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郡

(重定向自濟東國

濟東國中國西漢时设置的封國,後改為大河郡東平國東平郡。在今山东省河南省境。

沿革

西漢

漢景帝六年(前144年),立梁孝王之子劉彭離為濟東王,分梁國置濟東國,都無鹽(今山東省東平縣東南)[1]漢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濟東王坐殺人廢,國除為大河郡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大河郡屬兗州刺史部天漢四年(前97年),山陽郡改置為昌邑國,所領寧陽、瑕丘二侯國改屬大河郡。

漢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立皇子劉宇為東平王,改大河郡為東平國,寧陽侯國改屬泰山郡,瑕丘侯國還屬山陽郡漢成帝建始二年(前31年),削亢父、樊二縣,別屬山陽郡河平元年(前28年),歸還亢父、樊二縣。鴻嘉元年(前20年),推恩置栗鄉、桑丘二侯國,別屬山陽郡泰山郡。鴻嘉二年(前19年),推恩置桃鄉侯國,別屬泰山郡。鴻嘉三年(前18年),推恩置富陽侯國,別屬泰山郡元延二年(前11年),推恩置西陽侯國,別屬山陽郡[2]。至此,東平國領七縣:無鹽、東平陸、富城、章、任城、亢父、樊[3]

漢哀帝建平二年(前5年),推恩置嚴鄉、武平二侯國,別屬鄰郡。建平三年(前4年),東平王坐祝詛上,自殺,國除為東平郡漢平帝元始元年(1年),復東平國;又推恩置金鄉、平通、西安、湖鄉、重鄉、陽興、陵陽、高樂、平邑、平纂、合昌、伊鄉、就鄉、膠鄉、宜鄉、昌城、樂安、陶鄉、釐鄉、昌鄉、新鄉二十一侯國,別屬鄰郡。元始二年(2年),推恩置春城侯國,別屬鄰郡。漢孺子居攝二年(7年),東平王劉匡之父嚴鄉侯劉信被立為天子,兵敗,死,國除為東平郡[4][5]

新朝時,改東平郡為有鹽郡。新朝滅亡後,復稱東平郡[3]

東漢

漢光武帝建武十五年(39年),立皇子劉蒼為東平公,改東平郡為東平國漢明帝永平二年(59年),以東郡壽張、須昌二縣,山陽郡南平陽、橐、湖陵、瑕丘四縣益東平國。漢章帝元和元年(84年),立東平王劉蒼之子劉尚為任城王,分東平國任城、亢父、樊三縣置任城國,南平陽、橐、湖陵、瑕丘四縣還屬山陽郡漢安帝永寧元年(120年),以泰山郡寧陽縣益東平國。至此,東平國領七縣:無鹽、東平陸、富成、章、壽張、須昌、寧陽。[6]

魏晉十六國

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降漢東平王為崇德侯,國除為東平郡。黃初四年(223年),徙封廬江王曹徽為東平王[7],復置東平國。黃初五年(224年),降封東平王為壽張縣王,復為東平郡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進封壽張王為東平王,復置東平國[8]

曹魏前後,東平國移治須昌(今山東省東平縣西北),東郡范縣、濟北國剛縣(改為剛平縣)改屬東平國,寧陽縣併入剛平縣,章縣併入富成縣。至此,東平國領七縣:須昌、壽張、范、無鹽、富城、東平陸、剛平[9]

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以東平國轉封司馬楙[10]晉懷帝永嘉元年(307年),又以東平國轉封苟晞[11][12]永嘉之亂後,國除為東平郡

十六國時期,東平郡先後為後趙(325年-351年)、東晉(351年-355年)、前燕(355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東晉(384年-394年)、後燕(394年-398年)、東晉(398年-399年)、南燕(399年-410年)所有,省併富城、剛平二縣,改東平陸縣為平陸縣。後燕建興九年(394年),東平郡改屬徐州晉安帝隆安二年(398年)收復東平郡後還屬兗州,次年入南燕後又改屬并州義熙六年(410年),東晉再次收復東平郡,還屬兗州。[13]

