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式辉(1893年5月19日—1974年1月21日)[1],字天翼江西省安义县人,是国民政府政学系的要角,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曾主政东北

熊式輝
中華民國 第1任國民政府主席東北行轅主任
任期
1945年9月1日—1947年8月29日
继任陳誠
中華民國 第4任江西省政府主席
任期
1931年12月15日—1942年2月25日
前任魯滌平
继任曹浩森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893-05-19)1893年5月19日
 清朝江西省南康府安義縣
逝世1974年1月21日(1974歲—01—21)(80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中市
政党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获奖青天白日勳章
军事背景
效忠 中華民國
服役中華民國 國民革命軍
中華民國陸軍
服役时间1915-1974
军衔 二級上將
部队第14军
指挥江浙皖三省剿匪总指挥兼陆海军总司令部参谋长,驻美军事代表团团长,东北行营主任,东北行辕主任委员
参战護法戰爭
北伐
中原大戰
對日抗戰
第二次国共内战

生平

1915年毕业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1921年赴日本陆军大学,1924年毕业。回国返粤,任广州滇军干部学校教育长。

1926年夏天國民革命軍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党代表,10月兼第一师师长。1927年2月,任江西省政府政务委员会会计长。1928年,任陆军第五师师长,1928年9月任淞沪警备司令。1930年5月,兼任江浙皖三省剿匪总指挥兼陆海军总司令部参谋长。1931年6月调任南昌行营参谋长。

1931年12月15日,蔣介石召開第四十九次國務會議,任命熊式輝為江西省政府主席[2]1933年5月,兼任南昌行营办公厅主任。1935年10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熊式辉治赣期间,推进南昌市政建设,修建湖滨公园、灵应桥、状元桥、中正桥(1936年)、洪都招待所;以及阳明路、象山路、叠山路、民德、船山路、永叔路、子固路、榕门路等大马路,先后废除各种苛捐杂税120多种;[3]

1937年9月22日授中将加上将衔,时任南昌行营办公厅主任、江西省军管区主任。

1940年创办中正大学,聘请江西籍著名科学家胡先骕担任校长。

1941年底国民党五届九中全会后,上调中央,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1942年3月18日出任“中国军事代表团团长”,访问英美。向美國政府提出如果同盟国廢除对华不平等條約,有助於國家地位提升、恢復民族自尊心、功在全國[4]。1943年4月15日回到国内。1943年秋任中央设计局局长,1944年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监事。1945年5月,任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

1945年8月5日与宋子文王世杰飞抵莫斯科,同苏联签署《中蘇友好同盟条约》。8月21日回到国内,筹建东北行营。9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1946年6月改称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主任及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主任委员,主管东北一切军政事务。10月12日从重庆飞抵长春。10月13日下午第一次面见苏军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等;10月17日举行第二次会谈;10月29日举行第三次会谈;11月5日举行第四次会谈。11月15日国民政府外交部照会苏联大使馆称因运兵东北遭到阻碍,中国政府决定把东北行营从长春迁驻山海关。11月17日,东北行营及各省市接收人员全部撤至北平。

1946年2-3月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上,由于接收东北问题遭到猛烈攻击。蒋介石决定从“外交接收”转为“武力接收东北”。2月14日秀水河子战斗歼灭一个加强团后,杜聿明“深感國军想以两个军接收东北,势不可能……即仓促决定,于18日乘专机飞北平治病”。蒋介石任命郑洞国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代行长官职务。3月5日,熊式輝回东北。4月5日东北行营从锦州移驻沈阳。4月6日蒋介石一日内连发四道手令要求熊式輝限期攻占四平。4月7日,熊式輝亲自指挥两个师从辽阳、抚顺进攻本溪,伤亡惨重。4月16日熊式輝亲自指挥军队在四平街西南之大洼、金山堡作战,第七十一军第87师被歼。4月28日杜聿明重返东北恢复指挥权。

