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宮 (舊金山)

(重定向自旧金山艺术宫

藝術宮(英語:Palace of Fine Arts)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海港區,是一座建於1915年的紀念性建築物,最初是為了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中展示藝術作品而建造的。這是博覽會少數僅存且唯一保留於原址的建築物。藝術宮曾於1965年重建,人工湖和走道的整新,以及加強建築的耐震強度直至2009年初才完成。

Palace of Fine Arts
藝術宮
美國登記的歷史名勝
舊金山指定地標(SFDL) No. 88
藝術宮,攝於2020年
藝術宮 (舊金山)在舊金山郡的位置
藝術宮 (舊金山)
地点加州舊金山里昂街3301號
占地面积17英畝(6.9公頃;0.027平方英里
建筑师威廉·格萊斯頓·默徹恩特;
伯納德·梅貝克英语Bernard Maybeck
建筑风格布雜藝術
NRHP编号04000659[1]
SFDL No.88
重要日期
NRHP收录2005年12月5日
指定SFDL1977年7月9日[2]

除了舉辦展覽之外,藝術宮對於遊客和當地居民來說,仍是一個受歡迎的景點,同時,也常有舊金山灣區的新婚夫妻來到這拍攝婚紗照及舉辦婚禮。[3]另外,位於橘郡安那翰迪士尼加州冒險樂園也有一座縮小的藝術宮複製品塑像。[4]

收听此条目(共两部分) · (更多信息)
有聲維基百科
此音频文件是根據條目“藝術宮 (舊金山)”台灣漢語的修訂版本录制的,以[[{{{3}}}]]朗讀,不會反映對該條目的後續編輯。(媒體幫助

歷史

 
艾德文·迪金英语Edwin Deakin1915年的畫作《Palace of Fine Arts and the Lagoon》

為了紀念發現太平洋巴拿馬運河竣工,舊金山在1915年舉辦了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同時,也藉此機會展現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後浴火重生的舊金山市。博覽會的經費由六百萬美元的捐款、五百萬美元的加州公債及五百萬美元的舊金山稅所資助。[5]

藝術宮是博覽會中十座宏偉建築的其中一座,其他包括教育宮、文藝宮、製造宮、各式產業宮、農業宮、食品加工宮、運輸宮、礦業冶金宮及機械宮。[6]藝術宮是建築師伯納德·梅貝克英语Bernard Maybeck古羅馬建築古希臘建築汲取靈感所設計的,實質上也是座仿廢墟建築。[7]

在博覽會後,大多數的展場皆已被拆除,然而藝術宮深受大眾的喜愛,美國慈善家菲比·赫斯特便在博覽會期間成立了宮殿保存聯盟(Palace Preservation League),以保護藝術宮免於被拆除的命運。[8]

在這之後,藝術宮繼續舉辦藝術展覽 ,並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委託美國公共事业振兴署,汰換圓形大廳天花板上由畫家羅伯特·里德英语Robert Reid (painter)繪製的腐朽壁畫。1934年至1942年期間,舊金山休閒及公園處在此建造了18座附有燈光照明的網球場。[9][10]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則被美國陸軍徵用,用來停放卡車吉普車[9][10]戰爭結束後,聯合國於舊金山成立,這裡成為了全球政治家停放大型豪華轎車的停車場。[10]1947年起,藝術宮的大廳有著各種用途:作為舊金山公園處的倉庫;電話簿發送地點;旗幟和帳篷的存放地;甚至是臨時的消防局司令部。[11]

儘管藝術宮被保存下來,但是它的結構並不堅固。由於原先只打算在博覽會期間使用,因此,柱廊和圓形大廳並非以耐久的建材建造,而且是以灰泥及粗麻布纖維的混合物覆蓋於木頭上作為支柱,這些不良的結構加上被惡意地破壞,到了1950年代,這座仿廢墟建築事實上已經瀕臨崩塌。[8]

經過多年的侵蝕及不當使用,藝術宮慢慢地荒蕪凋敗,最後,市政府只好將藝術宮以鐵絲網圍起來,並且公告其為危險建築。[5]到了1959年,加州眾議員卡斯帕·温伯格提出一個議會法案,若是舊金山市民想要修復藝術宮的話,將可以取得200萬美金的國家補助。[12]此時,舊金山的市民有所動搖,在當地著名的商人慈善家華特.S.強生英语Walter S. Johnson率先捐獻所需的200萬美金後 ,外界也相繼捐助共約180萬美金的資金,讓藝術宮免於被拆除的命運,並且展開重建藝術宮的工程。[12]在這之後,強生仍在他有生之年持續對藝術宮有所貢獻。[5][12]

 
位於藝術宮的探索博物館

最初的藝術宮於1964年被拆除重建,只留下了展場大廳的鋼筋結構。接著建築師漢斯.格爾森(Hans Gerson)依照梅貝克原先的設計,著手重建一座能永久保存且質輕的藝術宮,並重新裝飾與打造新的雕塑,而圓頂的壁畫、塔門的最後兩根廊柱,以及展覽大廳原始的裝飾皆保留原貌,並使用鋼筋混凝土來支撐圓形大廳的拱頂。[10][12]藝術宮的圓形大廳終於在1967年完工,舉辦了為期一個禮拜的慶祝活動。[12]