南北朝

宋少帝永初三年(422年),東平郡濟水以西的范縣為北魏所攻佔[13],餘濟水以東的須昌、壽張、無鹽、平陸四縣,因避敵而還治無鹽(今山東省東平縣東南)。從此,東平郡一分為二,不再合併。南朝宋後在無鹽縣僑置范縣。至此,東平郡領五縣:無鹽、平陸、須昌、壽張、范,五縣共治無鹽城[14]

北魏獻文帝皇興元年(467年),攻佔南朝宋兗州大部,東平郡遂入北魏。皇興二年(468年),以宋之兗州東兗州,東平郡仍屬之,平陸、須昌、壽張、范四縣還治舊城。後復置富城、剛二縣。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改東兗州為兗州,東平郡仍屬之[13]。至此,東平郡領七縣:無鹽、平陸、須昌、壽張、范、富城、剛[15]

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須昌縣併入無鹽縣,改稱須昌縣;又省併壽張、范、富城、剛四縣;廢泰山郡,省併其所領鉅平、牟二縣,其所領博平、奉高、嬴、梁父四縣改屬東平郡;東陽平郡樂平縣併入東平郡平陸縣,改稱樂平縣;廢東陽平郡,省併其所領元城、頓丘、館陶三縣,其所領平原縣改屬東平郡;析置岱山縣。至此,東平郡領八縣:博平、奉高、嬴、梁父、須昌、樂平、平原、岱山,移治博平(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南)。[13]

北周北齊後,省併樂平縣。至此,東平郡領七縣:博平、奉高、嬴、梁父、須昌、平原、岱山。[13]

隋唐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東平郡,領縣直屬兗州

開皇十年(590年),分兗州置鄆州[16]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鄆州為東平郡,治鄆城(今山東省鄆城縣東),領六縣:鄆城、鄄城、須昌、宿城、雷澤、鉅野。[17]

永平元年(617年),改東平郡為鄆州。天壽元年(618年),復改為東平郡開明元年(619年),復改為鄆州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復改為東平郡,治須昌(今山東省東平縣西北),領五縣:須昌、宿城、壽張、鄆城、鉅野。天寶十三載(754年),廢濟陽郡,其所領盧、長清、平陰、東阿、陽穀五縣改屬東平郡。後長清縣改屬濟南郡燕光烈帝聖武元年(756年),復改為鄆州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復改為東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為鄆州[18]

人口

長官

東平內史(前52年-前8年)

東平相(前8年-前4年)

東平太守(前4年-1年)

  • 成公敞,東海人,漢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出任。[21]

東平相(1年-7年)

  • □輔,漢孺子居攝二年(7年)隨東平王之父嚴鄉侯舉兵反。[23]

東平太守(7年-9年)

東平太守(23年-39年)

東平相(39年-220年)

  • 王元,字惠孟,京兆長陵人,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40年)坐度田不實,下獄死。[26]
  • 應順,字華仲,汝南南頓人,漢和帝章和二年(88年)見任。[27]
  • 格班。[28]
  • 宋漢,字仲和,京兆長安人,漢順帝永建元年(126年)至四年(129年)在任。[29][30]
  • 李瓚,一名珪,潁川襄城人,漢靈帝時在任。[31]
  • 程昱,字仲德,東郡東阿人,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由曹操表授。[32]
  • 楊沛,字孔渠,馮翊萬年人,漢獻帝建安中在任。[33]

東平太守(220年-223年)

東平相(223年-224年)

  • 蘇則,字文師,扶風武功人,魏文帝黃初四年(223年)出任,未至,道病薨。[7]

東平太守(224年-232年)

東平相(232年-289年)

東平內史(289年-307年)

東平相(307年-310年代)

東平太守(310年代-463年)

東平內史(463年-466年)

東平太守(466年-517年)

東平內史(517年-519年)

東平太守(519年-577年)

東平郡守(577年-583年)

東平郡太守(607年-619年)

東平郡太守(742年-758年)

  • 薛自勸,唐玄宗天寶六載(747年)見任。
  • 蘇源明,唐玄宗天寶十二載(753年)見任。
  • 李祗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至十五載(756年)在任。
  • 李通,唐肅宗至德中在在任。
  • 姚訚,唐肅宗至德二載(747年)遇害。[55]

