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漢州郡列表
本列表表示五胡十六國时期,割据巴蜀地區的成汉的所有州郡縣。成汉的存在年代,由304年李雄自称成都王開始,至347年桓温灭成汉為止,前後四十三年。
下表中,以 藍色背景代表成汉各州,所領各郡、縣則分別列於其下。
州/郡名 | 治所 | 属郡/县 | 备注 |
---|---|---|---|
司隸 | 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 | 辖郡: 302-303:广汉郡、梓潼郡、巴西郡、德阳郡 303-304:蜀郡、犍为郡、汶山郡、广汉郡、梓潼郡、巴西郡 304-306:蜀郡、犍为郡、汶山郡、广汉郡、梓潼郡、巴西郡、宕渠郡 306-334、338-342、343-347:成都尹、犍为郡、汶山郡、汉嘉郡、汉原郡、沈黎郡 334-338、342-343:成都尹、犍为郡、汶山郡、汉嘉郡、汉原郡、沈黎郡、越巂郡 |
306年,改益州为司隶 |
成都尹 | 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 | 成都县、广都县、繁县、郫县 |
306年,由蜀郡改为成都尹,原领江原县、临邛县改属汉原郡 |
犍为郡 | 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双河乡北) | 武阳县、南安县、资中县、牛鞞县、僰道县 |
僰道县为311年由晋朝夺得 |
汶山郡 | 汶山(今四川省茂县北) | 汶山县、升迁县、都安县、广阳县、兴乐县、平康县、蚕陵县、广柔县 |
|
汉嘉郡 | 汉嘉(今四川省名山县北) | 汉嘉县、徙阳县、严道县 |
306年,由晋朝夺得,原领旄牛县改属沈黎郡 |
汉原郡 | 汉原(今四川省崇州市西北) | 汉原县、临邛县 |
306年,分蜀郡置,江原县改名汉原县 |
沈黎郡 | 不详 | 旄牛县 |
306年,分汉嘉郡置 |
越巂郡 | 邛都(今四川省西昌市东南) | 邛都县、会无县、卑水县、定苲县、台登县、三缝县 |
323年,由晋朝夺得,属宁州,334年,属司隶,338年,属安州,342年,属司隶,343年,属汉州 |
梁州 | 涪城(今四川省三台县花园镇涪城村) | 辖郡: 306-309:梓潼郡、巴西郡、广汉郡、宕渠郡 309-310:巴西郡、广汉郡、宕渠郡 310-311:广汉郡、宕渠郡 311-312:梓潼郡、巴西郡、广汉郡、宕渠郡 312-314:梓潼郡、巴西郡、广汉郡、宕渠郡、德阳郡、阴平郡 314-320:梓潼郡、巴西郡、广汉郡、宕渠郡、德阳郡、阴平郡、汉中郡 320-334:梓潼郡、巴西郡、广汉郡、宕渠郡、德阳郡、汉中郡 334-347:梓潼郡、巴西郡、广汉郡、宕渠郡、德阳郡、汉中郡、汉固郡、上庸郡、巴征郡 |
306年,成国置梁州 |
梓潼郡 | 涪城(今四川省三台县花园镇涪城村) | 涪城县、晋寿县、梓潼县、汉德县、白水县 |
原治晋寿,309年,被晋朝夺回,311年,成复取梓潼,改治涪城 |
巴西郡 | 阆中(今四川省阆中市) | 阆中县、西充国、南充国、安汉县、平州县 |
304年,原领宕渠县、汉昌县改属宕渠郡,310年,被晋朝夺回,311年,成复取巴西,改治涪城 |
宕渠郡 | 宕渠(今四川省营山县黄渡镇宕渠故城) | 宕渠县、汉昌县、宣汉县 |
304年,分巴西郡置 |
广汉郡 | 雒(今四川省广汉市北) | 雒县、什方县、绵竹县、新都县、广汉县、五城县 |
|
德阳郡 | 德阳(今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东南) | 德阳县、巴兴县 |
