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仁老
朴仁老(1561年—1642年),号芦溪、无何翁,是朝鲜爱国主义诗人,与郑澈和尹善道一起被称为朝鲜“三大国语诗人”,是续郑澈后的朝鲜又一位歌辞大家,两人被誉为朝鲜歌辞双壁。他的作品主要收录于《芦溪集》(共三卷),其中包括8篇歌辞,60首时调和数以百计的汉文诗歌和散文。[1]:601-609[2]:238-239
朴仁老 | |
---|---|
诗人 | |
朝代 | 朝鮮王朝 |
姓名 | 朴仁老 |
字 | 德翁 |
號 | 芦溪、无何翁 |
出生 | 1561年 朝鲜庆尚道永川 |
逝世 | 1642年(80—81歲) |
著作 | |
| |
生平
1561年,朴仁老生于庆尚道永川的一个仕宦家庭。他的父亲性格刚直,清廉,曾任承议副尉(正八品),但家境清寒。朴仁老自幼聪明,13岁时作汉文诗《戴胜吟》,有“神童”之誉。他在少年时代不仅学习诗文,还学习骑马射箭等武艺,并从事农业劳动。[1]:601[2]:238
壬辰倭乱期间,朴仁老投笔从戎,屡建战功。武科及第后,他先是出任水门将官职,后在罗浦任万户之职。任职期间,他忠于职守,为官清廉,关心百姓。离任时,士兵们为他立了清德善政碑。之后,他被任命为江左节度使成允文旗下的统舟师,后成为成允文的幕僚,为其出谋划策、制定作战方案。[2]:238
战争结束后,朝鲜党争严重,“尚文鄙武”之风盛行。朴仁老对朝廷感到愤慨和失望,于是辞官回乡,在芦溪隐居。1626年,后金入侵朝鲜。朝鲜朝廷为了安定民心,派一些按察使到地方限制地主豪绅对农民的剥削。朴仁老作歌辞《岭南歌》称颂岭南按察使李谨元在整顿混乱局面,安定人民生活的事迹。1636年,清兵再次入侵,朝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朴仁老愤恨地写下汉诗《述怀》:“报国初心久未成,孤眠长夜恼愁情。梦中驰入辽阳路,射杀单于奏凯声。”1642年,朴仁老去世,时年82岁。[1]:602[2]:238-239
文学成就
朴仁老在文学上最突出的成就是歌辞 。《芦溪集》中收录有8篇“芦溪歌辞”:《太平词》、《船上叹》、《沙堤曲》、《陋巷词》、《陶山歌》、《独乐堂》、《岭南歌》、《芦溪歌》。[1]:602[2]:239
《太平词》创作于1598年冬。朴仁老作为成允文的幕僚,前往倭寇在朝鲜的最后一个据点釜山。当时,倭寇已经一败涂地,仓皇逃往本国。《太平词》是朴仁老在釜山停留十几天后,回到本营创作了慰劳将士们的凯歌。《太平词》以自豪之情叙述朝鲜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热爱和平开始,然后转入以愤怒的笔调回忆倭寇入侵的暴行,“岛夷百万,一朝入侵。亿万惊魂,刀锋所逼。平原积尸,可与山齐。雄都巨邑,成豺狼窟。”,接着描写了朝鲜与明朝联军击败入侵者的场面,“猛将如龙,勇士如云。旌旗蔽空,逶迤万里。兵声大振,震撼山岳。御营大将,冲锋陷阵。如风之狂,若雷之迅。清正贼魁,已陷掌中。”最后,描写的是朝鲜人民在胜利后的喜悦,“五色祥云,片片腾空。扬弓举矢,高唱凯歌。人人欢呼,声震云霄。” 和对永久和平的渴望,“亿万斯年,兵戈永息,耕田凿井,击壤而歌”。[1]:602-604[2]:239-240
《船上叹》是另一首以爱国和国防为主题的歌辞。作品开头描述的是朴仁老作为统舟师登船去往釜山的满腔热忱,“身老而多病,今日任舟师。乙巳炎夏日,来镇东营地。病魔虽缠身,安能坐养息?”,以及豪情壮志“腰间插长剑,慷慨登兵船。满怀愤恨意,圆睁怒双眼。遥望对马岛,风卷残云漫。浮云天边积,苍波浩水远。天际与海波,茫茫一色连。”接着,作者抒发了对朝鲜文明遭到倭寇践踏的悲愤之情,“吾东方文物,可比汉唐宋。国运多不幸,海丑逞凶残。未能雪国耻,蒙万世之羞。”然后,作者抒发了为国杀敌的勇气与决心,“我尚存一命,手足亦齐全。对此鼠狗贼,岂能怀畏惧?飞身上战船,率先冲向前。横扫入侵敌,如风卷落叶!”。歌辞的最后是作者对和平的赞美,“战船无所事,渔舟逐水行。春风秋月下,高枕无可忧。圣代太平岁,重温和平年。”[1]:604-605[2]:240-241
《沙堤曲》和《芦溪歌》是两篇山水田园歌辞。《沙堤曲》是作者到访挚友李德馨,在龙津江岸沙堤上的亭子所作。《芦溪歌》是朴仁老76岁时在芦溪所作,表达了作者认为世间名利如浮云,变化无常,即使三公贵族也没有永恒的大自然珍贵的“安贫乐道”理念,“留恋山水,愈老愈烈。三公虽贵,何换江山。此言狂妄,招来讥笑。纵然如此,我心依旧。世间名利,如同浮云。寄情山水,度过此生。无思无虑,性情纯然。春天日长,斜拿钓竿。葛巾布衣,落座钓台。山雨已过,天空晴朗。微风吹来,水面如镜。水底清澈,游鱼可数。鱼儿无忌,不忍垂钓。”[1]:605-606[2]:244
《独乐堂》和《陶山曲》是作者寻访朝鲜名儒李彦迪在庆州玉山故居“独乐堂”和他的继承人李滉在礼安的书院后所作的述怀之作。《岭南歌》是首颂歌。作者在此篇中揭露了壬辰倭乱期间百姓受到地方豪绅的残酷剥削,以及对岭南按察使李谨元政绩的赞扬,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陋巷词》是朴仁老在50岁左右辞官归田后,挚友李德馨写信问候其生活后,他写的回信,是篇描写作者穷苦潦倒生活的现实主义歌辞,“陋巷深处,草棚为屋。风朝雨夕,腐秸当柴。三合粗饭,五合稀粥。烟雾腾腾,弥漫茅屋。锅巴汤水,半冷半热。饥肠辘辘,聊以充腹。”[1]:606-608[2]:242-244
评价
李溟曾如是评价朴仁老的诗:“所著诗文歌辞字字句句皆出于忧国之情”[2]:239。
《行状》的作者郑葵阳说他:“胸次爽旷,意思水涌,即大篇文章,把笔便成。叙事讽物,蓄得无限意趣,使人听之不觉手舞足蹈,虽顽夫亦酒如也”[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