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年號列表

(重定向自朝鲜半岛年号列表

本條目收錄朝鲜半岛历史上使用的年號。下表中灰色的年號為跟隨中國的年號。

高句麗之年號
年號 起訖時間 使用時間 備注
好太王(在位:391年-412年)
永樂 391年-412年 22年
长寿王(在位:412年-491年)
延壽 451年-? 延壽元年是451年[1];另一說是391年或511年。
建興 472年-? 建興五年是476年[2];一說是596年[3]
安原王(在位:531年-545年)
延嘉 533年-? 延嘉七年是539年[4];另一說是419年。
太和 544年-? 太和三年是546年[5];另一說是606年。
平原王(在位:559年-590年)
景□ 568年-? 景四年是571年[6];另一說是511年。
高句麗統治地區其他不詳的年號
年號 起訖時間 使用時間 備注
永康 永康七年是396年、418年、470年、483年、551年或604年。
□熙 □熙七年是421年或481年。

新羅

新羅之年號
年号 起讫时间 使用时间 备注
法興王(在位:514年—540年)
建元 536年-540年 5年 法兴王二十三年为建元元年
真興王(在位:540年—576年)
建元 540年(建元5年)-551年(建元16年) 12年 真興王元年为建元五年
開國 551年-568年 18年 真興王十二年为開國元年
大昌 568年-572年 5年 真興王二十九年为大昌元年
鴻濟 572年-576年 5年 真興王三十三年为鴻濟元年,开始年有540年[1]572年[2]两说
真智王(在位:576年—579年)
鴻濟 576年(鴻濟5年)-579年(鴻濟8年) 4年 真智王元年为鴻濟五年
真平王(在位:579年—632年)
鴻濟 579年(鴻濟8年)-584年(鴻濟13年) 6年 真平王元年为鴻濟八年
建福 584年-632年 49年 真平王六年为建福元年
善德女王(在位:632年—647年)
建福 632年(建福49年)-634年(建福51年) 3年 善德王元年为建福四十九年
仁平 634年-647年 14年 善德王三年为仁平元年,开始年有632年[3]634年[4]两说
真德女王(在位:647年—654年)
仁平 647年正月-七月 六个月 真德王元年为仁平十四年
太和 647年七月-650年 4年 真德王元年为太和元年
永徽 650年-654年 5年 唐高宗年号,650年,新羅始行唐朝年號
武烈王(在位:654年—661年)
永徽 654年—655年 2年 唐高宗年号,永徽五年为武烈王元年
显庆 656年—661年二月 6年 唐高宗年号,显庆元年为武烈王三年
龙朔 661年二月—六月 4个月 唐高宗年号,龙朔元年为武烈王八年
文武王(在位:661年—681年)
龙朔 661年六月—663年 3年 唐高宗年号,龙朔元年为文武王元年
麟德 664年—665年 2年 唐高宗年号,麟德元年为文武王四年
乾封 666年—668年二月 3年 唐高宗年号,乾封元年为文武王六年
總章 668年二月—670年二月 3年 唐高宗年号,总章元年为文武王八年
咸亨 670年三月—674年八月 5年 唐高宗年号,咸亨元年为文武王十年
上元 674年八月—676年十一月 3年 唐高宗年号,上元五年为文武王十四年
儀鳳 676年十一月—679年六月 4年 唐高宗年号,仪凤元年为文武王十六年
調露 679年六月—680年八月 2年 唐高宗年号,调露元年为文武王十九年
永隆 680年八月—681年七月 2年 唐高宗年号,永隆元年为文武王二十年
神文王(在位:681年—692年)
永隆 681年七月—九月 3个月 唐高宗年号,永隆二年为神文王元年
开耀 681年九月—682年二月 2年 唐高宗年号,开耀元年为神文王元年
永淳 682年二月—683年 2年 唐高宗年号,永淳元年为神文王二年
弘道 683年十二月 1个月 唐高宗年号,弘道元年为神文王三年
嗣圣 684年正月—二月 2个月 唐中宗年号,嗣圣元年为神文王四年
文明 684年二月—十二月 10个月 唐睿宗年号,文明元年为神文王四年,新罗没有使用光宅年号
垂拱 685年—688年 4年 唐睿宗年号,垂拱元年为神文王五年
永昌 689年正月—十一月 11个月 唐睿宗年号,永昌元年为神文王九年