302年,分广汉郡置 |
汉中郡 | 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 | 南郑县、蒲池县、褒中县、沔阳县、成固县、西乡县 |
313年,仇池由晋朝夺得,314年,成由仇池夺得 |
汉固郡 | 不详 | 置时不详,汉李寿以建宁、上庸、汉固、巴征、梓潼五郡降石虎 | |
上庸郡 | 不详 | ||
巴征郡 | 不详 | ||
阴平郡 | 阴平(今甘肃省文县西北) | 阴平县、平武县 |
312年,由晋朝夺得,320年,失陷于仇池 |
荆州 | 江阳(今四川泸州市江阳区) | 辖郡: 311-312:江阳郡 312-314:江阳郡、巴郡 314-330:江阳郡、巴郡、涪陵郡 330-334:江阳郡、巴郡、涪陵郡、巴东郡、建平郡 334-338:江阳郡、巴郡、涪陵郡 338-347:巴郡、江阳郡、涪陵郡、南广郡、平夷郡 |
311年置,338年,改治江州 |
江阳郡 | 江阳(今四川泸州市江阳区) | 江阳县、符县、汉安县、新乐县 |
311年,由晋朝夺得 |
巴郡 | 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 | 江州县、垫江县、临江县、枳县 |
312年,由晋朝夺得 |
涪陵郡 | 涪陵(今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 涪陵县、汉复县、汉平县、汉葭县、万宁县 |
314年,由晋朝夺得,326年、328年两次一度被晋朝收复旋为成国重占 |
巴东郡 | 鱼复(今重庆市奉节县东) | 鱼复县、朐䏰县、南浦县、汉丰县 |
330年,由晋朝夺得,之后被晋朝收复,339年,再由晋朝夺得,之后又被晋朝收复 |
建平郡 | 巫(今重庆市巫山县) | 巫县、北井县、泰昌县、信陵县、兴山县、建始县、秭归县、沙渠县 |
330年,由晋朝夺得,之后被晋朝收复 |
宁州 | 味(今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西山乡三岔村) | 辖郡: 316-323:南广郡、平夷郡 323-333:南广郡、平夷郡、越巂郡 333-334:建宁郡、晋宁郡、建都郡、朱提郡、牂柯郡、夜郎郡、云南郡、兴宁郡、西河阳郡、东河阳郡、兴古郡、梁水郡、永昌郡、西平郡、南广郡、平夷郡、越巂郡、平乐郡 334-338:建宁郡、晋宁郡、建都郡、朱提郡、云南郡、兴宁郡、西河阳郡、东河阳郡、永昌郡、南广郡、平乐郡 338-339:建宁郡、晋宁郡、建都郡、云南郡、兴宁郡、西河阳郡、东河阳郡、永昌郡、平乐郡、兴古郡、梁水郡、西平郡 339-340:晋宁郡、建都郡、云南郡、兴宁郡、西河阳郡、东河阳郡、永昌郡、平乐郡、兴古郡、梁水郡、西平郡 340-342:建宁郡、晋宁郡、建都郡、云南郡、兴宁郡、西河阳郡、东河阳郡、永昌郡、平乐郡、兴古郡、梁水郡、西平郡 342-343:建宁郡、晋宁郡、建都郡、朱提郡、云南郡、兴宁郡、西河阳郡、东河阳郡、永昌郡、夜郎郡、平乐郡、兴古郡、梁水郡、西平郡 343-347:建宁郡、晋宁郡、建都郡、兴宁郡、夜郎郡、平乐郡、梁水郡、西平郡 |
316年占领平夷郡、南广郡,333年夺得晋朝全部宁州 |
建宁郡 | 味(今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西山乡三岔村) | 味县、升麻县、同乐县、谷昌县、同濑县、双柏县、昆泽县、存䣖县、漏江县、谈槁县、俞元县、修云县、伶丘县 |
