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葆家

台灣藝術家

林葆家(1915年12月18日—1991年8月),台灣陶藝家,被稱為台灣現代陶藝之父。

生平

出身社口大夫第與留日

林葆家1915年12月18日,於台灣台中州社口庄出生,社口大夫第林振芳為其祖父。1928年大社岸裡小學(1916年葫蘆墩公學校大社分校、1918年為岸裡公學校)。1934至1936年台中一中,畢業之後曾赴日學醫,轉讀日本立命館大學。因與志趣相違,徵詢家鄉父母同意後,入日本京都高等工藝學校窯業科(今京都工藝纖維大學)學習。1936年7月赴北陸石川縣小松城製陶所見學,至1938年9月,在京都市立陶瓷試驗所、石川縣小松市城南製陶所株式會社,鑽研陶瓷相關的原料、釉藥、顏料、窯爐與燒成等科學[1]

陶瓷事業開創

1939年返回台中,11月與黃順霞結婚締結連理。1940年成立明治製陶所,從事碗、杯、盤等餐具開始,然後陸續是陶質便器以及硬質壁面陶磚製作。製陶所期間,常去苗栗南庄、福基,大甲東,甚至宜蘭探勘土-石,採樣進行試驗。1941年台灣陶瓷公會聘為理事兼審查委員(共8位;台灣人3位,北部是蔡福,南部 辛文恭,理事長是日本人 芝原千三郎)。1945~1947年3月,戰後受聘為「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日產接收委員。並擔任工礦公司苗栗陶瓷廠工務課長,再至新竹分公司任廠長。228 事件蔓延後離職[1][2]

成立陶林工坊

1948年返鄉成立個人工作室,開發烤花用陶瓷顏料,在器血本燒後的釉面,以這些顏料書寫文字或轉印圖紋,然後在爐火溫度 730~750℃ 燒付,適合製作贈品。1949年創立「陶林工坊」從事研究:以在地礦藏原料搭配,進行釉藥方面的實驗與調配,以現代思維來表現傳統工藝之美。1950年擔任萬華金義合行廠長,任職期間設計、構築電爐供應釉上彩燒付使用,指導開發瓷質湯匙柄端穿孔的吊燒技術,並改良坯土配方,釉藥調整,重新構築窯爐與指導燒成技法,提升產能與產品品質。至於釉藥調整方面重要的改善是:捨棄生鉛原料是兼顧環保與飲食衛生的改變;添加適量的氧化鋅可以讓熟成釉的性質更佳[1]

1957年常駐宜蘭蘇澳羅東,探勘當地的長石、硅石、石灰石等礦藏;採掘樣品其性質並嚐試調配檢視其是否可資窯業之應用。期間,協助設立在宜蘭的「寶山陶瓷廠」改良製作電熱瓷壺的技術[1]

1959~1961年任職北投中華藝術陶瓷首任廠長,指導傳統古陶瓷製作:釉下青花及釉上彩。1962年6月,協助任克重先生調配專為「骨灰罐」鑄漿成形的坯料以及釉藥。1960年10月~12月,駐廠協助鶯歌大新窯業公司製作馬賽克小瓷磚及3.6 吋白色壁磚[1]

1963~1966年開設台灣長石公司(台北縣板橋鎮南雅東路浦仔溝旁)。1966~1974年遷居鶯歌,協助改進製陶技術。提供知識與實務心得給業界,期能提升水平。台灣陶瓷工業同業公會聘為顧問。1969 年起於《窯業月刊》雜誌專欄撰寫「陶瓷器初級講座」4年共專文45篇。並受聘 擔任教育廳、陶瓷公會 1969 年在鶯歌為業者開辦的「陶瓷工業訓練班」,講授陶瓷知識和技術。在自家工作室、運用在地黏土調配、製作「朱泥」孟臣罐以及仿宋瓷開片釉的茶具組,以及兼具哲學意味的「八分杯」[1][2]

薪傳教育與晚年

1974年, 台灣省手工業研究中心(草屯)聘為陶瓷組顧問,定期講授陶瓷工藝課程。分別受聘為台北縣市設有陶瓷工藝科組的大專院校的兼任專業教師(陸續為國立藝專文化大學實踐家專等),講授陶瓷科學與技法等,指導演練與實務操作。開設「陶林陶藝」教室,親自講授至 1991 年辭世,教室運作持續至 2010 年。1983年10月 受聘為金門陶瓷廠技術顧問。 11月 受聘為行政院研考會出國深造案之著作評審委員。 12月應邀主講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主辦之「如何調配合用的釉」、「釉缺陷矯治法」。1985年擔任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邀聘擔任該所“約僱技術員”之術科、學科、口試的主考委員[1][3]