载初 689年十一月—690年八月 2年 唐睿宗年号,载初元年为神文王九年
天授 690年九月—692年三月 3年 武则天年号,天授元年为神文王十年
如意 692年四月—七月 4个月 武则天年号,如意元年为神文王十二年
孝昭王(在位:692年—702年)
如意 692年七月—九月 3个月 武则天年号,如意元年为孝昭王元年
长寿 692年九月—694年五月 3年 武则天年号,长寿元年为孝昭王元年
延載 694年五月—十二月 8个月 武则天年号,延载元年为孝昭王三年
証聖 695年正月—696年三月 2年 武则天年号,证圣元年为孝昭王四年,新罗没有使用天册万岁万岁登封年号,用至証聖二年
萬歲通天 696年三月—697年九月 2年 武则天年号,万岁通天元年为孝昭王五年
神功 697年九月—十二月 4个月 武则天年号,神功元年为孝昭王六年
聖曆 698年—700年五月 3年 武则天年号,圣历元年为孝昭王七年
久视 700年五月—701年正月 2年 武则天年号,久视元年为孝昭王九年
大足 701年正月—十月 10个月 武则天年号,大足元年为孝昭王十年
长安 701年十月—702年七月 2年 武则天年号,长安元年为孝昭王十年
圣德王(在位:702年—737年)
长安 702年七月—704年 3年 武则天年号,长安二年为圣德王元年
神龙 705年—707年九月 3年 唐中宗年号,神龙元年为圣德王四年
景龙 707年九月—710年六月 4年 唐中宗年号,景龙元年为圣德王六年
景雲 710年七月—712年正月 3年 唐睿宗年号,景云元年为圣德王九年
太极 712年正月—四月 4个月 唐睿宗年号,太极元年为圣德王十一年
延和 712年五月—八月 4个月 唐睿宗年号,延和元年为圣德王十一年
先天 712年八月—713年十一月 2年 唐玄宗年号,先天元年为圣德王十一年
开元 713年十二月—737年二月 25年 唐玄宗年号,开元元年为圣德王十二年
孝成王(在位:737年—742年)
开元 737年二月—741年 5年 唐玄宗年号,开元二十五年为孝成王元年
天宝 742年正月—742年五月 5个月 唐玄宗年号,天宝元年为孝成王六年
景德王(在位:742年—765年)
天宝 742年五月—756年 15年 唐玄宗年号,天宝元年为景德王元年
至德 757年—758年二月 2年 唐肃宗年号,至德二载为景德王十六年,至德元载,新罗仍用天宝十五载
乾元 758年二月—760年闰四月 3年 唐肃宗年号,乾元元年为景德王十七年
上元 760年闰四月—761年九月 2年 唐肃宗年号,上元元年为景德王十九年,上元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去年号,称元年
宝应 762年四月—763年 2年 唐代宗年号,宝应元年为景德王二十一年
广德 764年 1年 唐代宗年号,廣德二年为景德王二十三年,广德元年,新罗仍用宝应二年
永泰 765年正月—六月 6个月 唐代宗年号,永泰元年为景德王二十四年
惠恭王(在位:765年—780年)
永泰 765年六月—766年十一月 2年 唐代宗年号,永泰元年为惠恭王元年
大曆 766年十一月—779年 14年 唐代宗年号,大历元年为惠恭王二年
建中 780年正月—四月 4个月 唐德宗年号,建中元年为惠恭王十六年
宣德王(在位:780年—785年)
建中 780年四月—783年 4年 唐德宗年号,建中元年为宣德王元年
興元 784年 4个月 唐德宗年号,兴元元年为宣德王五年
贞元 785年正月 1个月 唐德宗年号,贞元元年为宣德王六年
元聖王(在位:780年—798年)
贞元 785年正月—798年十二月 14年 唐德宗年号,贞元元年为元聖王元年
昭聖王(在位:799年—800年)
贞元 799年正月—800年六月 2年 唐德宗年号,贞元十五年为昭聖王元年
哀庄王(在位:800年—809年)
贞元 800年六月—805年八月 6年 唐德宗年号,贞元十六年为哀庄王元年
永貞 805年八月—十二月 5个月 唐顺宗年号,永贞元年为哀庄王六年
元和 806年—809年七月 4年 唐宪宗年号,元和元年为哀庄王七年
宪德王(在位:809年—826年)
元和 809年七月—820年 12年 唐宪宗年号,元和四年为宪德王元年
