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郡 (東晉)

濟陰郡,後改稱南濟陰郡中國東晉時設置的僑郡

沿革

東晉後期,以徐州境內的濟陰郡流民僑置濟陰郡,領定陶縣,無實土。後頓丘郡頓丘縣割屬濟陰郡。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割地為境,遂割下邳郡睢陵縣屬濟陰郡[1]。至此,濟陰郡領三縣:睢陵、定陶、頓丘,治睢陵城(今江蘇省睢寧縣[2]

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失淮北四州,濟陰郡遂入北魏,改稱南濟陰郡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年),北伐剋睢陵城,取南濟陰郡[3]。遂分北魏徐州睢州,治睢陵城,南濟陰郡改屬睢州。東魏孝靜帝武定五年(547年),取南梁南濟陰郡,移治竹邑城(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符離鎮),睢陵縣改屬彭城郡。武定六年(548年),盡取南梁睢州潼州之地;併睢州入潼州,改稱睢州,南濟陰郡仍屬之。至此,南濟陰郡領二縣:頓丘、定陶[4]

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廢南濟陰郡及其領縣為竹邑縣,改屬睢南郡[4]

人口

太守

  • 李方叔,梁郡蒙縣人,宋文帝元嘉中在任。[6]
  • 申闡,魏郡魏人,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被殺。[7]

註釋及徵引文獻

  1. ^ 《宋書·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2. ^ 《宋書州郡志彙釋》
  3. ^ 《梁書·卷三·本紀第三》
  4. ^ 4.0 4.1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5. ^ 《宋書·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6. ^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
  7. ^ 《宋書·卷六十五·列傳第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