國主

  • 濟東王劉彭離,前144年-前116年在位。
  • 東平思王劉宇,前52年-前21年在位。
    • 東平煬王劉雲,前20年-前4年在位。
      • 東平王劉開明,1年-5年在位。
        • 東平王劉匡(煬王孫),6年-7年在位。
  • 東平公-東平憲王劉蒼,39年-41年-83年在位。
    • 東平懷王劉忠,84年在位。
      • 東平孝王劉敞,85年-132年在位。
        • 東平頃王劉端,133年-179年在位。
  • 東平靈王曹徽,223年-224年、232年-242年在位。
    • 東平王曹翕,243年-265年在位。
  • 東平王司馬楙,265年-307年在位。
  • 東平侯-東平公苟晞,307年-307年-311年在位。
  • 東平沖王劉休倩,454年追封。
    • 東平郡王劉子嗣(繼子),463年-466年在位。
  • 東平郡王元匡,517年-519年在位。

註釋及徵引文獻

  1. ^ 《漢書地理志彙釋》
  2. ^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
  3. ^ 3.0 3.1 3.2 《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
  4. ^ 《漢書·卷十四·諸侯王表第二》
  5. ^ 《漢書·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
  6. ^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
  7. ^ 7.0 7.1 東平靈王徽本傳作“壽張王”,但《三國志·卷十六·魏書十六·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記載蘇則於此年遷為“東平相”而非“壽張相”,“壽張”當涉下文“壽張縣”而訛。
  8. ^ 《三國志·卷二十·魏書二十·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
  9. ^ 9.0 9.1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10. ^ 《晉書·卷一·帝紀第一》
  11. ^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
  12. ^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14. ^ 14.0 14.1 《宋書·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15. ^ 15.0 15.1 《魏書·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二中第六》
  16.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卷》
  17. ^ 17.0 17.1 《隋書·卷三十·志第二十五》
  18.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19. ^ 《續漢書·志第二十一·郡國三》
  20. ^ 《舊唐書·卷三十八·志第十八》
  21. ^ 21.0 21.1 《漢書·卷八十一·匡張孔馬傳第五十一》
  22. ^ 《太平御览》
  23. ^ 《漢書·卷八十四·翟方進傳第五十四》
  24. ^ 《後漢書·卷二十一·任李萬邳劉耿列傳第十一》
  25. ^ 《風俗通義》
  26. ^ 《後漢書·卷十三·隗囂公孫述列傳第三》
  27. ^ 《後漢書·卷四十六·郭陳列傳第三十六》
  28.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二》胡三省註引《東觀漢記》
  29. ^ 《後漢書·卷二十六·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第十六》
  30. ^ 《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列傳第七十九》
  31. ^ 《後漢書·卷六十七·黨錮列傳第五十七》
  32. ^ 《三國志·卷十四·魏書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33. ^ 《三國志·卷十五·魏書十五·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裴註引《魏略》
  34. ^ 《隋書·卷七十一·列傳第三十六》
  35. ^ 《晉書·卷四十九·列傳第十九》
  36. ^ 《資治通鑒·卷八十五·晉紀七》
  37. ^ 《晉書·卷一百十四·載記第十四》
  38. ^ 《資治通鑒·卷一〇八·晉紀三十》
  39. ^ 《魏書·卷三·太宗紀第三》
  40. ^ 《宋書·卷八十四·列傳第四十四》
  41. ^ 41.0 41.1 《魏書·卷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
  42. ^ 《宋書·卷八十六·列傳第四十六》
  43. ^ 《魏書·卷五十·列傳第三十八》
  44. ^ 《魏書·卷六·顯祖紀第六》
  45. ^ 《魏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一》
  46. ^ 《魏書·卷六十一·列傳第四十九》誤作“太守”,《兖州刺史贾思伯碑》作“內史”。
  47. ^ 《魏書·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下》
  48. ^ 《魏書·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
  49. ^ 《魏書·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四》
  50. ^ 《魏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
  51. ^ 《魏書·卷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四》
  52. ^ 《隋書·卷七十·列傳第三十五》
  53. ^ 《北齊書·卷四十二·列傳第三十四》
  54. ^ 《隋書·卷三·帝紀第三》
  55. ^ 《唐刺史考全編》
  56. ^ 《後漢書·卷四十二·光武十王列傳第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