原先的展覽大廳在1969年成為了舊金山探索博物館的互動博物館。1970年,強生捐獻了25萬美金,使得南側與北側的柱廊再次佇立,而原先的樓座則成為962個座位的藝術宮劇院,場地開放供民眾租借,現在由舊金山休閒及公園處管理。[13][12][14]

人稱「重建藝術宮的贊助者」的華特.S.強生在1978年逝世時,一生總共捐獻了450萬美金給他稱為「舊金山標誌」的藝術宮。也因為如此,在里昂街與海灣街口的走道上有一根柱子上掛著「華特.S.強生公園」的銘牌,而人們也這樣稱呼藝術宮前面的公園廣場,以感謝他對藝術宮的付出。[5][12]

一份研究於1990年代發表,表示藝術宮的人工湖有著不安全的細菌含量,附近的居民也時常抱怨湖充滿可怕的氣味。圓形大廳的穹頂在雨天時也會漏水,還造成一塊混凝土掉落到大廳下的地面,藝術宮的中央區域不得不關閉一年進行整修。當時也發起了「造亮藝術宮」的活動,使得大廳在晚間多了些金色的夜光照明。[12]

2003年,舊金山市與梅貝克基金會建立了一個公私夥伴關係以保護藝術宮,並於2010年加強了拱頂、柱廊及人工湖的抗震。[15]探索博物館於2013年閉館,籌備常駐至內河碼頭[16]

如今,澳大利亞尤加利樹圍繞著湖的東岸。許多野生動物也在棲息在此,包括疣鼻天鹅鴨子(特別是遷徙類)、雁族无尾目浣熊[17]

藝術宮全景圖,攝於1919年

設計

 
柱廊上的哭泣的女人

藝術宮圍繞於一座人工湖,由總長1,100英尺(340)的蔭徑圍繞著中央的圓形大廳。[18]人工湖則是仿效歐洲的經典建築,其廣闊的水面像鏡子般地倒映出藝術宮的雄偉,並能從遠處欣賞這寧靜的景色。

裝飾品包括布魯諾·路易斯·齊姆(Bruno Louis Zimm)繪製於圓形大廳頂部的三幅循環油畫,象徵著希臘文化,也表現出「為美麗而奮鬥」的精神。[19]烏爾里希·埃勒胡森英语Ulric Ellerhusen於柱廊頂上安置哭泣的女人,並於柱的中楣上雕刻,這些人形雕像象徵著「沉思、驚奇和冥想」。[20][21]

原先,圓形大廳的圓頂底下有著八幅羅伯特·里德英语Robert Reid (painter)的大型壁畫,其中四幅描繪藝術的概念與誕生,「它奉獻給地球,它藉由人類的智慧而進步且被接受」,另外四幅則是加州的「黃金」(罌粟花柑橘黃金小麥)。[22]

博覽會中其他被保存的建築

 
榮勳宮

藝術宮並不是博覽會中唯一被保存下來的建築。日本茶館(並非指1894年加州冬至萬國博覽會於金門公園日本茶園)於1915年被當地的男爵E.D.斯威夫特收購,並且以駁船將其從舊金山灣區運輸至位於貝爾蒙特的現址。[23]威斯康辛州維吉尼亞州的展館被重新安置於馬林郡俄亥俄州展館則被運送至聖馬刁郡,並在那一直被保留至1950年代。[24]「進步之柱」(Column of Progress)在博覽會結束後,仍在那佇立了十年,最終,為了疏通濱海大道的交通而被拆除。[24][25]不建於博覽會場且唯一保留於原址的是舊金山市政禮堂(San Francisco Civic Auditorium),1992年,為了紀念去年墜機身亡的搖滾演唱會經紀人比爾·格雷厄姆英语Bill Graham (promoter),重新命名為比爾·格雷厄姆市政禮堂[26]

位於林肯公園英语Lincoln Park (San Francisco)榮勳宮英语Legion of Honor (museum)是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中法國館的原尺寸複製品,同時也是被稱為「沙門的別墅」(法語:Hôtel de Salm)的巴黎榮勳宮的四分之三比例仿造品。在博覽會結束後,法國政府允許人稱「舊金山曾祖母」的阿爾瑪·斯普雷克爾斯英语Alma de Bretteville Spreckels建造法國館的永久複製品,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拖延了施工進度,直到1921年才破土。[27]

佈局

 
藝術宮的平面圖

藝術宮面向西方坐落於里昂街,左側為海灣街,右側則為濱海大道,前方面對貝克街。

平面圖介紹

  • A:人工湖
  • B:圓形大廳
  • C:藝術宮劇院
  • D:展覽大廳(1969年至2013年間為探索博物館)