333年,成国由晋朝夺得,339年,被晋朝收复,340年,汉国再由晋朝夺得 |
晋宁郡 | 滇池(今云南省晋宁县东) | 滇池县、同劳县、同安县、连然县、建伶县、毋单县、秦臧县 |
333年,由晋朝夺得 |
建都郡 | 新安 | 新安县、经云县、永丰县、临江县、麻应县、遂安县 |
333年,由晋朝夺得 |
平乐郡 | 新定 | 新定县、兴迁县、平乐县、三沮县 |
333年,由晋朝夺得 |
朱提郡 | 朱提(今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 | 朱提县、南昌县、汉阳县、南秦县、堂螂县 |
333年,由晋朝夺得,338年属安州,342年属宁州,343年属汉州 |
南广郡 | 南广(今四川省筠连县和云南省盐津县一带) | 南广县、新兴县、临利县、常迁县 |
316年,由晋朝夺得,分朱提郡置,338年改属荆州 |
云南郡 | 云南(今云南省祥云县西南) | 云南县、云平县、东古复县、西古复县 |
333年,由晋朝夺得,343年属汉州 |
兴宁郡 | 梇栋(今云南省姚安县北) | 梇栋县、青蛉县 |
333年,由晋朝夺得 |
永昌郡 | 永寿(今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附近) | 永寿县、不韦县、雍乡县、南里县、巂唐县、哀牢县、博南县 |
333年,由晋朝夺得,343年属汉州 |
西河阳郡 | 芘苏(今云南省云龙县一带) | 芘苏县、成昌县、建安县 |
333年,由晋朝夺得,343年,与东河阳郡合并为河阳郡 |
东河阳郡 | 东河阳 | 东河阳县、楪榆县 |
333年,由晋朝夺得,343年,与西河阳郡合并为河阳郡 |
河阳郡 | 不详 | 芘苏县、成昌县、建安县、东河阳县、楪榆县 |
343年,东河阳郡与西河阳郡合并为河阳郡,改属汉州 |
交州 | 不详 | 辖郡: 334-336:牂柯郡、夜郎郡、平夷郡、兴古郡、梁水郡、西平郡 336-338:牂柯郡、平夷郡、梁水郡、西平郡 338:牂柯郡、夜郎郡、平夷郡、兴古郡、梁水郡、西平郡 |
334年,分宁州置,338年废除 |
牂柯郡 | 万寿(今贵州省瓮安县一带) | 万寿县、且兰县、广谈县、毋敛县 |
333年,由晋朝夺得,属宁州,334年,属交州,338年,属安州,339年,被东晋收复 |
夜郎郡 | 夜郎(今贵州省西部一带) | 夜郎县、谈指县 |
333年,由晋朝夺得,属宁州,334年,属交州,338年,属安州,342年,属宁州 |
平夷郡 | 平夷(今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东一带) | 平夷县、鄨县 |
316年,由晋朝夺得,属宁州,334年,属交州,338年,属荆州 |
兴古郡 | 宛温(今云南省砚山县北) | 宛温县、律高县、镡封县、句町县、胜休县、汉兴县、都唐县 |
333年,由晋朝夺得,属宁州,334年,属交州,338年,属宁州,343年属汉州 |
梁水郡 | 梁水 | 梁水县、贲古县、西随县 |
333年,由晋朝夺得,属宁州,334年,属交州,338年,属宁州 |
西平郡 | 漏卧(今云南省罗平县一带) | 漏卧县、盘江县、来如县、南零县 |
333年,由晋朝夺得,属宁州,334年,属交州,338年,属宁州 |
安州 | 不详 | 辖郡:牂牁郡、夜郎郡、朱提郡、越巂郡四郡 |
338年置,342年废除 |
汉州 | 不详 | 辖郡:兴宁郡、永昌郡、云南郡、河阳郡、朱提郡、越巂郡六郡 |
343年置 |
參考文獻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