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慶安宮
臺灣彰化市一座主祀保生大帝的廟宇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4年2月1日) |
24°04′36″N 120°32′31″E / 24.07680°N 120.54205°E
彰化慶安宮 | |
---|---|
位置 | 臺灣彰化縣彰化市大同里永樂街78號 |
建成时间 | 清朝嘉慶22年(1817年) |
官方名称 | 彰化慶安宮 |
類型 | 登錄等級:縣定古蹟 登錄種類:寺廟 |
詳細登錄資料 |
歷史沿革
- 清治時期嘉慶22年(1817),慶安宮由泉州同安人創建,正殿供奉其族群守護神保生大帝,左廂房祀奉觀音菩薩及文昌帝君,右廂房祀奉福德正神。
- 道光4年(1824)進士鄭用錫敬獻「容保無疆」匾額,位於今正殿上方。
- 光緒19年(1893)信徒敬獻「銀同邑廟」匾額,至今保存廟內,可說明此廟早年為同安人的人群廟兼會館。[1]。
- 日治時期明治35年(1902),由士紳楊煥彩發起重修廟宇。
- 日治後期,臺灣受盟軍轟炸,慶安宮殿宇傾頹,三川殿的石獅子遭波及受損。
- 戰後,其建築遭民眾佔用,經市公所接管後,開始整頓廟務。
- 民國74年(1985)11月27日經政府指定為第三級古蹟。
- 民國78年(1989)後殿右廂遭回祿之災。
- 民國89年(2000)進行修復,正殿彩繪由和美陳穎派率其子陳文俊、陳敦仁施做彩繪。
- 民國90年(2001)彩繪三川殿,新作彩繪使廟宇煥然一新,陳穎派的傳統圖稿仍使廟宇保有古樸的風貌。
- 民國91年(2002)5月15日完成修復工作。
建築藝術
慶安宮的建築格局為二進一院,前後分別為三川殿及正殿[2]。三川殿的屋頂採「硬山升簷式」作法,且上下屋簷的封簷板相連,此風格與威惠宮有異曲同工之妙。三川殿左右牆為交趾陶作品,龍邊為仙翁手持壽桃,旁有一隻仙鶴,虎邊為麻姑及鹿,象徵「福祿壽」。三川殿正門門神為秦叔寶與尉遲敬德,龍邊為文官,手持官帽與鹿,象徵「加冠晉祿」,虎邊門神則為太監。
拜殿有捲棚式屋頂,屋簷出挑處下方增設八角石柱,使拜殿有「柱子林立」的感覺。拜殿捲棚的雙脊上,可見「龍馬負河圖,神龜背洛書」的彩繪圖案,古云:「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河圖洛書的圖案置於屋脊,有「鎮宅避邪」之意。
正殿的棟架為三通五瓜結構,四點金柱下方各有龍首魚身木雕,稱為「鰲魚」,有「魚躍龍門」之勢,取其「金榜題名、科舉高中」的涵意。
正殿神龕上方有清嘉慶22年(1817)「惠我生民」匾及清道光4年(1824)鄭用鍚所獻「容保無疆」匾,為慶安宮的重要文物。
文物列表
匾額
- 嘉庆丁丑年阳月谷旦,银同众弟子仝敬立「惠我生民」
- 嘉庆戊寅年阳月,癸酉科卯元银同周宾海立「参赞化育」
- 道光甲申年桐月谷旦,癸未科进士银同郑用锡敬立「容保无疆」
- 光绪癸巳三月,炉下绅董仝立「银同邑庙」
- 光绪十五年岁在己丑仲夏,钦加五品衔赏载蓝翎候选知县林文荣敬立「佑我嘉师」
其他
- 嘉庆辛酉年之石炉
祀奉神尊
圖片庫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 彰化慶安宮的Facebook專頁
- 慶安宮 —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景點簡介 - 慶安宮 - 歷史古蹟 - 景點玩透透 - 彰化縣政府旅遊資訊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彰化市公所寺廟室暨所屬廟宇網站 >> 市屬寺廟巡禮
- 彰化慶安宮。保生大帝 @ 大王的風吹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彰化慶安宮-拜拜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彰化慶安宮-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