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钠尾

月球钠尾指的是月亮有一条原子构成的“尾巴”,但由于太微弱,不能被人眼观察到。它长达数十万公里,由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在1998年观测狮子座流星雨时发现。由于受到光子刺激引起的解吸作用、太阳风的溅射以及流星体的撞击,月球不断释放出钠原子微粒,并在其表面形成细小的尘埃[1]。太阳的辐射压使钠原子沿太阳的反方向加速,形成一条远离太阳的细长尾巴[2]

流星体对月球的日常影响使后者的表面产生了一条恒定的“尾巴”,而1998年的狮子座流星雨强化了这一效果。它增加了被月球释放出的钠原子的数量,使月球钠尾的质量暂时增加了三倍,从而使它比以往更容易在地球观测到[3]

参考文献

  1. ^ Science Direct. "The Sodium Tail of the Mo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ecember 1, 2009.
  2. ^ "Moon's tail spott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1999-06-09. Retrieved 2009-11-15.
  3. ^ "Astronomers discover that moon has long, comet-like tai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NN. 1999-06-07. Retrieved 200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