長慶 821年—824年 4年 唐穆宗年号,长庆元年为宪德王十三年
寶曆 825年—826年十月 2年 唐敬宗年号,宝历元年为宪德王十七年
興德王(在位:826年—836年)
宝历 826年十月—827年二月 2年 唐敬宗年号,宝历二年为興德王元年
大和 827年二月—835年 9年 唐文宗年号,大和元年为興德王二年
開成 836年正月—十二月 1年 唐文宗年号,开成元年为興德王十一年
僖康王(在位:836年—838年)
开成 836年十二月—838年正月 3年 唐文宗年号,开成元年为僖康王元年
閔哀王(在位:838年—839年)
开成 838年正月—839年闰正月 2年 唐文宗年号,开成三年为閔哀王元年
神武王(在位:839年)
开成 839年闰正月—七月 6个月 唐文宗年号,开成四年为神武王元年
文聖王(在位:839年—857年)
开成 839年七月—840年 2年 唐文宗年号,开成四年为文聖王元年
会昌 841年—846年 6年 唐武宗年号,会昌元年为文聖王三年
大中 847年—857年九月 11年 唐宣宗年号,大中元年为文聖王九年
憲安王(在位:857年—861年)
大中 857年九月—860年十月 4年 唐宣宗年号,大中十一年为憲安王元年
咸通 860年十一月—861年正月 2年 唐懿宗年号,咸通元年为憲安王四年
景文王(在位:861年—875年)
咸通 861年正月—875年二月 15年 唐懿宗年号,咸通二年为景文王元年,至875年称咸通十六年
乾符 875年二月—七月 6个月 唐僖宗年号,乾符二年为景文王十五年
宪康王(在位:875年—886年)
乾符 875年七月—879年 5年 唐僖宗年号,乾符二年为宪康王元年
廣明 880年—882年五月 3年 唐僖宗年号,广明元年为宪康王六年,至882年称广明三年
中和 882年五月—886年六月 5年 唐僖宗年号,中和二年为宪康王八年,至886年称中和六年
光啟 886年六月—七月 1个月 唐僖宗年号,光启二年为宪康王十二年
定康王(在位:886年—887年)
光启 886年七月—887年七月 2年 唐僖宗年号,光启二年为定康王元年
真圣女王(在位:887年—897年)
光启 887年七月—888年正月 2年 唐僖宗年号,光启三年为真圣王元年
文德 888年二月—十二月 11个月 唐僖宗年号,文德元年为真圣王二年
龍紀 889年 1年 唐昭宗年号,先天元年为真圣王三年
大顺 890年—892年 3年 唐昭宗年号,大顺元年为真圣王四年,至892年称大顺三年
景福 893年 1年 唐昭宗年号,景福二年为真圣王七年
乾寧 894年—897年十二月 4年 唐昭宗年号,乾宁元年为真圣王八年
孝恭王(在位:897年—912年)
乾宁 897年十二月—898年八月 2年 唐昭宗年号,乾宁四年为孝恭王元年
光化 898年八月—901年三月 4年 唐昭宗年号,光化元年为孝恭王二年
天復 901年四月—904年闰四月 4年 唐昭宗年号,天复元年为孝恭王五年
天祐 904年闰四月—907年三月 4年 唐昭宗年号,天祐元年为孝恭王八年
开平 907年四月—911年四月 5年 梁太祖年号,开平元年为孝恭王十一年
乾化 911年五月—912年四月 2年 梁太祖年号,乾化元年为孝恭王十五年
神德王(在位:912年—917年)
乾化 912年四月—915年十月 4年 梁太祖年号,乾化二年为神德王元年
贞明 915年十一月—917年七月 3年 梁末帝年号,贞明元年为神德王四年
景明王(在位:917年—924年)
贞明 917年七月—921年四月 5年 梁末帝年号,贞明三年为景明王元年
龙德 921年五月—923年七月 3年 梁末帝年号,龙德元年为景明王五年
同光 923年七月—924年八月 2年 唐庄宗年号,同光元年为景明王七年
景哀王(在位:924年—927年)
同光 924年八月—926年四月 3年 唐庄宗年号,同光二年为景哀王元年
天成 926年四月—927年十一月 2年 唐明宗年号,天成元年为景哀王三年
敬順王(在位:927年—935年)
天成 927年十一月—930年二月 4年 唐明宗年号,天成二年为敬順王元年
长兴 930年二月—933年 4年 唐明宗年号,长兴元年为敬順王四年
应顺 934年正月—四月 4个月 唐闵帝年号,应顺元年为敬順王八年
清泰 934年四月—935年十一月 2年 唐末帝年号,清泰元年为敬順王八年

