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齋書錄解題
著者概述
陳振孫幼年好学,性喜藏书,“尝于《班书》志传录出诸诏,与纪中相附,以便览阅”。[1]嘉熙二年(1238年)陳振孫在臨安(今杭州)開始編撰此書,晚年退休時,仍繼續購書、抄書不綴,分經、史、子、集4錄,53類,收書多達3039種,超过晁公武的《郡齋讀書志》一倍,甚至藏量超过了国家书目《中兴馆阁书目》。[2]《直齋書錄解題》與《郡齋讀書志》齊名,被譽私家書目的“雙璧”。周密稱:“近年惟直齋陳氏書最多,蓋嘗仕於莆,傳錄夾漈鄭氏、方氏、林氏、吳氏舊書至五萬一千一百八十余卷,且仿《讀書志》作解題,極其精詳。”[3]
內容主旨
原書五十六卷已佚,《永樂大典》收錄有此書,清初修《四庫全書》時編為22卷。卷一:〈易〉;卷二 :〈书〉、〈诗〉、〈礼〉;卷三:〈春秋〉、〈孝经〉、〈语孟〉、〈谶纬〉、〈经解〉、〈小学〉;卷四 :〈正史〉、〈别史〉、〈编年〉、〈起居注〉;卷五:〈诏令〉、〈伪史〉、〈杂史〉、〈典故〉;卷六:〈职官〉、〈礼注〉、〈时令〉;卷七:〈传记〉、〈法令〉;卷八:〈谱牒〉、〈目录〉、〈地理〉;卷九:〈儒家〉、〈道家〉;卷十:〈法家〉 、〈名家〉、〈墨家〉 、〈纵横家〉 、〈农家〉 、〈杂家〉;卷十一:〈小说家〉;卷十二:〈神仙〉、〈释氏〉、〈兵书〉、〈历象〉、〈阴阳家〉、〈十筮形法〉;卷十三:〈医书〉;卷十四:〈音乐〉、〈杂艺〉、〈类书〉;卷十五:〈楚辞〉、〈总集〉;卷十六:〈别集〉上;卷十七:〈别集〉中;卷十八:〈别集〉下;卷十九:〈诗集〉上;卷二十:〈诗集〉下;卷二十一:〈歌词〉;卷二十二:〈章奏〉、〈文史〉 。每录之下有大序一篇,惜已随原書佚亡,今只剩其中九类有小序。乾隆四十三年(1704年),盧文弨以四庫館本爲基礎,校以“元本”殘卷兩種,撰《新订直斋书录解题》,恢复原書次第,“据之定为五十六卷”。
《直齋書錄解題》本身的图书分類继承传统目录的分類,最明顯就是效法《郡齋讀書志》。但亦有其創見,如提出“語孟類”,自《汉书·艺文志》以来,历代都把《孟子》列入子部儒家类。《直齋書錄解題》把《孟子》與《論語》合爲“語孟類”,書中解釋說“天下學者咸曰孔孟。孟子之書固非荀、揚以降所可同日語也。……故今合爲一類。”。其他還有别史、诏令、法令、时令、音乐等新的类目,事實上是改《七录》的仪典为礼注,改法制为法令,《七录》之旧事及《新唐书·艺文志》之故事改为典故;另外《崇文总目》的岁时改为时令。每书写一篇叙录称之为解题,内容丰富,主要是推断撰述的时间,论考作者之时代 。《四库全书总目》推许说:“古书之不传于今者,得藉是以求其崖略;其传于今者,得藉是以辨其真伪,核其异同。亦考证之所必资,不可废也。”
《直齋書錄解題》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只是沿襲《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的二級類目,不如《通志·艺文略》三級类目有12大類、82小類,小類再細分422种,更為完整。另外,《直齋書錄解題》亦未能反映出新式分類,如《郡斋读书志》和《遂初堂书目》的“史評”,《中興館閣書目》的“史抄”,還有其他如“紀事本末”等新體皆闕如。又如《春秋類事始末》本應列入“史部·紀事本末”,但《解題》未設此類,或該入“史部”,結果列入“經部”,是美中不足之處。