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奧爾格·威廉

格奧爾格·威廉(德語:Georg Wilhelm 1595年11月13日—1640年12月1日),勃蘭登堡選帝侯,1619年兼任普鲁士公爵,並参与了三十年战争,但是他軟弱膽怯的個性,使勃蘭登堡遭受的傷害極大地加劇了,常被後代視為一個失敗君主的典型。

格奧爾格·威廉
勃蘭登堡選帝侯普鲁士公爵
統治1619年12月23日 — 1640年12月1日
前任約翰·西吉斯蒙德
繼任腓特烈·威廉
出生(1595-11-13)1595年11月13日
柏林
逝世1640年12月1日(1640歲—12—01)(45歲)
柯尼斯堡
安葬
王朝霍亨索倫王朝
父親約翰·西吉斯蒙德
母親普魯士的安娜
宗教信仰加爾文主義
簽名格奧爾格·威廉的签名

因為其領地(布蘭登堡-普魯士)長期缺少強有力的常備軍和裝備(軍力不到六千人),所以選帝侯被迫捲入三十年戰爭之後,面臨天主教的(神羅)帝國軍和新教的瑞典軍反覆入侵之時,兵災劫掠和無力抵抗讓人民損失慘重、流離失所,而選帝侯只能軟弱無助地在帝國和瑞典兩方來回搖擺。對人民雪上加霜的是,1630年代格奧爾格選帝侯新招募的一萬軍隊後因缺糧缺餉而嘩變,大肆劫掠勃蘭登堡的百姓;又加上傳染病和瘟疫橫行,都使領地殘破、人口銳減,由原來的超過120萬人減少到不足80萬(特別是勃蘭登堡人口減少過半),唯一破壞較少的是普魯士地區。於是在1637年,格奧爾格帶著全家躲到普魯士公國柯尼斯堡,過著半退休的生活,勃蘭登堡的實權與治國任務都(被迫)交給天主教的強勢首相施瓦岑貝格(1641年病逝),施瓦岑貝格得到神羅皇帝斐迪南三世的青睞和授命,讓勃蘭登堡在1635-1641年間成為帝國軍的同盟和補給地,首相本人也成為勃蘭登堡的實質獨裁者,盡心盡力地去為皇帝斐迪南三世服務。施瓦岑貝格唯一的政績,是逐步削弱了勃蘭登堡和柏林的議會權力,替格奧爾格之子的專制體制做好鋪路工作。

雖然格奧爾格生性怯弱、優柔寡斷,更缺少外交和軍事才幹,但他最大的優點是韌性極強,忍辱負重地捍衛祖業,譬如絕不放棄波美拉尼亞的繼承權、灌輸子女將收復失土作為人生的第一志業。因此當格奧爾格的無能無為統治,隨著他1640年病逝而結束後,其子腓特烈·威廉(綽號「偉大者」)以強烈的怒火繼承了布蘭登堡-普魯士。恰好國際局勢與外交氛圍突然轉向對勃蘭登堡有利,於是腓特烈·威廉帶領著一群對戰火苦難而痛心疾首的行政團隊立下兩大目標──富國、強兵:1.富國的方法是招徠移民、獎勵工商來重建經濟;2.強兵則是建立過萬的精銳常備軍,再也不讓布蘭登堡-普魯士的任何領地遭受外來入侵。於是從1640年開始,勃蘭登堡侯國(18世紀升格為「普魯士王國」)逐漸建立聞名全歐的軍國主義,一掃之前積弱不振的形象,闖蕩出「小型斯巴達」的名號。

家庭

1616年,格奧爾格·威廉與普法爾茨的伊莉莎白·夏洛特結婚,兩人共有1子2女:

  1. 路易絲·夏洛特(1617年—1676年),庫爾蘭公爵夫人
  2. 腓特烈·威廉(1620年—1688年),布蘭登堡選侯
  3. 海德薇希·索菲(1623年—1683年),黑森-卡塞爾伯爵夫人
格奧爾格·威廉
出生于:1595年11月13日逝世於:1640年12月1日
統治者頭銜
前任者:
約翰·西吉斯蒙德
勃蘭登堡選帝侯
普魯士公爵

1619年–1640年
繼任者:
腓特烈·威廉

參考資料

  • (德)賽巴斯提安·哈夫納著,周全譯,《不含傳說的普魯士》
  • (英)佩里·安德森著,劉北成、龔曉庄譯,《絕對主義國家的系譜》
  • (英)瑪格麗特·謝南著、王瓊淑譯,《普魯士的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