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锌

化合物

氰化锌(化学式:Zn(CN)2)是氰化物

氰化锌
英文名 Zinc cyanide
识别
CAS号 557-21-1  checkY
PubChem 11186
ChemSpider 10713
SMILES
 
  • [Zn+2].[C-]#N.[C-]#N
InChI
 
  • 1/2CN.Zn/c2*1-2;/q2*-1;+2
InChIKey GTLDTDOJJJZVBW-UHFFFAOYAM
RTECS ZH1575000
性质
化学式 Zn(CN)2
摩尔质量 117.43 g·mol⁻¹
外观 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
密度 1.852 g/cm3 (固)
熔点 800 °C 分解
溶解性 0.00005 g/100 mL (20 °C)
溶解性 可溶于碱、氰化钾氨水
危险性
欧盟危险性符号
剧毒剧毒 T+
危害环境危害环境N
警示术语 R:R26/27/28, R32, R50/53
安全术语 S:S1/2, S7, S28, S29, S45, S60, S61
MSDS MSDS
H-术语 H300, H310, H330, H410
P-术语 P260, P301+P310, P320, P361, P405, P501
NFPA 704
0
4
2
 
致死量或浓度:
LD50中位剂量
54 mg/kg(大鼠经口毒性)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性质

白色有光泽柱状结晶或无定形块状固体或粉末。难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热水,能溶于稀的无机酸并分解释放出氰化氢,溶于碱金属氰化物氢氧化物氨水形成配离子。会吸收潮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锌而释出氢氰酸。含有剧毒,蒸气具有刺激性,吸入后能引起氰化物中毒。口服可致死。

氰化锌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 Zn(CN)2 + 4 NaOH → Na2[Zn(CN)4] + Na2[Zn(OH)4]

氰化锌的晶体为立方晶系的反赤铜矿结构,含有 Zn-C-N-Zn 的直线型结构,锌为四配位,氰根离子为桥连配体。可以看作是存在两个以金刚烷为结构单元的互穿的晶格,而不是通过强键连接的。[1]

制取

可以从锌盐溶液中加入氰化物溶液的方法而沉淀出来,也可以由氢氰酸加到溶于冰醋酸醋酸锌中而制得。一般采用氰化钠氰化钾硫酸锌氯化锌反应制备。氧化锌与氢氰酸很难反应。[1]

 

氰化锌在工业上是氰化法的副产物。

用途

工业上,氰化锌用于电解提纯或电镀。电镀液是碱性的,通常认为含    离子。

实验室里,在Gattermann反应中,可以用Zn(CN)2/HCl代替更危险的HCN/HCl,完成芳环氢被甲酰基取代的反应。[2]

此外氰化锌也用于医药和农药的制造。它在有机合成中可用作醛酮发生硅氰化反应的催化剂,[3] 也可用于向分子中引入甲酰基[4]例如,2-萘酚与氰化锌、无水氯化氢反应,可得2-羟基-1-萘甲醛。[5]

参见

参考资料

  1. ^ 1.0 1.1 吕云阳,王文绍,刘颂禹,季振平. 《无机化学丛书》第六卷:卤素、铜分族、锌分族.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年12月: 714–715. ISBN 7-03-003647-6. 
  2. ^ 高等有机化学. 傅相锴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六章 芳香性和芳香化合物的取代反应. P145
  3. ^ Rasmussen J. K., Heilmann S. M. In situ Cyanosilylation of Carbonyl Compounds: O-Trimethylsilyl-4-Methoxymandelonitrile. Organic Syntheses, Collected Volume. 1990, 7: 521 [2009-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4). 
  4. ^ Fuson R. C., Horning E. C., Rowland S. P., Ward M. L. Mesitaldehyde. Organic Syntheses, Collected Volume. 1955, 3: 549 [2009-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0). 
  5. ^ Adams R., Levine I. Simplification of the Gattermann Synthesis of Hydroxy Aldehyd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23, 45: 2373–77. doi:10.1021/ja01663a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