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日商中野宅

日商中野宅,又稱中野金太郎宅,是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的一棟宅第建築,當前指定為新北市市定古蹟。[1]

日商中野宅
中野宅、中野金太郎宅、海軍造船廠廠長宿舍
從對街拍攝之中野宅現貌
位置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0巷1號
建成时间大日本帝国 大正年間(1920年代)
公众参观開放時間:無
官方名称日商中野宅
類型登錄等級: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宅第
詳細登錄資料

歷史

日治時期

中野金太郎於1895年(明治28)8月來臺。早期曾在新店口龍目井(現馬偕街)開了一家以旅館業與運送業為主的「川口屋」,並利用新型的戎克船與對岸中國進行貿易,後來改變經營方針,結束旅館之營業專心經營運送業及石油販賣,並於1915年(大正4)搬遷至烽火街現址。此後淡水港沒落,「川口屋」改以鐵路運輸貨品,並在靠近淡水車站之處(庄子內)設有「川口運送部」,且有相當的資產,並在1920年代初期開始在地方上擔任要職。

中野宅原地「烽火十四番地」所有權人為學租財團,後由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管理,當1909年(明治42)中野金太郎取得「永代借地權」之後,於1912年(明治45)3月6日才將土地移轉給中野氏,建築推估也與此時期開始建造,並給予中野與其一家人居住直到1945年。[2][3]

戰後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野宅和其他日本人之財產由國民政府所接收,其建築物所在地點「烽火十四番地」成為公有土地,後來由淡水鎮公所取得所有權。

中野宅則於1955年8月12日分配做為海軍造船廠廠長宿舍使用。最初共有海軍上校廠長聶鴻洞與其家屬與孫鎮明兩戶人家居住。1982年,鑑於台灣省公路總局開闢台二乙線道路(今淡水文化路)拆除左側之日式屋瓦平房,中野宅由淡水鎮公所同意修建為RC建築,與現今之原有之日式二層建築結構進行連接,並由公路總局收取工程受益費後合法使用。

其二樓現有之小露台原為二樓浴廁,但由於下方宋姓及黃姓住戶以安全性為由向淡水鎮公所陳情,經由淡水鎮公所來文令拆除牆面而更改為不銹鋼欄桿小露台,前門的傳統日式大門則在遭1985年強遭到尼爾森颱風災情中被吹倒而拆除。此後中野宅建築遭到閒置。

2006年,淡水鎮公所代理鎮長郭鎮長之律師團以違章建築為由,提告侵占國土罪,經由士林地方法院法官洪舜帆於民國九十六年三月十二日判決二子聶秉緯地上物所有權敗訴,命被告必須於11月7日拆除包括中野宅的全部地上物歸還土地(士院鎮96執強字第344號),並賠償五年之土地租金新台幣85萬元,但在但敗訴人不願拆除中野宅才得以保存下來,後載在同年5月,淡水鎮公所來函擬將中野宅提報為文化古蹟。因此士林地院之判決也遭被告質疑,

2008年7月7日,日商中野宅由時任台北縣縣長周錫瑋及台北縣文化局正式列為縣定古蹟,後因直轄市改制而改列為市定古蹟。[4]

2021年10月1日,日商中野宅進行修復工程,該工程預定將於2023年6月修復完成,預定作為淡水商業主題展示館使用。[5]

建築設計

中野宅現位於得忌利士洋行後方,建築外觀呈現近代西洋風格,內部則多屬和式構造,為和洋折衷建築,格局為單棟地上兩樓,地下一樓樣式,石材坡坎用料極考究,施工精良,並在石牆腳做出弧線,利於結構安定。在樑柱間與門窗框仍有西方古典線腳裝飾之作法。磚造牆體外塗上原色水泥砂漿,西向二樓的外牆使用黃色塗料,反映日治中期淡水私人住宅的形式,目前部分空間仍保存木樑結構和磚牆。[6]

相關條目

注釋

參考文獻

  • 《臺北縣定古蹟淡水日商中野宅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9)。
  •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地區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財)普查計劃報告書》,(臺北: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2008年9月)。
  •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地區無形文化資產普查計畫成果報告書》,(臺北: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民國2009年10月)。
引用
  1. ^ 文化資產.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3). 
  2. ^ 中野金太郎向總督府租借烽火36番地之申請書
  3. ^ 芝蘭三堡淡水街土名竜目井街四拾壱番地中野金太郎 日治時期永代借地權史料 - 數位典藏館
  4. ^ 黃子騰. 〈淡水日商中野宅古蹟淪廢墟 專家籲搶救活化〉. 蘋果新聞網. 2020-02-19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7) (中文(臺灣)). 
  5. ^ 蔡雯如. 淡水日商中野宅甩廢墟惡名 修復後打造商業展示館 - 生活. 中時新聞網.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中文(臺灣)). 
  6. ^ 《臺北縣定古蹟淡水日商中野宅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