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严
釋智嚴,西涼州人,二十歲出家,以精勤著名。與佛陀跋陀羅關係甚好。擅長坐禪誦經,譯有《普曜經》、《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佛說四天王經》 。
生平
智嚴在青年時期,便欲多拜名師、廣求佛典,因此西行到罽賓國,入摩天陀羅精舍,師從佛陀先法師,接受禪法。佛陀先知其根器殊異,深於禪學。當時眾人也肯定其殷切求道之心,所以對來自東土學道者也相對敬重。
佛馱跋陀羅當時也是罽賓著名禪師,智嚴邀請他與之一同東歸,到東土傳法。歷經跋涉,時逾三年,方至中國。到後秦長安,住在大寺,可惜佛陀跋馱羅後為秦僧排擠,離長安南下。[1]智嚴亦離開關中,住於山東精舍,坐禪誦經,精勤修持。
東晉義熙十三年(417),劉裕西伐長安,始興公王恢從駕,遊觀山川,一時之間至嚴精舍。見其同止三僧,各自坐在繩床上,禪思湛然。恢至良久,眾人卻恍若不聞。於是彈指,三人開眼,俄而還閉。王恢發問,眾人不答。這番舉動引起王恢尊敬與好奇。訪諸耆老,乃知皆是隱居山林、志行高潔之法師。恢即啟宋武帝延請還都,經多次邀請,智嚴等人方應邀至建康,住在始興寺,後移住枳園寺。[2]
智嚴一向清心寡欲,人家布施什麼即接受什麼,無有揀選之心。為人謙沖,不好標榜自己,德行雖美,而世多不知。而於一事耿耿於懷,即未出家時,曾受五戒,而有所虧犯。但出家受具足戒後,智嚴對自己戒行一事常懷疑慮,且積年修禪觀而不能自了,遂重至天竺。偶然邂逅一羅漢比丘,繼而問起此事,也未得到確切答案。羅漢比丘即自入禪定,昇兜率宮諮於彌勒菩薩,獲得得戒印可。此事令智嚴釋懷大喜。於回程寂於罽賓,世壽七十八。
聖蹟異事
- 智嚴住在枳園寺時,靠著外出化緣乞食以自活,當地僧侶和百姓因此很尊敬他。有一個遇見過鬼之人說:「我聽到西州太社之鬼相互告誡:嚴公來時,我們應當避開。」當時這個人並不明白這些話的意涵。一會兒,智嚴來了,問起名字,才知道他便是智嚴。這個人因而默默記住了智嚴,並悄悄地對他禮拜。[2]
- 蘭陵蕭思話之夫人劉氏得了病,常見鬼來,為此恐懼非常。家人延請智嚴前來說法,剛進入外堂,劉氏便見群鬼逃散。智嚴來後,為夫人講說佛經,夫人之病馬上就好了。從此夫人稟持五戒,全家人也都信奉佛教。[2]
- 智嚴逝世後,依外國僧制,凡、聖荼毘處所不同一處。智嚴雖然持戒嚴明,實際證量卻不為人所知。因此,一開始移屍向凡僧墓地,沒想到屍體卻沉重得舉不起來,改向聖墓則飄然自輕,後事很快完成。後人據此推斷智嚴是得道人,只是不知其果位深淺。[3]
譯經貢獻
劉宋元嘉四年(427),師與沙門寶雲共譯自西域所得之梵本,計譯出:
- 《普曜經》
- 《廣博嚴淨經》六卷
- 《四天王經》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