長安國

長安國之年号
年号 起讫时间 君主 使用时间 备注
慶雲 822年 金憲昌 1年 [5]

後百濟

後百濟之年號
年号 起讫时间 君主 使用时间 备注
正開 901年—936年 甄萱甄神剑 36年

后高句丽(高丽/摩震/泰封)

後高句麗之年號
年号 起讫时间 使用时间 备注
弓裔(在位:901年—918年)
武泰 904年-905年 2年 改国号摩震
聖冊 905年-911年 7年
永德萬歲 911年-914年 4年 改国号泰封
政開 914年-918年 5年

高麗

高麗之年號
年号 起讫时间 使用时间 备注
高麗太祖(在位:918年—943年)
天授 918年六月—933年三月 16年
长兴 933年三月—十二月 10个月 唐明宗年号,长兴四年为太祖十六年,933年,高丽始行后唐年號。之后,使用後唐後晋后汉的年號
应顺 934年正月—四月 4个月 唐闵帝年号,应顺元年为太祖十七年
清泰 934年四月—938年七月 5年 唐末帝年号,清泰元年为太祖十七年
天福 938年七月—943年 6年 晋高祖年号,天福三年,高丽开始使用,为太祖二十一年
高丽惠宗(在位:943年—945年)
天福 944年正月—七月 7个月 晋高祖年号,天福九年为惠宗元年
开运 944年七月—945年 2年 晋出帝年号,开运元年为惠宗元年
高丽定宗(在位:945年—949年)
开运 946年—948年九月 3年 晋出帝年号,开运三年为定宗元年
乾祐 948年九月—949年 2年 汉隐帝年号,乾祐元年为定宗三年
高丽光宗(在位:949年—975年)
光德 950年正月—951年十二月 2年
广顺 951年十二月—954年正月 4年 周太祖年号,之后,使用後周的年號,广顺元年为光宗二年
显德 954年正月—960年正月 7年 周世宗年号,显德元年为光宗五年
峻豐 960年正月—963年十二月 4年 本是宋太祖的建隆年号,高丽王朝避讳太祖讳“建”字和世祖讳“隆”字,改以“峻”字和“丰”字代替。峻豐元年为光宗十一年
乾德 963年十二月—968年十一月 6年 宋太祖年号,乾德元年为光宗十四年
开宝 968年十一月—975年 8年 宋太祖年号,开宝元年为光宗十九年
高丽景宗(在位:975年—981年)
开宝 976年正月—十二月 1年 宋太祖年号,开宝九年为景宗元年
太平兴国 976年十二月-981年 6年 宋太宗年号,太平兴国元年为景宗元年
高丽成宗(在位:981年—997年)
太平兴国 982年—984年十一月 3年 宋太宗年号,太平興國七年为成宗元年
雍熙 984年十一月—987年 4年 宋太宗年号,雍熙元年为成宗三年
端拱 988年—989年 2年 宋太宗年号,端拱元年为成宗七年
淳化 990年—994年二月 5年 宋太宗年号,淳化元年为成宗九年
统和 994年二月—997年 4年 辽圣宗年号,成宗十三年开始使用辽朝年号,为统和十二年
高丽穆宗(在位:997年—1009年)
统和 998年—1009年 12年 辽圣宗年号,统和十六年为穆宗元年
高丽显宗(在位:1009年—1031年)
统和 1010年—1012年十一月 3年 辽圣宗年号,统和二十八年为显宗元年
開泰 1012年十一月—1015年 4年 辽圣宗年号,开泰元年为显宗三年
大中祥符 1016年 1年 宋真宗年号,显宗七年开始使用北宋年号,为大中祥符九年
天禧 1017年—1022年二月 6年 宋真宗年号,天禧元年为显宗八年
乾兴 1022年二月—四月 2个月 宋真宗年号,乾兴元年为显宗十三年
太平 1022年四月—1031年 10年 辽圣宗年号,显宗十三年开始使用辽朝年号,为太平二年
高丽德宗(在位:1031年—1034年)
太平 1032年—1034年 3年 辽圣宗年号,高丽没有用辽兴宗的年号,太平十二年为德宗元年
高丽靖宗(在位:1034年—1046年)
