那好时光?”,并在来信中表示张晖是非常优秀的学者,自己经常引用其著作《诗史》[4][7]。
- 同事张剑认为“张晖正处于学术的爆发期和成熟期,且格局、视野与时人迥然不同,上天哪怕再给他十年时间,相信他都会为学术界奉献出具有范式意义的著作”[2]。
著作评价
著作
张晖发表有许多专著、论文,也曾主编过多部书籍,此外尚有部分书稿未能刊出,并计划写有帝国三部曲(《帝国的流亡:南明诗歌与战乱》《帝国的风景:清初诗歌与山水》《帝国的记忆:崇祯之死》)。下面列出部分著作[6]。
专著
- 《龙榆生先生年谱》(2001年,学林出版社)
- 《诗史》(2007年,台湾学生书局)
- 《中国“诗史”传统》(2012年,三联书店)
- 《帝国的流亡:南明诗歌与战乱》(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未完成遗稿,帝国三部曲之一)
- 《易代之悲:钱澄之及其诗》(201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未完成遗稿)
文集
- 《无声无光集》(2013年,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朝歌集》(2013年,浙江大学出版社)
合著
- 《清词的传承与开拓》(200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与沙先一合著)
整理
- 《施淑仪集》(201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主编
- 《量守庐学记续编:黄侃的生平和学术》(2006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中国韵文史》(2010年,商务印书馆)
- 《龙榆生全集》(201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阅读
[编]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刘雯. “要相信会有人看得见,即便只是非常幽暗的光”. 长江商报. 2013-03-29 [2018-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7) (中文).
- ^ 2.0 2.1 2.2 方梅兰. 我们的朋友张晖. i时代报. [2018-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7).
- ^ 张霖. 君子永逝 我怀如何. 北京青年报. 2014-03-17 [2018-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3) (中文).
- ^ 4.0 4.1 4.2 4.3 4.4 学界送别早逝张晖. 新京报. 2013-03-20 [2018-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0) (中文).
- ^ 张霖. 古典新义:张晖的为人与为学. 中华读书报. 2014-03-26 [2021-10-03]. CN 11-01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3) (中文).
- ^ 6.0 6.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社科院杰出青年学者张晖先生不幸辞世 年仅36岁. 中国文学网. [2018-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 ^ 7.0 7.1 朱自奋. 缅怀“旷世不一遇的有为学人”——《学者张晖别传》出版. 文汇读书周报. [2018-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