1991年8月 於花蓮離世[4]

榮譽與展覽

1978年10月 陶林陶藝 師生作品聯展於省立博物館(「土與火焰協奏曲」)[2][4]

1979年10月 與大韓民國「月刊展示會」簽訂在 漢城 舉辦陶藝展,所得價款全數捐贈予兒童福利基金會[2][4]

1980年4月 陶林陶藝 師生作品聯展於省立博物館(「土與火焰協奏曲」)[4]

1981年8月 受邀、帶領陶林學員至琉球那霸市與當地作陶家合辦作品發表[4]

1981年10月 與宋光梁(創會理事長)、趙天水及業界同好籌組成立「中華民國陶業研究學會」[4]。(2015 更名的「台灣陶瓷學會」)。

1984年1月與四十六位美術名家聯合展出陶藝與瓷畫,以大家的成就鼓勵民眾學習風氣。4月獲頒中華民國陶業研究學會「陶藝研究獎」[4]。 7月主講「陶業研究學會」在鶯歌舉辦的「陶瓷釉藥與彩飾」。

1985年8月在國產汽車公司台北陳列館 舉辦第3次「土與火焰協奏曲」陶林師生聯展[4]

1986年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4]

1987年臺中縣立文化中心「林葆家藝術歸鄉」陶藝個展[4]

1989年獲台中縣傑出藝術家「金穗獎」。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國家畫廊舉行陶藝個展[4]

1990年印象藝術中心個展。台北縣立文化中心「林葆家陶藝展」[2][4]

1991年台中縣藝術薪火相傳-美術家接力展-林葆家 陶藝展[4]

2012年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於鶯歌陶瓷博物館,策辦「陶林葉茂-林葆家生命史回顧與傳習成果展」[5]

作品風格

林葆家專精於釉藥的研究,創造出許多珍奇的釉色,應用宋朝清瓷的單一色釉,與元代銅紅相融合,並運用在他的作品上,並利用來自台灣本土的泥土,發展現代陶藝,展現台灣文化的主體性。作品以傳統風格端莊,拉坏成型為主。常以優美大弧面創造器體的豐腴圓潤[6][7]

  • 〈無題〉(陶瓷,1974)國立臺灣美術館藏[7]
  • 〈釉裡紅與釉裡青〉(陶瓷,1988)國立臺灣美術館藏[8]
  • 〈靜〉(陶瓷,1988)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藏[9]
  • 〈綻放〉(陶瓷,1991)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藏[10]

參考來源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薛瑞芳. 林葆家的生平-不熄的火焰-林葆家生命史與陶瓷創作.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2012: 8–23. ISBN 9789860326642. 
  2. ^ 2.0 2.1 2.2 2.3 2.4 林葆家年表記事 (PDF). 台灣美術知識庫. [2023-06-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7-22). 
  3. ^ 林秀娟. 陶瓷工藝的菩薩-緬懷手工業研究所顧問林葆家先生.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2012: 24–36. ISBN 9789860326642.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王庭玫. 林葆家生平年表-不熄的火焰-林葆家生命史與陶瓷創作. 2012: 142–143. ISBN 9789860326642. 
  5. ^ 陶林葉茂-林葆家生命史回顧與傳習之路. imedia.culture.tw. [202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1) (中文(臺灣)). 
  6. ^ 林葆家. 非池中藝術網. [2023-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7). 
  7. ^ 7.0 7.1 林葆家-無題-國美典藏. ntmofa-collections.ntmofa.gov.tw. [202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8. ^ 林葆家. 文化部-典藏網. collections.culture.tw. [202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0) (中文(臺灣)). 
  9. ^ 林葆家. 文化部-典藏網. collections.culture.tw. [202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2) (中文(臺灣)). 
  10. ^ 林葆家. 文化部-典藏網. [2023-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7). 
  • <陶瓷器初級講座>《中國窯業》第1期(1968年3月1日)至第14期(1969年4月25日);第16期(1969年6月25日)至第24期(1970年3月25日)。《台灣窯業》第1期(1970年5月)至第10期(1971年2月);第12期(1971年4月)至第23期(1972年3月)。
  • <陶瓷器初級講座-論三寸六分角磁磚的胚土調配一般 作者簡介>,《中國窯業第六期》,(中國窯業雜誌社,民57年8月,頁13)
  • 薛瑞芳,<土與火焰的協奏曲-林葆家加先生彩釉繽紛的世界>,《台灣現代陶藝之父:林葆家紀念集》,(台中縣豐原市:中縣文化, 民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