太平 1035年—1038年八月 4年 辽圣宗年号,高丽没有用辽兴宗的年号,太平十五年为靖宗元年
重熙 1038年八月—1046年 9年 辽兴宗年号,重熙七年为靖宗四年
高丽文宗(在位:1046年—1082年)
重熙 1047年—1055年八月 9年 辽兴宗年号,重熙十六年为文宗元年
清宁 1055年八月—1064年 10年 辽道宗年号,清宁元年为文宗九年
咸雍 1065年—1074年 10年 辽道宗年号,咸雍元年为文宗十九年
大康 1075年—1082年 8年 辽道宗年号,大康元年为文宗二十九年
高丽顺宗(在位:1082年—1083年)
大康 1083年 1年 辽道宗年号,大康九年为顺宗元年
高丽宣宗(在位:1083年—1094年)
大康 1084年 1年 辽道宗年号,大康十年为宣宗元年
大安 1085年—1094年 10年 辽道宗年号,大安元年为宣宗二年
高丽献宗(在位:1094年—1095年)
寿昌 1095年 1年 辽道宗年号,寿昌元年为献宗元年,七月开始施行
高丽肃宗(在位:1095年—1105年)
寿昌 1096年—1101年二月 6年 辽道宗年号,寿昌二年为肃宗元年
乾统 1101年二月—1105年 5年 辽天祚帝年号,乾统元年为肃宗六年
高丽睿宗(在位:1105年—1122年)
乾统 1106年九月—1110年 4年 辽天祚帝年号,乾统六年为睿宗元年
天庆 1111年—1116年四月 6年 辽天祚帝年号,天庆元年为睿宗六年
1116年四月—1122年 7年 天庆六年,高丽除去天慶年號,但用甲子
高丽仁宗(在位:1122年—1146年)
1123年—1140年 18年 高丽不用年號,但用甲子
皇统 1141年正月—1146年 6年 金熙宗年号,仁宗十九年开始使用金朝年号,为皇统元年
高丽毅宗(在位:1146年—1170年)
皇统 1147年—1149年十二月 3年 金熙宗年号,皇统七年为毅宗元年
天德 1149年十二月—1153年三月 5年 完颜亮年号,天德元年为毅宗三年
贞元 1153年三月—1156年二月 3年 完颜亮年号,贞元元年为毅宗七年
正豐 1156年二月—1161年十月 6年 本是完颜亮的正隆年号,高丽王朝避讳世祖讳“隆”字,改以“丰”字代替[7]。正豐元年为毅宗十年
大定 1161年十月—1170年 10年 金世宗年号,大定元年为毅宗十五年
高丽明宗(在位:1170年—1197年)
大定 1171年—1189年 19年 金世宗年号,大定十一年为明宗元年
明昌 1190年—1196年十一月 7年 金章宗年号,明昌元年为明宗二十年
承安 1196年十一月—1197年 2年 金章宗年号,承安元年为明宗二十六年
高丽神宗(在位:1197年—1204年)
承安 1198年—1200年 3年 金章宗年号,承安三年为神宗元年
泰和 1201年—1204年 4年 金章宗年号,泰和元年为神宗四年
高丽熙宗(在位:1204年—1211年)
泰和 1205年—1208年 4年 金章宗年号,泰和五年为熙宗元年
大安 1209年—1211年 3年 完颜永济年号,大安元年为熙宗五年,二月开始施行
高丽康宗(在位:1211年—1213年)
崇庆 1212年正月—1213年五月 2年 完颜永济年号,崇庆元年为康宗元年
至宁 1213年五月—九月 4个月 完颜永济年号,至宁元年为康宗二年
贞祐 1213年九月—十二月 3个月 金宣宗年号,贞祐元年为康宗二年
高丽高宗(在位:1213年—1259年)
贞祐 1214年—1224年 11年 金宣宗年号,贞祐二年为高宗元年,1217年九月后,高丽没有用興定元光的年号,用至贞祐十一年
1224年—1259年 36年 高宗十一年,以金國衰微不用年號
高丽元宗(在位:1259年—1274年)
中統 1260年—1264年八月 5年 元世祖年号,元宗元年开始用蒙元年号,为中统元年
