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伏威
杜伏威(583年—623年5月2日),名尧,字伏威,以字行[1],齐州章丘县(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隋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领导者之一。
杜伏威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 齐州章丘 |
逝世 | 624年 長安 |
国籍 | 隋朝 |
职业 | 政治人物 |
活跃时期 | 7世纪 |
经历
| |
代表作
|
生平
自幼家贫,惯于偷盗,與辅公祏是刎颈之交。辅公祏常从姑家里偷羊送给杜伏威吃。因盗案案发,官府追捕,两人落草为寇,时年十六。大业九年(613年)逃窜到长白山(今山东章丘东北)地区,组织山贼,与辅公祏率众起义。后转战到淮南,渐渐扩张势力,自称将军,陆续合并苗海潮部、赵破阵部等起义军,势力大增,屯併六合,威胁江都(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境),江都留守派校尉宋颢前来镇压,杜伏威用计将其引入芦苇荡中,放火将其烧死。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隋炀帝派虎牙郎将公孙上哲率军前往鎮壓,双方战于盐城(今江苏盐城),公孙上哲军队被全歼。次年(617年)伏威又击败名將陈稜率领的隋军,乘胜破高邮,之后在淮南的历阳(今安徽省和县)自称总管,以辅公祏为长史,又合并江淮各部,占有江淮间广大地区。伏威善治军,能與将士同甘共苦,每次战斗,将士皆奋勇冲杀,争效死力。所获财物,皆赏将士;战死者,以其妻妾殉葬。故将士皆为他战,所向无敌。伏威又實施减赋税、废殉葬、惩贪污等措施,逐渐赢得了民众的信任。
大业十四年(618年),杜伏威向东都(今河南洛阳)越王杨侗称臣,獲封为楚王,拜东道大总管。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由于唐朝实力强大,便归安于唐朝,授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大使、上柱国,封吴王,赐姓李,预宗正属籍,封其子杜德俊为山阳公。次年,击败李子通,将根据地迁至江南的丹阳[需要消歧义](今江苏南京)。武德四年,唐軍攻圍洛陽,伏威遣兵助戰。
武德五年(622年),秦王李世民鎮壓河北劉黑闥、徐圓朗,連下十餘城,淮北震動,七月,召杜伏威入朝,臨行前以辅公祏留守丹陽[需要消歧义],将兵权交给右将军王雄诞,辅公祏心生不满。武德六年(623年)春正月[2],朝廷以伏威為太子太保兼行台尚書令,位在齐王李元吉之上,以示宠遇。同年八月,辅公祏伪称接到杜的命令起兵反唐,兵败被杀。此时距杜伏威和辅公祏共同起事已十三年。武德六年三月廿七日(623年5月2日),杜伏威因为忧惧而死,虚岁四十一。兵败后,辅公祏伪造的书信被发现,唐高祖不辨真假便除去杜伏威之官,并籍没其家眷。贞观五年二月廿一日(631年3月29日),唐太宗诏令以国公礼安葬杜伏威,派别将戴士文监护丧事,当年四月庚寅廿日己酉(631年5月26日)将杜伏威安葬于雍州万年县义善乡少陵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