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國城市化
1871年至1910年間,德意志帝國經歷了大規模工業化和城市化。大量人口從農村地區向城市流動,而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往往很差,這為隨後德國國內的社會衝突奠定了基礎。
1871年至1910年間,居住在城市地區的德國人數量顯著增加[1]。1871年至1910年間,居住在2,000人以下社區(地區)的德國人比例從64%下降至40%,而居住在20,000至99,999人社區的德國人比例從8%上升至13%,在同一時期,居住在人口超過100,000人的社區中的人口比例從5%增加到21%。
然而這種城市化在德國各地發生的情況並不均衡[2]。具體而言,德國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集中在北部和西部,而德國南部和東部則保留了以農村為主的特徵[3]。例如在1910年,東普魯士和波森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不到2,000人的社區中,這個比例在全體德國人中為五分之二,在萊茵蘭和威斯特法倫為五分之一。總體而言,這一時期德國最強勁的城市化發生在萊茵蘭、威斯特法倫、薩克森和勃蘭登堡[4]。此外這一時期德國的工業發展集中在魯爾、薩克森和西里西亞。在這些地區的總人口中,47%的勃蘭登堡省人口、40%的威斯特伐利亞省人口和50%的萊茵省人口在1910年居住在20,000人或更多的社區中。
1875年至1910年間,德國城市的人口大幅增加。在此期間,擁有超過10,000名居民的德國城市數量從271個增加到576個。同時,德國人口超過20萬的城市數量從同期的3個增加到23個。此外,杜伊斯堡、埃森和基爾等城市的人口在此期間都增加了五倍或更多[5]。杜伊斯堡的人口從37,380人增加到229,438人,埃森的人口從54,790人增加到294,653人,基爾的人口從37,246人增加到211,627人[6]。
德國人口定居城市規模分布(1871–1910)[7] | ||||||||||||||||||||||
規模/年份 | 1871 | 1875 | 1880 | 1885 | 1890 | 1895 | 1900 | 1905 | 1910 | |||||||||||||
少於 2,000 | 63.9% | 61.0% | 58.6% | 56.3% | 53.0% | 49.8% | 45.6% | 42.6% | 40.0% | |||||||||||||
2,000 至 4,999 | 12.4% | 12.6% | 12.7% | 12.4% | 12.0% | 12.0% | 12.1% | 11.8% | 11.2% | |||||||||||||
5,000 至 19,999 | 11.2% | 12.0% | 12.6% | 12.9% | 13.1% | 13.6% | 13.5% | 13.7% | 14.1% | |||||||||||||
20,000 至 99,999 | 7.7% | 8.2% | 8.9% | 8.9% | 9.8% | 10.7% | 12.6% | 12.9% | 13.4% | |||||||||||||
100,000 及以上 | 4.8% | 6.2% | 7.2% | 9.5% | 12.1% | 13.9% | 16.2% | 19.0% | 21.3% |
參考資料
- ^ GHDI – Document. Germanhistorydocs.ghi-dc.org. [2017-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4).
- ^ GHDI – Document – Page. Germanhistorydocs.ghi-dc.org. [2017-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4).
- ^ Abrams, Lynn. Bismarck and the German Empire: 1871–1918. Routledge. 24 January 2007: 13–. ISBN 978-1-134-2291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4 April 2017).
- ^ GHDI – Document – Page. Germanhistorydocs.ghi-dc.org. [2017-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4).
- ^ GHDI – Document. Germanhistorydocs.ghi-dc.org. [2017-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4).
- ^ GHDI – Document. Germanhistorydocs.ghi-dc.org. [2017-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4).
- ^ GHDI – Document. Germanhistorydocs.ghi-dc.org. [2017-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