1947年1月,兼任国民政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947年2月晋任二级上将。5月20日,東北行轅主任熊式輝向蔣報告東北戰局,請求從速增援;蔣下令堅守長春、永吉、瀋陽,以待增援。[5]:83575月22日,蔣電示東北行轅主任熊式輝保衛四平街戰略[5]:83595月30日,蔣飛臨瀋陽巡視,接見熊式輝,聽取有關東北軍事、政治、經濟等情況之報告,並指示作戰計劃。[5]:83646月15日,原任東北外交特派員蔣經國飛抵瀋陽,當夜趨訪東北戰況之報告;同日,蔣經國飛四平、公主嶺等地視察。[5]:83718月5日,蔣致電東北行轅主任熊式輝,告以東北必須確保之理由。[5]:83938月29日,國民政府令免東北行轅主任熊式輝職;特派陳誠兼東北行轅主任。[5]:84039月1日,新任東北行轅主任陳誠自南京抵達瀋陽;9月5日熊式輝離開瀋陽。[5]:8405

1949年寄居香港澳门,并在曼谷经营纺织厂。1954年去台湾,偶与当时幽禁的孙立人時有所接触,1974年病逝於臺中

家庭

熊式辉一生娶过四房太太。元配戴氏,安义人。二房太太顾竹筠最受宠,与宋美龄以“換帖姐妹”相称。三房太太张氏,九江人。四房太太顾柏筠是二房顾竹筠之妹。

評價

熊式辉主政江西十年(1931-1941),对江西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抗戰勝利後,東北接收失敗,牽動大局,一般認為熊式輝應負最大責任。熊式輝受命出任東北行營主任後,即建議政府將東北三省改爲九省,[6]鎮日安插親信,貪贓枉法,以致一再延誤接收時間,無視中共勢力的坐大。反觀林彪哈爾濱後,立即收編满洲国部隊,接收由蘇俄移交解繳日本七十萬關東軍之軍火,勢力急遽擴張,僅僅一年就發展成百萬大軍。東北局勢迅速惡化。[7]

注釋

  1. ^ 《熊式輝》. [2021-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2. ^ 中央日報》,上海:中央日報社,1931年12月16日,第一張第四版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江西省卷.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年.135页
  4. ^ “一九四二年五月,熊式辉主张中国自行废除不平等条约,宋子文反对,胡适不甚热心。六月,熊改向白宫行政助理居里献策,谓美国对华援助物资有限,正应取消不平等条约,给以精神鼓励。美国政府认为这是惠而不费之举,经与英国交换意见后,十月九日,国务卿赫尔通知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准备与中国谈判放弃在华特权及有关问题的条约,另订新约。同日,英国亦有此表示,继之为加拿大荷兰巴西等国。”(引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年7月. 
  6. ^ 《文史资料选辑》第42辑,中国文史出版社版,第174页。
  7. ^ 《齊世英先生訪問紀錄》談到東北接收失敗:“我看熊式輝是小官僚而非政治家,有小聰明,善耍把戲,對東北根本不了解。那時中央調到東北的軍隊,除孫立人部而外都是驕兵悍将,熊一點辦法都沒有,而熊又不能與杜聿明、孫立人合作。中央派到東北去的文武官員驕奢淫逸,看到東北太肥,貪贓枉法,上下其手,甚至對東北人還有點對殖民地的味道,弄得怨聲載道……中央在東北最大的致命傷莫過於不能收容僞滿軍隊,迫使他們各奔前程,中共因此坐大。林彪就是利用東北的物力、民力,配上蘇軍俘來的日軍和僞軍的武器組成第四野戰軍,一直從東北打到廣州和海南島。” 認為中共接受了日本關東軍全部軍火的說法,最初源於陳誠,說80萬關東軍的武器。事實上,重武器全部運回蘇聯,輕武器的部分給了國軍,大部給了共軍並有少量火砲。 1945年底,蘇軍移交給“東北人民自治軍”的裝備,有“槍10萬,炮300”。 1946年2月統計:東北民主聯軍當時共有340102人,全軍裝備步槍98389支,輕機槍2661挺,重機槍450挺,迫擊砲104門,擲彈筒436具,各種火砲212門。1945年到1947年,共軍在東北各處深山老林的撒網,共搜索到七百多門火砲和六十三萬發砲彈。1946年7月共軍共有坦克20辆,多数是废弃修好的。1947年,共軍用農產品由蘇聯換了數十車皮的日式軍火包括重武器。在繳匪和遼沈戰役中,共軍繳槍43萬支,其中遼沈戰役20萬支。火砲迫擊砲近9000門,其中遼沈戰役繳獲火砲5100門。所以共軍把蔣介石叫做運輸大隊長。

參考書目

  • 张宪文、方庆秋、黄美真主编:《中华民国史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