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 (佛教)
(重定向自漏盡)
漏(梵語:āśrava,巴利語:Āsava),佛教術語,即煩惱、結縛,反義字為無漏。在佛教中,將慾漏,有漏,見漏,無明漏四者,合稱四漏。具備漏這個特徵的法,稱為有漏法。
有漏的意思,是會讓人「產生煩惱」者,追根究底來說,就是我們的身體本身。從最簡單的例子來看,當身體不適時,我們會感到各種不悅,更會因為感到自己身體的越來越衰退,而心情上大受影響[1]。
字源
《大毘婆沙論》解釋漏的字義,有留住,淹貯,流派,禁持,魅惑,醉亂等意義在[2][3]。這個術語的起源很早,與瀑流、軛、結縛有類似的意義[4][5]。在佛教中,漏通常被解釋為「向外漏泄」之意,是由心中的染污向外漏泄,所造成的煩惱[6][7][8]。在耆那教中,也使用這個術語,但是耆那教解釋為「漏入」,認為染汙是由世間流入體內,附著在我(Ātman)中。
漏的反義字為無漏,在漢傳佛教經典中,為了符合漢語文法,當漏與無漏同時出現時,漏有時會被譯為有漏。
佛教認為,漏來自於五蘊[9],世間法皆為有漏,出世間法則為無漏[10]。觀察無常,修行戒定慧,可得到「漏盡」[4][11]。成為阿羅漢,也就是不再有任何染污的聖者,他們心中沒有我慢,超越我與我所,即為漏盡[12]。
在阿毘達摩論典中,多半採用煩惱來統攝漏這個術語。
分類
二漏
《大毘婆沙論》記載,譬喻師唯立二漏,即無明漏,有愛漏[13]
三漏
說一切有部,主要分為三漏,即欲漏,有漏,無明漏[14]。其主要根據為契經所說[11]。
四漏
《大毘婆沙論》記載,分別論者提出四漏,分為慾漏,有漏,見漏,無明漏[15]。
七漏
相關條目
註釋
- ^ 羅卓仁謙. 往生論之二:淨土之身,為何更好?. 羅卓仁謙. 2019-07-08 [2019-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中文(臺灣)).
- ^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47:「何故名漏。漏是何義?答:留住義,淹貯義,流派義,禁持義,魅惑義,醉亂義是漏義。」
- ^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0:「稽留有情久住生死,或令流轉於生死中,從有頂天至無間獄。由彼相續,於六瘡門,泄過無窮,故名為漏。」
- ^ 4.0 4.1 《雜阿含經》卷8〈201經〉:《雜阿含經》卷8〈201經〉:「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次第疾得漏盡?』爾時,世尊告彼比丘:『當正觀無常。何等法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當觀無常。耳、鼻、舌、身、意當觀無常。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無常。比丘!如是知、如是見,次第盡有漏。』」
「如是,比丘所說經。若差別者:『云何知、云何見,次第盡一切結,斷一切縛、斷一切使、斷一切上煩惱、斷一切結、斷諸流、斷諸軛、斷諸取、斷諸觸、斷諸蓋、斷諸纏、斷諸垢、斷諸愛、斷諸意、斷邪見生正見、斷無明生明。比丘!如是觀眼無常,乃至如是知、如是見,次第無明斷,明生。』」 - ^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48:「有四軛:謂欲軛,有軛,見軛,無明軛。此軛自性如瀑流說而義有異。謂漂溺義是瀑流義,和合義是軛義。謂諸有情為四瀑流所漂溺已,復為四軛和命繫礙,便能荷擔生死重苦,如牽捶牛置之轅軛,勒以鞦鞅,能挽重載。故一切處說瀑流已,即便說軛,義相鄰故。」
- ^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47:「流派義是漏義者,如泉出水,乳房出乳。如是有情從六處門諸漏流派。」
- ^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0:「若善釋者應作是言:諸境界中流注相續,泄過不絕,故名為漏。」
- ^ 《大乘義章》卷5:「流注不絕,其猶瘡漏,故名為漏。」
- ^ 《雜阿含經》卷2〈35經〉:「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無常、變易之法,厭、離欲、滅、寂、沒。如是色從本以來,一切無常、苦、變易法。如是知已:緣彼色生諸漏害,熾然、憂惱皆悉斷滅。斷滅已,無所著,無所著已,安樂住;安樂住已,得般涅槃。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 《雜阿含經》卷8〈229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漏無漏法。云何有漏法?謂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世俗者,是名有漏法。云何無漏法?謂出世間意、若法、若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出世間者,是名無漏法。』」
- ^ 11.0 11.1 《長阿含經》卷2〈第一分遊行經〉:「爾時,世尊於羅閱祇隨宜住已,告阿難言:『汝等皆嚴,吾欲詣竹園。』對曰:『唯然。』即嚴衣缽,與諸大眾侍從世尊,路由摩竭,次到竹園,往堂上坐,與諸比丘說戒、定、慧。修戒獲定,得大果報;修定獲智,得大果報;修智心淨,得等解脫,盡於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已得解脫生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 ^ 《雜阿含經》卷22〈581經〉:「爾時,世尊即說偈答:『若羅漢比丘,自所作已作,一切諸漏盡,持此後邊身,正復說有我,我所亦無咎。』」「爾時,世尊說偈答言:『已離於我慢,無復我慢心,超越我我所,我說為漏盡。於彼我我所,心已永不著,善解世名字,平等假名說。』」
- ^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47:「譬喻論師但立二漏:謂無明漏及有愛漏。二際緣起之根本故,謂無明是前際緣起根本,有愛是後際緣起根本。」
- ^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47:「有三漏,謂欲漏,有漏,無明漏。」
- ^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分別論者說有四漏:謂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