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髎穴
此條目的语调或风格或許不适合百科全書。 (2009年6月23日) |
次髎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处。可在俯卧位,在第二骶后孔处取穴。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骶棘肌、第二骶后孔。皮肤由第一、二、三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臀中皮神经分布。左右两侧第二骶后孔之间距为33毫米和第三骶后孔的纵距为15.2~16.2毫米,在活体第二骶后孔和骶前孔的倾向约65度。个体略异。有补益下焦,强腰利湿之共用。主治病症同上髎穴,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常用穴。腰骶疼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痛经,疝气,下肢痿痹,及坐骨神经痛,盆腔炎。并可用于催产,引产等。
刺灸法
- 刺法:
- 直刺0.8~1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骶部;
- 直刺2寸左右,使小腹内有热感,用以治疗经带诸疾;
- 直刺2寸左右,使针感向会阴部放散,以治疗遗精,阳痿;
- 直刺2寸左右,使针感向尾骶部放散,以治疗肛肠疾患如痔疮等。
-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典籍相关
- 李时珍《奇经八脉考·释音》:上髎,第一空,腰踝下一寸,侠脊陷中,足太阳少阳之络。次髎,第二空,侠脊陷中,中髎,第三空,侠脊陷中,足厥阴少阳所结之会。下髎,第四空,侠脊陷中,左右两穴凡八穴,称八髎。髎音寥,骨空处也。
參見
- 骶骨(仙骨、薦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