至元 1264年八月—1274年 11年 元世祖年号,至元元年为元宗五年
高丽忠烈王(在位:1274年—1308年)
至元 1275年—1294年 20年 元世祖年号,至元十二年为忠烈王元年
元贞 1295年—1297年二月 3年 元成宗年号,元贞元年为忠烈王二十一年
大德 1297年二月—1307年 11年 元成宗年号,大德元年为忠烈王二十三年
至大 1308年 1年 元武宗年号,至大元年为忠烈王三十四年
高丽忠宣王(在位:1308年—1313年)
至大 1309年—1311年 3年 元武宗年号,至大二年为忠宣王元年
皇庆 1312年—1313年 2年 元仁宗年号,皇庆元年为忠宣王四年
高丽忠肃王(在位:1313年—1330年)
延祐 1314年—1320年 7年 元仁宗年号,延祐元年为忠肃王元年
至理 1321年—1323年 3年 本是元英宗的至治年號,高麗王朝避諱成宗諱「治」字,改以「理」字代替[8]。至理元年为忠肃王八年
泰定 1324年—1328年二月 5年 元泰定帝年号,泰定元年为忠肃王十一年
致和 1328年二月—九月 7个月 元泰定帝年号,致和元年为忠肃王十五年
天顺 1328年九月 1个月 元天顺帝年号,天顺元年为忠肃王十五年
天曆 1328年九月—1330年五月 3年 元文宗年号,天历元年为忠肃王十五年
至顺 1330年五月—十二月 7个月 元文宗年号,至顺元年为忠肃王十七年
高丽忠惠王(在位:1330年—1332年)
至顺 1331年—1332年二月 2年 元文宗年号,至顺二年为忠惠王元年
高丽忠肃王(在位:1332年—1339年)
至顺 1332年二月—1333年十月 2年 元文宗年号,至顺三年为忠肃王后元年
元统 1333年十月—1335年十一月 3年 元惠宗年号,元统元年为忠肃王后二年
至元 1335年十一月—1339年 5年 元惠宗年号,至元元年为忠肃王后四年
高丽忠惠王(在位:1339年—1344年)
至元 1340年 1年 元惠宗年号,至元六年为忠惠王后元年
至正 1341年—1344年 5年 元惠宗年号,至正元年为忠惠王后二年
高丽忠穆王(在位:1344年—1348年)
至正 1345年—1348年 4年 元惠宗年号,至正五年为忠穆王元年
高丽忠定王(在位:1348年—1351年)
至正 1349年—1351年 3年 元惠宗年号,至正九年为忠定王元年
高丽恭愍王(在位:1351年—1374年)
至正 1352年—1369年五月 18年 元惠宗年号,至正十二年为恭愍王元年,至正十六年一度停用至正年号,至正二十九年五月废除至正年号
洪武 1370年七月—1374年 5年 明太祖年号,恭愍王十九年,开始用明朝年号,为洪武三年
高丽禑王(在位:1374年—1388年)
洪武 1375年—1377年二月 2年 明太祖年号,洪武八年为禑王元年
宣光 1377年二月—1378年九月 2年 元昭宗年号,禑王三年用北元年号,为宣光八年
洪武 1378年九月—1388年六月 11年 明太祖年号,洪武十一年为禑王四年
高丽昌王(在位:1388年—1389年)
洪武 1388年六月—1389年十一月 2年 明太祖年号,洪武二十一年为昌王元年
高丽恭让王(在位:1389年—1392年)
洪武 1389年十一月—1392年七月 4年 明太祖年号,洪武二十二年为恭让王元年
高麗統治地區其他不詳的年號
年號 起訖時間 使用年數 備注
延祥 王應麟玉海》記載是高麗的年號,年代不明。[9]
立炎 《黃驪郡夫人金氏墓誌》中的紀年為「大宋立炎四年庚戌」,[10]「立炎」即為南宋「建炎」年號,民間避諱太祖諱「建」字改以「立」字代替。
洪虎 韓國高麗大學圖書館藏《中庸朱子或問》書末記載洪虎四年七月朱墨再版。[11]。「洪虎」即為明朝「洪武」年號,民間避諱惠宗諱「武」字改以「虎」字代替。

