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峰城(1904年3月17—1955年3月16日),字镇峨,河北景县人。中華民國國軍中将,在北京关押期间去世。

陆军第十六混成旅学兵大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第二期、陆军大学将官讲习班第二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1936年1月29日叙任陆军少将。1936年10月5日晋任陆军中将。曾受四等宝鼎勋章一座。1938年3月25日至4月7日在台儿庄战役中初诱峄县之敌,继固守台儿庄督饬所部与敌苦战。卒将台庄之敌全数歼灭,获空前之大胜利。获颁青天白日勋章一座。证书编号:庸字第78号。获勋时间:1938年6月7日。时任职务:第31师中将师长。

生平

池峰城于1904年3月17日(光绪三十年二月初一)生于河北省景县扬八刀屯村,原名凤臣。1917年离家学点心手艺。之後加入北洋军冯玉祥部陆军第十六混成旅学兵大队,1920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第二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

毕业后,池峰城被派任到陕西督军署卫队团第3营第1连,在连长鲁崇义手下任班长。当时督军为冯玉祥,卫队团团长为赵席聘,第三营营长为张自忠。1924年,池峰城升任排长,当时卫队团已经扩编为卫队旅,旅长是孙连仲。1925年升任连长。1926年孙连仲任国民联军12师师长,池峰城升任12师手枪团第2营的营长。1927年5月改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4师第10旅第30团第3营少校营长。7月,调任第12师第36旅第108团第3营少校营长。1928年6月调升第二集团军军官学校第一大队中校队长。9月调任第二集团军工兵第2团中校团长。11月,调任至孙连仲的第31师,任手枪营中校营长。1929年2月升任第31师第92旅第183团上校团长。1930年发生中原大战,该团所属随编制改动,但池峰城一直担任团长。1932年9月升任孙连仲的第26师第79旅少将旅长,下辖两个团。1933年8月升任第27师的少将副师长,兼第26路军的干部训练所副所长。10月,进入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二期学习。次年6月高教班毕业后,回任原职。12月21日调升第31师中将师长。1936年1月1日获颁四等宝鼎勋章。同月29日叙任陆军少将。10月5日晋任陆军中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池峰城在1938年初的徐州会战中率第31师从属第二集团军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在台儿庄战役中,第31师负责死守台儿庄。历经十余日血战后,池峰城成功守到国军包围圈完成,使得国军余部得以从容切断日军各路,最终发起反击。台儿庄大捷后,1938年6月,池峰城获颁青天白日勋章。其后参与武汉会战

1939年2月17日,升任第30军中将军长,下辖三个师(第27师、第30师、第31师)。1940年4月兼任豫鄂边区游击总指挥。5月,参与枣宜会战。5月8日获颁三等宝鼎勋章。1943年11月升任长江上游江防总司令部(兼总司令吴奇伟)中将副总司令兼第30军军长。1944年10月带职入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深造。1945年1月陆大毕业后派任第33集团军(总司令冯治安)中将副总司令。1945年11月任第11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驻保定全权代表。1946年1月任保定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辖暂编第24军、暂编第28军、新编第2师。1946年6月李颖受晋察冀中央分局城工部派遣,潜入保定,经堂兄李中立引荐,做了池峰城将军的副官,掌管文案。池峰城在1946年11月请辞保定警备司令之职,退出内战,寓居北平。1947年1月任第11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高级参谋。1947年3月调任国防部(部长白崇禧)中将部员。

1949年1月,池峰城策动军统北平站站长徐宗尧起义,随傅作义参与北平和平解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鎮反運動中,因“历史遗留问题”受到审查下獄。1955年3月16日,池峰城病逝于北京监狱中。1983年5月12日,北京市公安局对池峰城作出平反

相关文艺作品

纪念

  • 池峰城任第三十军军长时,辖下一个通讯营驻扎在泌阳县马谷田镇三年。1940年马谷田镇为池峰城捐立了一块功德碑。後毁于战乱。2012年,泌阳县重新发现埋于地下的功德纪念碑。[1]

家人

  • 续弦夫人:崔予我
  • 长子池皓
  • 长女
  • 次子
  • 李颖,男,池峰城将军副官,1943年加入共产党,1946年6月开始在池峰城将军身边工作。

参考来源

  1. ^ 李 柱 王有震 余 水. 《泌阳发现抗日名将池峰城功德碑》. 《天中晚报》. [2013-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