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上善,初唐時人,正史無傳,生卒年不詳,官至太子文學,編有《黃帝內經太素》三十卷。此書保存了早期的《素問》風貌,得到現代學者的重視,是研究《黃帝內經》的重要參考書。

林億《素問補注》序云:「及楊上善,纂而為太素,時則有全元起者,始為之訓解,闕第七一通。」據此,傳統上認為楊上善是隋代的人。

但《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都將楊上善著作列入,唐末杜光庭《道德經廣聖義》序中說:「太子司議郎楊上善,高宗時人,作道德集注真言二十卷。」《太素》標題作:「通直郎守太子文學臣楊上善奉敕撰注」,因此,《太素》一書是楊接受唐高宗的敕命而做的,顯見他應該是初唐時人。

《太素》一書在北宋後失傳,但在十九世紀時,日本學者在日本仁和寺发现《太素》残卷23卷,引起日本學界的重視。据日本森立之日语森立之《经籍访古志》载,该本係日本仁和三年旧抄本,由丹波赖基抄录,时当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原本由唐鑑真和尚傳至日本。後清朝楊守敬出使日本時取回這個版本,共二十三卷(缺第一、四、七、十六、十八、二十、二十一,共七卷)。蕭延平以此為底本,並參考袁昶的通隱堂本校勘而成,世稱蘭陵堂本或蕭延平本。後日本大阪オリエソト出版社《東洋醫學善本叢書》載入影印仁和寺古鈔卷子本,又增加後來找到的兩卷,即第十六、二十一卷,共二十五卷,是目前所知最為完善的《太素》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