大為國

大為國之年號
年号 起讫时间 君主 使用时间 备注
天開 1135年—1136年 妙清 2年

朝鮮王朝

1392年朝鮮王朝建立,以此年(壬申年)為開國元年。朝鮮王朝先後一直為明朝清朝的藩属。明朝时期使用明朝年号,清朝时期使用清朝年号或沿用崇禎紀元

朝鮮王朝之年號
年号 起讫时间 使用时间 备注
朝鲜太祖(在位:1392年—1398年)
洪武 1392年—1398年 7年 明太祖年号,洪武二十五年为太祖元年
朝鲜定宗(在位:1398年—1400年)
建文 1399年—1400年 2年 朱允炆年号,建文元年为定宗元年
朝鲜太宗(在位:1400年—1418年)
建文 1401年—1402年六月 2年 朱允炆年号,建文三年为太宗元年
洪武 1402年六月—十二月 六个月 明成祖年号,洪武三十五年为太宗二年
永樂 1403年—1418年 16年 明成祖年号,永乐元年为太宗三年
朝鲜世宗(在位:1418年—1450年)
永乐 1419年—1424年 6年 明成祖年号,永乐十七年为世宗元年
洪熙 1425年 1年 明仁宗年号,洪熙元年为世宗七年
宣德 1426年—1435年 10年 明宣宗年号,宣德元年为世宗八年
正统 1436年—1449年 14年 明英宗年号,正统元年为世宗十八年
景泰 1450年 1年 明景帝年号,景泰元年为世宗三十二年
朝鲜文宗(在位:1450年—1452年)
景泰 1451年—1452年 2年 明景帝年号,景泰二年为文宗元年
朝鲜端宗(在位:1452年—1455年)
景泰 1453年—1455年闰六月 3年 明景帝年号,景泰四年为端宗元年
朝鲜世祖(在位:1455年—1468年)
景泰 1455年闰六月—1457年正月 3年 明景帝年号,景泰六年为世祖元年
天顺 1457年正月—1464年 8年 明英宗年号,天顺元年为世祖三年
成化 1465年—1468年 4年 明宪宗年号,成化元年为世祖十一年
朝鲜睿宗(在位:1468年—1469年)
成化 1469年 1年 明宪宗年号,成化五年为睿宗元年
朝鲜成宗(在位:1469年—1494年)
成化 1470年—1487年 18年 明宪宗年号,成化六年为成宗元年
弘治 1488年—1494年 7年 明孝宗年号,弘治元年为成宗十九年
朝鮮燕山君(在位:1494年—1506年)
弘治 1495年—1505年 11年 明宪宗年号,弘治八年为燕山元年
正德 1506年正月—九月 八个月 明武宗年号,正德元年为燕山十二年
朝鲜中宗(在位:1506年—1544年)
正德 1506年九月—1521年 16年 明武宗年号,正德元年为中宗元年
嘉靖 1522年—1544年 23年 明世宗年号,嘉靖元年为中宗十七年
朝鲜仁宗(在位:1544年—1545年)
嘉靖 1545年 1年 明世宗年号,嘉靖二十四年为仁宗元年
朝鲜明宗(在位:1545年—1567年)
嘉靖 1546年—1566年 21年 明世宗年号,嘉靖二十五年为明宗元年
隆庆 1567年—1567年 1年 明穆宗年号,隆庆元年为明宗二十二年
朝鲜宣祖(在位:1567年—1608年)
隆庆 1568年—1572年 5年 明穆宗年号,隆庆二年为宣祖元年
万历 1573年—1608年 36年 明神宗年号,万历元年为宣祖六年
朝鮮光海君(在位:1608年—1623年)
万历 1609年—1620年七月 12年 明神宗年号,万历三十七年为光海元年
泰昌 1620年八月—十二月 四个月 明光宗年号,泰昌元年为光海十二年
天启 1621年—1623年三月 3年 明熹宗年号,天启元年为光海十三年
朝鲜仁祖(在位:1623年—1649年)
天启 1623年三月—1627年 5年 明熹宗年号,天启三年为仁祖元年
崇祯 1628年—1637年二月 10年 朱由检年号,崇祯元年为仁祖六年
崇德 1637年二月—1643年 7年 皇太极年号,崇德二年为仁祖十五年
顺治 1644年—1649年 6年 清世祖年号,顺治元年为仁祖二十二年
朝鲜孝宗(在位:1649年—1659年)
顺治 1650年—1659年 10年 清世祖年号,顺治七年为孝宗元年
朝鲜显宗(在位:1659年—1674年)
顺治 1660年—1661年 2年 清世祖年号,顺治十七年为显宗元年
康熙 1662年—1674年 13年 清圣祖年号,康熙元年为显宗三年
朝鲜肃宗(在位:1674年—1720年)
康熙 1675年—1720年 46年 清圣祖年号,康熙十四年为肃宗元年
朝鲜景宗(在位:1720年—1724年)
康熙 1721年—1722年 2年 清圣祖年号,康熙六十年为景宗元年
雍正 1723年—1724年 2年 清世宗年号,雍正元年为景宗三年
朝鲜英祖(在位:1724年—1776年)
雍正 1725年—1735年 11年 清世宗年号,雍正三年为英祖元年
乾隆 1736年—1776年 41年 清高宗年号,乾隆元年为英祖十二年
朝鲜正祖(在位:1776年—1800年)
乾隆 1777年—1795年 19年 清高宗年号,乾隆四十二年为正祖元年
嘉庆 1796年—1800年 5年 清仁宗年号,嘉庆元年为正祖二十年
朝鲜纯祖(在位:1800年—1834年)
嘉庆 1801年—1820年 20年 清仁宗年号,嘉庆六年为纯祖元年
道光 1821年—1834年 14年 清宣宗年号,道光元年为纯祖二十一年
朝鲜宪宗(在位:1834年—1849年)
道光 1835年—1849年 15年 清宣宗年号,道光十五年为宪宗元年
朝鲜哲宗(在位:1849年—1863年)
道光 1850年 1年 清宣宗年号,道光三十年为哲宗元年
咸丰 1851年—1861年 11年 清文宗年号,咸丰元年为哲宗二年
同治 1862年—1863年 2年 清穆宗年号,同治元年为哲宗十三年
朝鮮高宗(在位:1863年—1897年)
同治 1864年—1874年 11年 清穆宗年号,同治三年为高宗元年
光绪 1875年—1894年 20年 清德宗年号,光绪元年为高宗十二年
開國 1392年—1895年 504年 以1392年朝鲜王朝建立之年(壬申年)為開國元年,时为朝鲜太祖元年,明朝洪武二十五年
江華條約》「大朝鮮國開國四百八十五年」,时为1876年,朝鲜高宗十三年,清朝光绪二年
濟物浦條約》「大朝鮮國開國四百九十一年」,《朝美修好通商條約》「大朝鮮國開國四百九十一年即中國光緒八年」,时为1882年,朝鲜高宗十九年
漢城條約》「大朝鮮國開國四百九十三年」,时为1885年1月,朝鲜高宗二十一年,清朝光绪十年
《朝鮮實錄·高宗實錄》三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軍國機務處進議案:一,從今以後,國內外公私文牒,書開國紀年事」,时为1894年,朝鲜王朝开国五百零三年,清朝光绪二十年
建陽 1896年1月1日—1897年8月14日 2年 太陰太陽曆切換至公历,改開國五百零四年舊曆十一月十七日為建陽元年新曆1月1日,建陽元年為高宗三十三年