圓形大廳與柱廊
藝術宮的圓形大廳是一座直徑約30(98英尺)高約41(135英尺)的圓柱形建築,由八組頎長秀麗的科林斯式圓柱承托著上方雕飾精美的黃色巨大穹頂,每兩組圓柱與穹頂間又組成一個雄偉高大的桃紅色拱形門。每組圓柱皆由四根高約12(39英尺)的石柱並列組成,而四根石柱又立於一個高約3(9.8英尺)的花崗石平台上。抬頭看羅馬柱頂端有著許多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雕刻。以圓形大廳為中心,兩旁共延伸出30個科林斯式圓柱組成的柱廊,形成圓弧狀圍繞著前方的人工湖。[28][29]

圖集

大眾文化

展覽大廳外的藝術宮圓頂及毗連的人工湖常被作為背景。

參見

參考資料

  1. ^ National Register Information System.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09-03-13 [16 April 2014]. 
  2. ^ (英文)City of San Francisco Designated Landmarks. City of San Francisco. [2012-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5). 
  3. ^ (英文)The Palace of Fine Arts: RENOVATION & RESTORATION. lovethepalace.org.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9). 
  4. ^ (英文)Golden Dreams. Disney's California Adventure. Walt Disney Company. [2007-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06). 
  5. ^ 5.0 5.1 5.2 5.3 (中文)藝術宮 The Palace of Fine Arts. chinesetravelers.com. [2014-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9). 
  6. ^ (英文)The Virtual Museum of the City of San Francisco: 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San Francisco, 1915. Museum of the city of San Francisco. [201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6). 
  7. ^ (英文)McCoy, Esther. Five California Architects. New York: Reinho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60: 6. ASIN B000I3Z52W. 
  8. ^ 8.0 8.1 (英文)The Palace of Fine Arts: A Short History. love the palace.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7). 
  9. ^ 9.0 9.1 (英文)Palace of Fine Arts - Preserving the Palace. aviewoncities.com.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4). 
  10. ^ 10.0 10.1 10.2 10.3 (英文)The Palace of Fine Arts: A Brief History of the Exploratorium's Home. exploratorium.edu. 1998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7). 
  11. ^ (英文)The Palace of Fine Arts: Rebuilding. exploratorium.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2).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英文)Palace of Fine Arts History. sfnpc.com. [2014-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29). 
  13. ^ (英文)Palace of Fine Art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palace of fine arts.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1). 
  14. ^ (英文)Palace of Fine Arts Rental Info 2014. Palace of Fine Arts Theatre. [2014-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9). 
  15. ^ (英文)The Palace of Fine Arts: WORK IN PROGRESS. lovethepalace.org.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9). 
  16. ^ (英文)We’ve Moved! Visit Us at Pier 15: Grand Opening April 17, 2013. exploratorium.edu. Exploratorium.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2). 
  17. ^ (英文)The Palace of Fine Arts: SWANS & LAGOON. lovethepalace.org.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9). 
  18. ^ (英文)Yu, James. Palace of Fine Arts. University of Maryland.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5). 
  19. ^ (英文)Lee W. Nelson. Palace of Fine Arts, San Francisco Marina Neighborhood. INTERNET TOURS.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1). 
  20. ^ National Sculpture Society. Exhibition of American Sculpture Catalogue. U.S.: National Sculpture Society. 1923: 55. 
  21. ^ Macomber, Ben. The Palace of Fine Arts and its Exhibit, With the Awards. The Jewel City: Its Planning and Achievement; Its Architecture, Sculpture, Symbolism, and Music; Its Gardens, Palaces, and Exhibits. San Francisco and Tacoma: John H. Williams, Publisher. 1915 [2014-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2). 
  22. ^ (英文)Neuhaus, Eugen. The Art of the Exposition.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5). 
  23. ^ (英文) History of The Vans restaurant. The Vans restaurant.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3). 
  24. ^ 24.0 24.1 Lipsky, William. The End of the Trail. San Francisco's 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Arcadia Publishing. 2005: 123 [2014-04-18]. ISBN 978-07385300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9). 
  25. ^ (英文) Brechin, Gray. Destruction of the Fair. foundsf.org.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26. ^ (英文)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Today in Music: a look back at pop music. UPI (UPI). 2002-10-11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5). 
  27. ^ (英文) History of the Legion of Honor. Fine Arts Museums of San Francisco.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2). 
  28. ^ (英文)Nolte, Carl. Restored San Francisco Palace of Fine Arts to open. 舊金山紀事報. 2011-01-10 [2014-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1). 
  29. ^ (英文)King, John. New sense of power at restored Palace of Fine Arts. 舊金山紀事報. 2011-02-01 [2014-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1). 
  30. ^ (英文)THE ROCK—Filming Locations. filminamerica.com.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1). 
  31. ^ (英文)THE OTHER SISTER—Filming Locations. filminamerica.com.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2). 
  32. ^ (英文)THE BACHELOR—Filming Locations. filminamerica.com.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2). 
  33. ^ (英文)The Streets of San Francisco: The Set-Up. IMDb.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8). 
  34. ^ (英文)1976 Presidential Debates. CNN TIME.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06). 
  35. ^ (英文) Carman, John. Letterman's Guest List. SFGate. 1996-04-25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2). 
  36. ^ (英文)Explore the World of 2046 - The Bay Area. defiance.com. Defiance.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7). 

外部連結

Template:旧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