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昌鎮壽殿

臺灣臺南市學甲區煥昌聚落的角頭廟宇

煥昌鎮壽殿臺灣臺南市學甲區煥昌聚落的角頭廟宇,原本是一間私人所開設的家壇,其後信徒增多且有建廟的提議,之後又成為煥昌聚落的角頭廟。主祀為五穀仙帝,陪祀有濟公禪師觀音佛祖、天虎將軍、福德正神太白金星、二聖娘娘、中壇元帥等神祇,也是學甲慈濟宮上白礁謁祖學甲刈香的基本參與廟宇。其在慈濟宮的選舉區歸為中角選區,行政位置原是煥昌里,目前則歸屬於秀昌里境內。[1][2][3]

建廟沿革

緣於1977年原居於新營市的賴清全,當時他是個經商的信徒,於學甲鎮經商,而其原本即已是新營鎮南殿的爐主,為了能每日向神明奉香之便,於是便迎請原本在老家供奉的鎮南殿神農大帝金身來學甲。只是因當時賴氏在學甲的住所無空間供俸神尊的地方,於是在奉祀初始之際,便只能將神祇供奉於住在當時新生里的友人(吳金龍)家中。然而,賴氏隔年(1978年)又因做生意之故再次遷至它地,因一方面要做生意又需兼顧著早晚的上香事宜,往返奉茶上香變得較為麻煩,所以又再次將神尊移請到同一里的友人莊瑞德家中供奉。[4]

賴氏神農大帝起初的奉祀,僅僅是賴氏以及其友人吳金龍兩人,在吳金龍學甲市區所開設籠仔店家中的私人奉祀,初期也僅是為因客人及朋友的的要求與方便,供一般信眾或友人前來作問事而已。只是消息傳開後信眾便日益增多,日後為能讓信眾有效率地進行問事儀式,索性也請吳氏店裡的員工沈福來(新營人)來充當轎子跤。其後陰錯陽差在一機緣下,讓神農大帝解決了信眾中莊茂己兒子的一場危險後,信眾們又逐漸增加。[5]

直到1979年賴氏在新營鎮南殿的爐主任期屆滿時,大帝的金身便須歸返回新營鎮南殿。此時神農大帝在學甲已累積一群信眾,在眾信徒的商議下,決定雕塑大帝金身以方便學甲地區的信徒參拜。1979年4月廿五日大帝金身雕成,並至新營鎮南殿祖廟進行開光點眼,只是當時仍然因尚未建廟,故而金身仍需供奉在賴氏友人莊瑞德的家中。礙於神尊供奉在私人家中有諸多不便,同年9月信徒12人便發起建廟提議,並暫時稱廟名為「鎮壽壇」,且在翌年(1980年)推選18人成立鎮壽壇管理委員會,同年5月鎮壽壇遷移到煥昌里的李國清住處供奉。[4][5]

1982年時經玉皇上帝加封後,廟名再次更名並冠為玉勅鎮壽殿,並於同年的4月廿五日終於成立了鎮壽殿第一屆管理委員會,及至1985年4月廿五日改選第二屆管理委員會。在這段期間因仍未建廟,故大帝金身仍是供奉於李國清家中膜拜。管理委員會認為這可能造成屋主與信眾諸多不便,於是1987年8月便倡議興建廟宇予以解決,同年11月選出了數名的鎮壽殿興建委員會後,隨即便進行募貲籌劃興建事宜。於1988年正月動工興建,同年便完成廟宇的建設,便於4月廿五日擇吉舉行慶成安座大典。只是今日的鎮壽殿外觀雖有廟宇的格局,其整個建築還是為家壇形式,並無如宮殿般的屋頂樑柱樣式。[5] 

軼事

鎮壽殿雖是一間私人所設立的廟宇,然而卻成為煥昌聚落的角頭廟,此外廟方也響應社會公益愛心的觀念,抱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理念,每年都會利用農曆7月中元普渡時購買大批的民生物資,並發現給學甲區境內的低收入戶,讓民眾們感受到神恩的溫暖舉動。[6]另也因廟前有一塊較大的廟埕廣場,於是又配合學甲警察分局、交通大隊及麻豆監理站等公部門單位,舉辦「防禦駕駛及大型車內輪差宣導活動」,提供警方作為大型車模擬體驗場地,讓社區居民及長者們了解視覺死角及內輪差的交通危險性,以防制一些交通事故的發生。[7]

參考資料

  1. ^ 黃文博. 南瀛刈香誌. 臺南: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1994: 25–29. ISBN 957-00-2651-0. 
  2. ^ 黃文博. 南瀛地名誌:北門區卷. 臺南: 臺南縣政府. 1998: 48–55. ISBN 9789570212020. 
  3. ^ 臺南市里鄰編組及調整 : 學甲區 13. 臺南市學甲區公所. 
  4. ^ 4.0 4.1 鎮壽殿.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24-11-27] (中文(臺灣)). 
  5. ^ 5.0 5.1 5.2 黃 文博. 174山海戀 從蘆竹溝到楠西. 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88–163. ISBN 978-986-04-3027-1. 
  6. ^ 邱仁武. 學甲鎮壽殿贈普渡物資 助百戶低收入戶. 新聞雲新聞今日新聞. 
  7. ^ 盧萍珊、葉進耀. 車內輪差宣導 長輩們驚呼危險. 中華新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