大韓帝國

大韓帝國之年號
年号 起讫时间 使用时间 备注
朝鮮高宗
朝鮮高宗(在位:1897年—1907年)
光武 1897年8月14日-1907年8月2日 11年
朝鮮純宗(在位:1907年—1910年)
隆熙 1907年8月2日-1910年8月29日 4年

朝鮮日佔時期

1910年,日韓合併朝鮮半島成為日本殖民地,故使用日本年號,时为明治四十三年。

大韓民國

大韓民國未使用年號,陸續改用大韓民國紀年(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年1919年为元年)、檀君紀元(以東國通鑑记载的檀君建立古朝鲜之年公元前2333年为元年)、公历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鲜自1997年至2024年使用主體年號,以金日成出生年1912年为主体元年。[12]截至結束使用時,主體年號已使用27年,終止紀年的年份2024年對應主體113年。[13]

注釋

  1. ^ 王仲殊,《東晉南北朝時代中國與海東諸國的關係》,《考古》1989年第11期,1027-1040頁。
  2. ^ 耿鐵華、楊春吉,〈中原高句麗碑考釋〉,《通化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1期,通化師範學院,2001年2月,第4頁。
  3. ^ 李承浩(이승호),〈高句麗的稱元法和年號運用(고구려의稱元法과年號운용)〉,《歷史研究(사학연구)》第138期,韓國歷史協會,2020年6月,第127-169頁。
  4. ^ 黃壽永,《高句麗延嘉七年銘金銅如來立像》,《美術資料》1963年第8期。
  5. ^ 王承禮,《中國東北的渤海國與東北亞》,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381頁,ISBN 9787806264980
  6. ^ 李殿福《高句麗的考古學》,《東北考古研究》第2卷,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83頁,ISBN 7534813638
  7. ^ 高麗史》卷十八 毅宗十年閏月:“是月,金改貞元四年爲正隆元年,避世祖諱,以豐字代隆字,行之。”
  8. ^ 東文選》卷一一八〈螢源寺寶鑑國師塔碑〉 :「至至理二年冬十月感疾,移錫于松林寺。」
  9. ^ 王應麟《玉海》卷十三。
  10. ^ 梨花女子大學校韓國女性研究所編,《韓國女性關係資料集:中世篇(中)》,韓國首爾,梨花女子大學校出版部,1985,第552頁。
  11. ^ 보물 중용주자혹문(1981-1) (中庸朱子或問(1981-1)). 大韓民國文化遺產管理局. [2023-01-05]. 
  12. ^ Ben Piven. North Korea celebrates 'Juche 101'. Al Jazeera. 2012-04-10 [2013-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3). 
  13. ^ 朝鲜弃用主体纪年或为加速金正恩个人崇拜. 韓聯社. 2024-10-17 [2024-10-17]. 

參考文獻

  • ^ 徐红岚. 中日朝三国歷史纪年表.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年5月. ISBN 7538246193 (中文). 
  • ^ 松橋達良. 元号はやわかり—東亜歷代建元考. 砂書房. 1994年7月. ISBN 4915818276 (日语). 
  • ^ 簡江作. 韓國歷史與現代韓國.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5年. ISBN 9570519894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